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与生死考:2020 教育行业二级市场年度盘点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多鲸(ID: DJEDUINNO)作者:思琪
2020 年一场疫情,对教育行业来说是生死考验。
线下培训班连曝倒闭、跑路,在线教育竞争愈演愈烈,多数玩家面临“盈利难”。此黑天鹅之年,一级市场格外冷峻,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约 220 余起,降至历史低点。尽管猿辅导、作业帮、美术宝年底再获巨额融资,带领 K12 在线教育融资额直冲 500亿,但不可否认,这是一场头部玩家的游戏。整个行业处于周期的低谷,资金向头部靠拢,两极分化将愈加明显。
身处严冬,我们不禁要问,一级市场何时能够回暖,二级市场又能否抓住机遇,帮教育行业过冬?
截止到 12 月 21 日,A 股教育板块上涨 39.9%,在 30 个一级行业(中信)中,教育板块涨幅可以排到第 7 位,紧随医药和汽车之后。据统计,今年股价上涨的教育公司达 37 家,而涨幅超过 50% 的共 15 家。相比其他行业,教育在二级市场的标的并不多,如此表现可谓亮眼。
2020 年 A 股涨幅 Top15 板块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数据截至 12.21
从公司角度来看,截止到 12 月 21 日,2020 年涨幅排名前五公司分别为:跟谁学(174%)、华富教育(160%)、天立教育(153%)、无忧英语(51TALK)(151%)、嘉宏教育(145%),主要集中在在线、K12 和职教赛道。其中,跟谁学、天立教育从 2019 年初至今涨幅已超 450%,上升势头尤为凶猛。值得一提的是,跟谁学上市以来的疯狂业绩表现,甚至引来了以浑水为代表的的机构高达 14 次做空行为。
从估值来看,三家公司市值破千亿人民币,分别为好未来、中公教育和新东方,千亿市值教育机构格局与 2019 年情况相同,整体趋于稳定。这一方面显示了龙头公司估值的稳定,但同时也能够看到,目前二级市场所认可的、拥有成熟盈利模式的公司其实并不多。想要更多公司在二级市场获得高市值,亟待模式验证和可持续的业绩。以跟谁学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机构,还需要用具备盈利能力的成熟商业模式来博得资本市场的真正认可。
再来看看教育公司在各市场的表现:港股延续了 2017 年上市热潮以来的势头,整体表现优秀。2020 年,港股教育公司市值整体上涨约 140%,约四成公司股价涨幅超过 30%,优于美股和 A 股。且上市至今,多家公司涨幅已然翻倍,如思考乐教育 4.5 倍、宇华教育 2.3 倍、新东方在线 1.5 倍。
港股为何能保持如此势头?
一方面,教育公司在港股上市居多,资本市场对行业认知程度相对更深,认可度高。人瑞人才的首席投资官柯霆钧先生在多鲸资本主办的 ECS 大会上提到:“经过各个公司不断抱团取暖,高教终于被市场承认是个好的商业模式,是抗周期强的稳定性稀缺资产。上市公司变多加大了市场的认知度,打通了融资通道,从而更快地发展。”
另一方面,一部分公司通过较好的盈利增幅及迅速的规模扩充,引领板块,推动港股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港股本年度涨幅前三的嘉宏教育(145%),作为浙江和河南领先的高教机构,在 2016-2019 年业绩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別达 43.99%/22.11%。
部分港股教育公司近三年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数据截至 12.21
美股和 A 股今年则呈现了更为明显的龙头效应,主要体现在:首先,美股和 A 股本身标的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也更易向头部倾斜。其次,头部企业自身增长强劲。年初至今,美股股价涨幅较大的几家:跟谁学、华富教育、无忧英语(51Talk),涨幅均超过150%,跟谁学尽管经历了股价大跳水,至今也依然能够保持 174% 的涨幅。A 股则更是“一枝独秀”,中公教育全年上涨117%,以一己之力扛起A股大旗。
头部涨幅源于其稳定增长的业绩:51Talk 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中公 2020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7.76%,近 5 年复合增速 84.92%
再次,美股和 A 股上市的教育公司赛道分布较为均匀,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诸如早幼教、国际教育和线下 K12 等细分赛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最终反映在了股价上,使得众多非头部公司呈现下跌趋势。
今后,随着 A 股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优秀教育行业标的上市机会增加,有望在现有局势上有所突破。
部分 A 股教育公司近三年股价走势
部分美股教育公司近三年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数据截至 12.21
今年 K12 整体涨幅较优,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疫情带来的线上部分迅猛增长,同时,巨头加快下沉速度,下沉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2020 年 K12 教培涨幅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截至 2020.12.21
在线 K12 教育的蛋糕也在这一年整整变大了一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K12 线上培训市场规模由 2019 年的 535 亿元激增至 2020 年的 1217 亿。而根据极光数据,在疫情最严重的 2020 Q1,在线 K12 教育渗透率达到 39%,此后随着复工复产逐步下降,至 Q3 依然有 26.8% 的渗透率。
规模和渗透率迅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在线教育向三四线城市的迅速下沉。根据腾讯相关统计,2020 年在线 K12 教育的新客户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仅为 20%,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约 40%。
也许是看到了行业天花板被逐步打开,2020 年在线 K12 教培行业的玩家们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弹药补充。据投中教育统计,全年 K12 在线教育融资总额超过 500 亿元,以猿辅导、掌门一对一、作业帮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在今年分别完成巨额融资,猿辅导投后估值甚至达到惊人的 155 亿美元。
然而,更大的蛋糕并没有带来行业利润的改善,反而加剧了业内竞争。巨额融资带来了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在产品内容、教学运营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K12 在线教育公司进一步在“销售”上加码。跟谁学、新东方在线、一起教育最近一季销售费用率分别达到了 82%、81% 和 105%,均创近一年来的新高。
各家抓紧投放,希望能在暑期档和寒假档抢到足够的生源流量,冲高营收。然而,与投放大战同时到来的,是巨额亏损。跟谁学第三季度净亏损高达 9.33 亿元,打破了上市以来“始终盈利”的神话,受此影响,财报发布当日跟谁学股价一度暴跌超 22%。
随着年中疫情的逐步缓和,线下教育开始恢复,线上的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这场烧钱大战是否能加快行业终局的到来,现在看来也都还是未知数。也许,在烧钱获客之后,各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打磨产品和内容,向更健康的盈利模式进发,由此,才能在二级市场拥有更稳健的表现。
最近一季销售费用率
数据来源:Wind
短期来看,线下 K12 培训在年初经历疫情冲击后,需求迅速恢复。以新东方为例,2020 年 3-5 月,就读人次同比下降 6%,而到了 6-8 月,就读人次同比提升 13%,在修复疫情影响之外甚至还有报复性反弹的趋势。
而从中长期来看,二胎政策放开后,适龄教育人口的抬升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已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本院校、重点高中的录取率连年保持稳定,促使家长不断加入教育的抢跑大赛中。由疫情导致的海外留学障碍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教育的竞争。线下 K12 教育的行业景气周期可能才刚刚开始。
旺盛的需求叠加中小机构退场,在 2020 年线下 K12 巨头们趁势加快了下沉速度。2020 年以来,新东方在南京新开 21 家门店,苏州新开 17 家门店,合肥、济南、西安、杭州单城分别新开 5-6 家门店;乐思考教育计划 20 年在广东省内除广州深圳外的 6 个地级市共新增 42 家门店,同时公布了 50 座城市 500 个校长 50 亿营收的“550”五年规划。行业整体景气度进一步攀升。
新东方学习中心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疫情之后,单线下业务风险性凸显,不少玩家开始探索和投入 OMO 模式。OMO 即 Online-Merge-Offline,旨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提供标准化服务,打造更优的学习体验。而 K12 恰好是 OMO 模式转型最为火热的赛道。
对线下 K12 培训而言,OMO 确是一条破局出路。在线玩家打造 OMO 系统,可以帮助其吸引线下流量,抓住线下核心授课和辅导场景,提升教学互动性。而对于线下机构来说,健全线上配套课程,发挥本地化优势,打通线上和线下教学、辅导、测评等环节,OMO 能够成为吸引线上流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工具。不过,对于具体实施和搭建 OMO 体系,机构也需要想清楚具体模式、盈利性和运营问题,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 OMO 模式。
K12 民办学校今年整体涨幅低于教育行业均值,除天立教育涨幅 154% 外,鲜有超过 30%。K12 民办一直是处于政策压力下的赛道。2016 年新《民促法》发布,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2018 年《民促法送审稿》第十二条规定“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些,都让民办学校对外部并购更加审慎。通过并购快速实现业务扩张的道路几乎中断,也因为此,资本市场给予民办教育的估值也经历了快速下杀。
港股 K12 民办学校估值
数据来源:Wind
然而,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民促法》的修改和对征求意见稿的答复,尤其是今年 11 月《答复》中强调“过渡期并非一刀切”、“允许关联交易”,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政策不确定性减弱,让 K12 民办估值有所回升。
由此可见,政策对民办学校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因此,民办学校想要减轻政策方面的压力,除了并购之外,也需要探索其他的发展路径。一部分企业就已做出了尝试。
比如,经过 2018-2019 年的摸索,一些头部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精细化运作,在二级市场表现和估值方面开始出现分化。其中的代表就是天立教育和海亮教育。
天立教育通过自建模式,重资产复制单体校舍,重视精细化运营。到目前为止,已在四川、山东等地拥有自建学校 26 所,2020 年一本率达到 69%,教学口碑逐步树立。
而海亮教育通过轻资产托管模式,快速对外输出学校运营和教学培训体系。目前已拥有托管学校 29 所,是其自建学校的一倍有余。海亮教育的轻资产模式也为行业内其他公司效仿,同在西南地区的成实外教育也在逐步尝试与第三方合作轻资产办学。
当然,从教学效果、复制速度、盈利水平等方面来看,目前还很难看出自建和托管孰优孰劣。但毫无疑问的是,由于 K12 民办教育与升学应试的直接联系,未来生源质量和教育口碑,依旧是民办 K12 学校竞争的关键所在。
目前学历高校上市企业 18 家,除中国高科在 A 股外,其他 17 家全部于港股上市。民办高校在今年疫情影响下依然势头亮眼。嘉宏教育涨幅 146%,中汇集团涨幅 98%,希望教育、新高教、中教控股涨幅均超过 45%。如此亮眼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策和就业环境驱动下的内生和外延增长。
2020 年民办高校涨幅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截至 2020.12.21
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增长动力强。在“稳就业、促经济”大环境下,高校成为容纳和输送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贴合政策大方向。同时,扩招政策利好高校生源扩充。今年疫情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为此,各地研究生扩招及专升本扩招政策相继出台,2020年硕士及专升本招生规模同比分别增加 18.9 万人、32.2 万人。同时,两会也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 3500 万人及高职院校扩招 200 万人目标。这些都将帮助高校扩充招生额度。另外,民办高校逐步从学费审批制过渡至报备制,各地民办高校存在涨价空间。整体来看,民办高校收入增长动力强劲。
部分高教集团并购案例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另一方面,高校的外部扩张亦受政策利好。今年以来,独立学院转设加速,为民办高校向外并购提供了丰富的标的。据兴业证券研究,以招生人数计,上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共占全国接近 8% 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当前的市场集中度低,未来仍有整合上升空间。
而民办高校未来业绩主要增长点,首先,是高教板块将持续并购整合,实现规模化扩张;其次,学历职业教育有向非学历职业教育渗透趋势,有望帮助高校拓展业务板块,丰富收入来源。近年来各个民办高校积极拓展职业培训业务,如中汇集团已开设 CFA、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证书培训课程,新高教集团收购的云南爱因森科技,则提供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总体来看,高校板块业绩驱动力强,民办高校优质资产具有稀缺性和稳定性,该赛道将被持续看好。
非学历职业教育上市企业共 14 家,半数集中于美股。今年涨幅排名靠前分别为华富教育(160%)、中公教育(117%)、达内科技(65%)、正保远程教育(29%)。
2020 年上半年非学历职教收入增速放缓。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招录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递延或取消;线下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职教培训机构营收增速放缓。2020 年下半年疫情缓和,加之就业压力驱动,从 Q3 开始回升明显。
职教板块最大的亮点,是中公领跑全市场。其年度涨幅达到 117%,2019 年初至今更是涨到 478%。
中公为何能有如此优秀的表现?首先,其深耕考公职教市场,多年来积累了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先发优势;其次,业绩逐年稳扎稳打,2019 年全年实现 18 亿净利润,同比增长 57%;再次,以强大的教学、研发和产品体系支撑,建立内容输出、网点布局等核心竞争力。
尽管职业赛道有强头部效应,但待挖掘市场空间仍然巨大。首先,市场需求量巨大,且呈上升趋势:研究生扩招,国考省考招生、录取人数增加,扩充了需求基数。且外部就业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选择考研、公务员和教师这些更加稳定的道路,吸引力更强。
其次,公考招录比例下滑,教师资格证难度提升,都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应的,对培训的需求也会攀升。再次,经济下行、职场“内卷化”导致职业竞争更加激烈。年轻就业群体找工作需求旺盛、跳槽频繁,自我提升意愿加强,司考、财会、IT类证书成为人手必备,曾经的非刚需逐渐变为刚性需求。
最后,龙头企业在赛道的市占率依然较低,且职业教育的新赛道、新品类也在不断拓展,如终身教育、知识付费、老年教育等,职业教育逐渐走向“泛职业化”,求职垂类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英语技能培训作为 K12 教育的衍生,在素质教育层面主要针对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训提高。随着 K12 英语教育在模式上的多元拓展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英语技能培训在青少年客群的市场份额被逐步侵蚀,作为一个教育子版块的边界也开始逐渐模糊。
回顾 2020 年,美股上市的 4 家英语技能培训公司表现分化明显,51Talk 一枝独秀,全年涨幅达到 133%,除此之外其他公司均表现平平。
2020 年美股英语培训企业股价表现(美元)
数据来源:Wind
2020 年,51Talk 在盈利方面表现亮眼。根据 20Q3 财报,51Talk 现金收入 7.28 亿元,创 2018 年以来历史最高,营业收入 5.39 亿元,同比增长 31.8%,毛利率为 72.8%,同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活跃学生人数较去年同期 25.8 万人增长 30.9%,约为 33.8 万人。算上 20Q3,51Talk 已经连续 4 个季度实现盈利,商业模式基本跑通。
同时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专注于青少儿英语在线教育领域,51Talk 优势明显。截至 2020 年 8 月,51Talk MAU 达到 100.18 万,领先第二名 VIPKID 15 万,超越行业平均值(38.5万)62 万。在市场份额占比中,51Talk 以 46.6%,即超越第二名一倍多的体量遥遥领先。可以说,51Talk 已经进入了盈利和市场双增长的正向循环中,未来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青少儿英语在线培训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除英语技能培训外的其他素质培训,在二级市场上标的非常罕见,A 股、港股和美股中主要标的有 2 家:SDM Group 和盛通股份。其中盛通股份由于旗下收购了机器人教育企业乐博乐博,从而被纳入素质教育相关概念,但目前其主营业务收入大部分还是由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代表性较弱。而 SDM Group 是香港最大的儿童舞蹈机构,但总资产仅 5 亿,营收 19 年刚刚过亿,体量和业务范围都偏小,但 20 年以来股价涨幅达到 110% 以上。
展望后市,素质教育在 2020 年的一级市场上已是风生水起。从 STEM 到美育、再到思维教育,每个细分领域都陆续收到资本追捧。在二级市场相关标的缺乏的情况下,此类公司如有上市,市场给予的稀缺性溢价也是值得期待的。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企业,一般是面向公立学校,提供信息化产品或解决方案的 2G 企业。每年财政在教育领域的拨款投入大概占 GDP 的 4%,因此整个传统教育信息化市场份额大约在 4000 亿。
以今年的二级市场来看,由于教育信息化公司一般都是 2B 或 2G 的 SaaS 型商业模式,国内市场(含港股)对此类公司整体估值都不高。而 SaaS 类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又相对缓和,对应的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并不突出。
其实,对于教育行业来说,4000 亿的细分市场空间已经足够大,因此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二级市场上也早早出现了一批上市公司。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教育信息化市场的长期增长值得看好。
从需求角度来看,在经历了年初疫情对众多公立线下教育主体的冲击后,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对信息化的需求猛增。这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新增需求,也包含对过去闲置中、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信息化设施的更新替代需求。不同于以往的是,机构对于信息化设施的实际效果愈发重视,对于提升教学效率的要求和实际教学场景结合更为紧密。用户“真实需求”的不断暴露把整个行业带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周期,行业加速成长。
在此次疫情期间,一批企业就抓住机遇,通过优质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比如,翼欧教育在疫情期间上线的新一代产品 ClassIn X 在线教室平台,在收获大量用户的同时,也在下半年完成了两次大规模融资,最近一次融资高达 2.65 亿美元。
对于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而言,在行业估值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产品革命和差异化竞争提升市占率可能是中短期获取资本市场认可的最优选择。传统教育信息化企业销售导向明显,对产品的打磨和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有限。在经历疫情的考验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注重跳出行政性思维,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提升产品可用性的同时,以场景化的思维打造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培养用户粘性。而市场份额提升吸引到的市场化力量,也将进一步促使行业进行自我革命,促使行业逐步走向成熟。
2020 年教育信息化涨幅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截至 2020.12.21
今年虽受疫情影响,教育各赛道线下业务营收下滑明显,但教育公司海外上市热度依旧不减。从 2017 年开始,教育公司海外上市逐渐成为常态化,教育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开始备受关注。
那么,2020 年新上市的教育公司有哪些呢?
据统计,截至 12 月 22 日,2020 年教育公司共上市 13 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9 家),与 2019 年 16 家上市数量基本持平。
2020 年教育行业 IPO 事件
数据来源:清科,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与前两年集中于港股上市有所不同,今年教育公司美股上市有所攀升,超过其他两个市场(美股 7 家,港股 5 家,A 股 1 家),由此可见,美股市场对教育公司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近三年教育公司 IPO 板块分布
数据来源:Wind
今年上市公司又分属哪些赛道呢?
从细分赛道来看,今年新上市公司仍以职业教育和 K12 为大头,据统计,截至目前,职业教育上市 5 家,K12 4 家(教培 3 家,民办学校 1 家),学前教育、国际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及在线教育各 1 家。
可见,职业教育和 K12 一直是教育二级市场最热门的板块,延续了 2017 年教育海外上市热潮以来的一贯趋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学前教育和素质教育,相比前两年都有了 IPO 的突破,这对于处在政策监管和疫情双重压力下的教育公司来说,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上市意味着这些赛道目前仍有资产证券化空间,预计未来教育行业 IPO 会覆盖更多细分板块。
2018-2020 年各教育赛道 IPO 数量
数据来源:Wind
从上市方式来看,今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国际教育。
美联国际此次通过 SPAC 方式完成上市,这既不同于常规的 IPO 上市,也非借壳上市。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并购公司”,也称作“SPAC平台”,是美国资本市场特有的一种上市形式。
SPAC 上市与“借壳上市”操作正好相反。上市平台 SPAC 通过并购一家优质企业,帮助其快速成为美国主板上市公司。SPAC 作为壳公司上市,只有现金,而没有实际业务,目标公司与 SPAC 合并即可实现上市,并同时获得 SPAC 的资金。而美联此次正是通过与 EdtechX(全球首家教育及教育科技特殊功能收购公司)合并,完成上市。
SPAC 相比于传统的 IPO,具有时间短、流程简单、融资有保证等特点。而相比于“借壳上市”,SPAC 成本低、法律风险小,对投资者和目标公司来说都具有较大优势。美联此次的上市操作,或可为其他公司海外上市提供一个新的范本。
此次新上市的公司有哪家最值得关注呢?答案是:新东方。
11 月 9 日,新东方-S(9901.HK)赴港二次上市,发行价为 1190 港元,首日早盘高开约 16%。截至收盘,新东方大涨 14.7%,报价 1365 港元,成为港股最贵新股,总市值达 1923 亿人民币(截至 12.21)。
此次上市,不仅为其重振市值,也帮助其再次融资拓展业务。上市计划募资超过 100 亿港元,根据招股书,二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 40% 将用于创新及技术投资,以改善 OMO 系统的功能及效率,其余则用于业务增长、地区扩张和战略投资及收购等。
从 2013 年开始,推进 OMO 已成为新东方的主要战略,作为老牌教培龙头,新东方依然保持着竞争优势:从最早的立足品牌和依托名师,到当前深耕 K12 市场,标准化产出教研和师资,同时仍然稳步扩张的线下网点,再到推进 OMO 战略和加大科技和产品研发投入,每一步都在打差异化战略,稳固护城河。
但另一方面,在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几大在线教育玩家的竞争中,新东方错失先机,其在线板块已然无法和头部相提并论,而在家长日益重视产品内容质量、产品口碑的趋势下,能否继续依赖原先的品牌优势也需要打一个问号。总之,其持续创新能力想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可能并不容易。
总体而言,在港股上市是近年来众多教育企业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在港股上市,教育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从而反哺公司个体,帮助其更快发展。但未来港股对上市公司利润要求的提高,上市门槛将变高,对于教育企业来说,则更需要抢占行业龙头的位置,亦或是考虑并购以增大规模,这对于教育企业来说都是新的挑战。
美股上市教育公司,虽较前两年有所增加,但未来也可能会面临一些政策压力,上市公司增多也必然导致竞争加剧。上市公司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更需要打磨产品,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费率结构,从而以良好的业绩增长驱动,赢得资本市场认可。
教育企业在 A 股上市较少,近三年,A 股上市教育公司只有三家,除今年上市的教育信息化赛道的竞业达(003005.SZ),仅有 2019 年上市的中公教育(非学历职教)、鸿合科技(教育信息化)。长期以来,由于 A 股上市指标要求,对教育企业来说,上市一直受到较大限制,而随着注册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上市通道将被进一步打通,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的教育公司在 A 股上市。
2020 年最新公告的 A 股待上市公司共 6 家,3 家为教育信息化,2 家为职业教育,1 家早幼教。其中 3 家拟采用注册制方式发行,可以预见,在 A 股注册制改革后,会吸引愈来愈多的教育企业在 A 股上市。
A 股 IPO 审核申报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2020 年最新公告的港股拟上市教育公司共 4 家,分别集中在职业教育(高校)、教育信息化及素质教育赛道。可以看到,近几年拟上市公司中,仍以职业教育为主力,教育信息化和 K12 也占据一定份额。
香港拟上市聆讯信息一览
数据来源:Wind,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2 月 16 号,2020 年教育行业并购事件共 21 起,与 2019 年持平,和 2018 年 26 起相比有所下降。
2020 年教育行业主要并购事件
数据来源:清科,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从赛道来看,并购主要发生在教育信息化赛道,共 9 起;其次为职业教育赛道(6 起),其中 5 家被并购标的为非学历的职业教育培训公司,1 家为学历高校。早幼教、K12 培训、素质教育各 2 起。
2020 年教育行业并购事件赛道分布
数据来源:清科,多鲸教育研究院整理
与前两年并购多发生在 K12 和早幼教领域相比,今年集中在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赛道,显示了资本对这两个赛道发展潜力的认可。上市公司选择并购,是实现快速增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从收购方角度来看,对于需要扩展品类科目的机构,向外并购相比内部孵化更加迅速,如字节收购数学思维品牌你拍一、豌豆思维与魔力耳朵合并都是出于快速扩充科目的考虑。另一方面,无论是对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来说,利用双方现有的教研、运营、获客渠道等资源,都能够帮助彼此实现协同发展。不过教育行业的并购并非易事,双方需要在品牌、产品、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磨合,同时关注并购后的收益与风险,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增量效果。
疫情袭来,相较于各行业的普遍低谷,教育行业冰火两重天,资本态度更加审慎,抱团取暖向头部机构聚焦。
回望过去的一年,那些经过市场验证的教育头部机构更能经得住考验,还不断创出新高。疫情像是一场考试,对现有企业做了一次深度检测,让有问题的企业提前暴露,让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本加持,更好更快的发展。
资本于行业,有时只是锦上添花,是行业的助燃剂。想要用好“助燃剂”,更需要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和内容,优化业务模式。以始为终,向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
由此,行业之火,才能烧得旺盛,烧得持久。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下一篇:虾米音乐,漫长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