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控股市值暴跌72%,网红电商为何不被看好?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根据消息显示如涵控股上市两个月以来,截至6月21日,股价已经跌到3.48美元,相比发行价已经下跌72%,而作为一家网红电商公司,虽然如涵控股有着张大奕这一大网红坐镇,并且采用了网红复制模式,想要通过大批量制造网红去持续公司收益,但事实证明张大奕只有一个,想要复制何其困难。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红电商孵化平台,如涵控股看到了行业市场的红利,但是它本就只是一个营销平台,自己是不生产商品的,因此判断其商业价值的标准就是带货能力,一切都是要从平台所能带来的营销效果来看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如涵控股在网红数量上进行了扩充,同时平台GMV增长到了29亿,可是依然亏损7450万,长此以往,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不被看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网红电商是如何崛起的?
网红就是那些在网络上有大批粉丝的名人,他们中很多人都在后期寻求转型,因此带货销售就成为一个很不错的路子。张大奕就是其中做得很不错的一个大网红,她的带货销售额占到了如涵控股的一半。借助于直播平台,网红们强大的带货能力得到了肯定,如涵控股也是得到了阿里巴巴的支持。特别是随着这几年网络直播越来越火爆,一个是平台用户粘性足够高,一个是网红们的粉丝足够多,粉丝定位清晰、重购率高,网红电商也就开始崛起。
就拿张大奕来说,其在平台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她背后的一整条产业链的支持,她有自己的美妆店铺,有能够快速反应并且供货充足的渠道,而且基本上每周上新,甚至于隔几天就有爆款推出。当然,与传统渠道营销商不同的是,网红推销的是自己的人格,只要粉丝认准了你,粉丝们就会相信你推荐的产品,就会去购买。
当然,实体传统企业在遭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打击之后,并没有能在电商这条路上找到出路,类似于淘宝、京东这样的平台在进行商品的排名上虽然自有一套逻辑,可是对于商家来说并不是十分合理,大多数的行业商家并不具备排名优势。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口,他们将目标瞄准了网红电商平台,通过与他们合作自己的产品可以被大量促销,同时相比之前的线下渠道营销费用还要更低,用户购买体验更好。
因此,网红电商的崛起是平台、网红、渠道、商家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所分不开的。
备受质疑的网红电商模式
网红电商模式最核心的就是“网红”,平台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去打造网红体系。可是按照如涵控股给出的数据来看,虽然每年花费上亿的营销费用,可是平台内网红主播带货销售额占比依然很不均衡,这样就会导致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过度依赖于张大奕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因此既不具备可复制性,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资本和行业市场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也并不看好。
从运营模式来看,网红电商平台有自营产品和平台产品两种,这点似乎与京东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京东的产品是被动售卖,而类似于如涵电商则是利用网红进行带货,是去主动进行产品销售的,需要借助于直播平台为媒介,他们是没有自主的一级渠道的。而一旦直播平台或者类似于淘宝平台表现不佳,网红带货销量就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在网红界还是在商圈里面,都必将遵循盈利的原则,只有展现给人们强烈的盈利预期,才能在资本市场有很好的表现。近段时间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表现多是差强人意,如涵控股自然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环境因素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如涵的网红电商模式并没有实现预期的规模盈利,这才是大家更关注的地方,持续的营销投入却不见回报,反而更容易让其陷入困境之中。
网红电商将如何发展?
网红电商说白了也是电商发展模式中的一种,是附属于其渠道的一种营销模式,尽管其有自己的产品和供应链渠道,可是其太过于依赖直播平台,而且自主能力较差,很难获得行业主动权。特别是其建立在粉丝基础之上的销量,不具备长期的稳定性,这种消费理念也并不能说是完全符合行业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扩大平台网红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如涵控股需要针对于平台的业务模式进行创新式的改革,比如自建电商品牌,将网红的粉丝用户转化为品牌产品的平台用户,或者与社群电商模式相结合,努力实现持续性的高额盈利。既然网红复制的模式不可靠,就要利用网红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与其他平台进行多元化的产业链合作等等。
笔者认为网红电商在未来或许没有更好的发展模式,但是借助于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的优势,其可以做好中间商的角色。当然,一定的营销费用是必然的,不过没必要做得太多,切不可本末倒置。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