小鹏汽车低价推新品导致老用户维权,硬件迭代不是主因?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近日的小鹏汽车推出了新款G3 520长续航车型,其优势就在于续航里程更长,而且售价更低,这就使得老用户颇为不满,尤其是一些用户去年购车后等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刚刚提到车,没想到新车就来了,这样使得消费者用户很难理解,为何自己买的新能源车价格要更高,反而续航却不如新车?
这其中的无奈就显现出来了,小鹏汽车作为一个新入行的企业,产品早期迭代更新速度快是正常的,而交付困难更是常见,这就会导致上述事件时有发生。小鹏汽车在发布G3的时候并没有提前对该事件进行预先响应,当然何小鹏的道歉也没有能得到用户的支持,而一旦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话,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很致命。
小鹏汽车正在遭遇的新能源车困局
如今所谓的新能源车相比传统内燃机车最大的区别就在动力上,它使用的电力系统以及电池的配置,会极大地影响用户的购车选择,比如卷入此次事件的车辆续航里程一个是350km,一个是520km,相差了170Km,这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了,而且小鹏汽车此前并没有及时将新品策略对购车用户进行告知,针对已经出售的车辆,因为技术、安全和法律的问题,也无法直接更换续航里程更好的G3配置,也就是说已经购买G2的用户只能吃哑巴亏了。
虽然小鹏汽车已经做到了第三代,可是其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依然不够,1.0版本就被贴上了抄袭的标签,很多业内分析人士为认为其在外观上抄袭雷克萨斯,内饰上则是在抄袭特斯拉,直到其第三代产品,也没有太大的改善。此外,其代工厂是海马汽车,它是有着自有的品牌汽车的,小鹏汽车没有自己生产的实力,总会给外界一个外强中干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的这几款车型主打的是就新能源SUV,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而这两个传统的车企是可以从国家获得新能源车补贴的。2016年比亚迪获得了100亿补贴,北汽新能源相对较少一些,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反观小鹏汽车,它在B轮融资才得到了50亿元左右,仅仅相当于比亚迪补贴一半的水平。我们都知道车企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尤其是新能源车,而现在的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将为小鹏汽车的竞争对手增加不少筹码。即便是为未来国家补贴减少了,小鹏汽车也不一定就占据优势。
此外,小鹏汽车是从零开始起步造车,它招聘的高管中对于造车的实际操作和经验并不充足,而据媒体消息,小鹏汽车内部的管理层争斗也十分激烈,而这很可能导致小鹏汽车内耗严重,竞争力不足。
置换补贴为何不显“良心“?
在此次事件中,小鹏汽车承诺购买上代车型的老用户可以获得1万元的新车置换补贴,可是相比较还不及新车型的降价幅度,这怎么能说是良心呢?可是小鹏汽车是不可能接受用户退车要求的。因为上代车型一旦收回来肯定是卖不出去的,除非大幅度降价,而且还要比新车G3低不少,那么至少也是13/14万的水平,这样一来每辆车至少要损失四万元,它们不可能接受这么大的损失。
一般来说从车辆安装到交付出厂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其间还要经过各种测试调配,而小鹏汽车将这个时间压缩到了6个月,而且还是很难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即便与其进行合作的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代工厂,可是想要成倍地压缩员工的培训时间和车辆的调测时间,难免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就拿饱受质疑的蔚来电动车来说,其在2019年提出了续航升级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70KWH的电池包免费升级为84KWH的电池包,相比较小鹏汽车就显得良心很多了。老用户对于车辆的要求可能更多的就是在里程续航上,至于其他的助力系统等已经并不是十分在意了,如果小鹏汽车能拿出真正的关心消费者的态度来,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件。
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如何变化?
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就是节能、少污染,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一个是电池续航问题,一个是充电时间太长,远距离行车并不方便。而燃油车未来肯定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段时间也正是新能源车发展的最好时机。因此才会有很多车企、非车企以及跨界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开始为将来做准备。可是,趋势虽是如此,可你不能为了市场和自身利益不顾消费者,拿他们来当小白鼠。
其实用户并不排斥车辆的硬件迭代,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谁也不能阻止。可是小鹏汽车却是并没有提前对用户进行说明,也没有作出应对方案,只是一封道歉信很难抵消用户的不满。如果小鹏汽车还继续这么做,以后谁还敢再购买小鹏汽车?新车刚刚到手,下一代车型就来了,而且价格更便宜,性能、配置更高,谁能接受得了?
笔者认为小鹏汽车虽然自身很无奈,初代车没有对外销售,G2就成为其第一辆车型,自然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销量,可是也正因为其顾虑太多,反而做出了十分愚蠢的决定,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必然是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而车辆的安装调试时间又是很长,如果车企不能处理好新品迭代与旧品销售的时间间隔问题,类似于此次小鹏汽车的事件还会再次发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