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摇摆不定中遇到了“黑旋风”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近日,富士康连夜发文称,自己没有撤离大陆,目前流传的谣言都是友商和一些意图不明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这是富士康对近期“撤离大陆”舆论回应最明显的一次。
6月21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权柄正式的从郭台铭手中交到了刘扬伟手上。外界所有的疑问都集中于刘扬伟能将鸿海带上新台阶吗?鸿海依然还会仅仅代工厂吗?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何时能实现?那这份回应是不是一个改变的开始呢?
富士康为何牵动着国内制造业的神经
富士康目前是全球第一的消费电子代工厂商,在中国的这30多年,富士康从一个不知名的角色成为第一,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富士康还赶上了中国制造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机遇。富士康代工第一的大背景——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落到富士康具体的角色上,它或许很能代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有着几十万流水线工厂的工人,全球最知名手机品牌iPhone的一大半都出自富士康的手中。它伴随苹果iPhone不断的增长,让自己的生产线不断扩大。最近几年国产手机品牌崛起之后,新闻时不时的还会爆出富士康区别对待订单的问题。可见富士康在代工行有着如何的地位。
当然,除了这些新闻之外,血汗工厂、压榨员工的形象也曾是过去富士康另外一方面标签。但这些标签终归盖不住富士康带给国内巨大就业岗位等经济效益。去年富士康就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创下了A股上最快的过会记录。
关于富士康“撤离大陆”的传言
这个传言没有具体的根源。富士康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当时在大陆建厂,广阔的市场和较低的人力成本都是富士康看中的。但随着近年来大陆经济增速逐渐落地,人力成本都开始出现快速的上涨,年轻一代就业观念的转变在一些情况下流水线工人的薪资可能要高于办公室白领。这让处于利润微笑曲线底端的富士康的利润逐渐承压,富士康正在考虑在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去建厂。
挖掘到富士康的产业链关系上,苹果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户,后者生产的大部分手机都在大陆销售,大陆也成为苹果一段时间内最大的增量市场,但现在这个增量市场已经转移出去了。即使是在存量市场上,苹果的地位似乎也不保,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高端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苹果。
其实这就让富士康和苹果面临一个难题,富士康如果继续在大陆生产大量的iphone手机销往其它市场,势必面临关税的问题。这个成本又该让谁来承担呢?将印度市场看成新增长级的苹果,是不是在引导富士康呢?
竞争者的逐渐强大也让富士康感受到了压力。国内车企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为手机代工行业仅次于富士康的品牌,或许许多人都没有听过,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2003年,郭台铭邀请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参观自己的代工厂,仅在3年之后富士康就以盗取商业机密的理由将比亚迪告上了法庭。而比亚迪的代工之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现在比亚迪手中也握有大量的优势品牌客户资源。今年小米9发布的当时,雷军在微博上就已经曝光了与比亚迪的合作关系。可见比亚迪现在的能力和资源并不比富士康弱多少。
预计迁移的富士康似乎定力不足,最先应特朗普的邀请对外称要在美国投资300亿建厂,后来又传出要在越南建厂,现在又是印度,可见他还没有选择好自己的目的地。它也许还要在这阵旋风中再呆一段时间。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
上一篇:华为“舵手”任正非
下一篇:资本为何不爱“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