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处境艰难,它还有机会吗?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近日关于ofo被天津富士达追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涉及的金额达到了2.5亿元。根据消息显示,ofo的银行账户或被冻结,或已经没有资金来偿货款,而ofo给出的回应是其线上商城正在稳定的运营中,平台的造血能力正在加强,同时ofo会按照诉讼审判结果来履行职责。
从消息来看,ofo当前的处境并不好,但是其并没有否认债务,也没有放弃运营。而有人就认为,当前的ofo已经没有运营能力,负债远超盈利水平,那么,它是不是已经被证实它的运营模式已经是失败了呢?如今摩拜已经被美团拿下,小蓝单车成为滴滴的战略布局,青桔开始崛起,而哈罗单车则是开始大规模拓展市场,其背后还有阿里的支持。就在共享单车领域即将进入新的多巨头阶段的时候,ofo还有重新崛起机会吗?
ofo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共享单车是很被资本看好的,尤其是前期在网约车捡了大便宜的人,他们认为共享单车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并借助那个时候的市场环境来通过运作拿到行业优势,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投资项目。而对于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来说,资本的介入加速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热度,对于接下来引入资金很重要。
可是,资本的进入打破了原有行业循序推进的运营方式,一味地利用资金和资源去进行市场扩展,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加剧了行业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反而没有能提升产品价制度。在行业市场并不充分运营的时候,资本继续看到的盈利却是迟迟没有到来。这个时候资本做出了第二个错误的判断,那就是从资本的角度去干预市场的发展,力促摩拜和ofo的合并,反而多此一举。
在摩拜和ofo合并谈判失败之后,资本便开始撤离,而这两个平台也是迟迟没有找到接盘者。同时,长时间没有新的资金进来,使得ofo和摩拜在资金链上出现了问题,先后都出现了押金难退的问题。但是,两者却是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摩拜卖身给了美团,而ofo则是选择坚守。这样一来,ofo的处境就更加的艰难了。
特别是在出现用户押金挤兑事件后,ofo的资金就更不够用了。为此,戴威将ofo的单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了抵押获得了阿里的资金支持,随后又放弃多个海外市场降低运营成本等,在平台内售卖企业广告、上线商城,并开始提升造血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运作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并没有能改变ofo的处境,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ofo的资金依然是捉襟见肘。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当前的共享单车市场经过了一轮的大洗牌之后,行业企业中存活下来的都是颇具实力的平台,它们当中或者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或者有强有力的资本支持。而随着摩拜和ofo一个被卖身,一个陷入资金短缺的危机,哈罗单车和滴滴单车品牌开始崛起,二者在市场推进和运作中吸取了摩拜和ofo的教训,以运营操作为主,在成本的控制上要做得好更好,因此盈利预期也要更强。
但是从模式上来看,想要实现大规模盈利就需要提升市场占有率,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车辆,并且利用运营操作来提升单车的使用率,这样才能保证平台的车辆有很好的营收水平,所谓薄利多销也是这个意思。而随着摩拜被美团拿下后战略地位的改变,以及ofo疲于还债,没有精力去进行市场运作,哈罗和滴滴就有机会去抢占市场。
现在的情况是,滴滴不想让哈罗扩大市场,而哈罗则是开始向一二线城市进行推进,而在三四线市场中哈罗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可以遇见的是二者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共享单车行业会进入多巨头并存的阶段,至于谁能从中脱颖而出就看谁的实力更强,背后的资源更好了。
ofo还有机会吗?
如今的ofo虽然还处在运营之中,可是因为拖欠供应商货款,几乎己经没有新车再投入到市场之中,而多个高管已经被列为失信人,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的银行账户也是多次被冻结。此外,共享单车行业平台都开始涨价,ofo也对平台用户的乘车金额进行了调整。那么,如果在运营上多下点功夫,其处境会不会有所好转呢?
随着行业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运作,平台企业不仅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单车的使用率,特别是闲置和丢失、损毁的单车,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平台的盈利途径,只有平台具有一个合理的可盈利的模式,才会在最终的商业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当然,ofo先后尝试了广告、金融、资讯、游戏等多种业务方向,目前也在与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以提升平台的造血能力,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单车盈利模式,最终很可能治标不治本,核心的赚钱能力还是无法得到保证。
笔者认为当前的ofo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了,它的市场铺得很大,想要进行创新模式改革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从这方面来看ofo很不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机会了,或许回归行业本质,从内里解决问题,或许才是ofo的出路。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