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大嘉购整理编辑: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作者: 节点财经

在几经IPO受阻后,今年10月,陆金所终于得以如愿。

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陆金所急于上市,原因在于想要通过上市募资的钱填上P2P的窟窿,之所以选择美股,也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不准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在经过了P2P的转型阵痛并完成上市后,陆金所酝酿出上市后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陆金所Q3净利润22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减少36.8%。受净利润下滑影响,业绩报公布后,陆金所股价暴跌逾11%。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与此同时,因蚂蚁暂缓上市,也让陆金所成为该板块头号被做空的目标。国内金融科技监管走向全面监管的时代,陆金所还能靠什么保平安?

看历史遗留
P2P网贷书写陆金所发家史

国内第一家网贷业务是2007年6月成立的拍拍贷,当时扮演的只是一个纯信息中介的角色;2009年红岭创投成立,在P2P网贷行业首创了本金先行担保垫付的模式;2011年9月,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陆金所在上海注册成立,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进入网贷领域。

成立初期,P2P网贷业务是陆金所的核心,两者甚至可以直接划等号。而由于背靠平安这棵“大树”,陆金所相比拍拍贷们显然“逼格”更高,所以一开始就被业内称为“P2P里的高富帅”。

有了平安的招牌,陆金所成为最早进入P2P的“银行系”平台之一,最开始推出的是“稳盈-安e”系列产品,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2015年第三季度,成立仅4年的陆金所以23亿美元的借贷量、1000万+的注册用户超越美国的Lending Club,成为全球最大的P2P平台。

招股书显示,2017年陆金所P2P产品规模达到1380亿元,占总客户资产的29.9%;2018年,其P2P产品规模又较2017年上涨35.4%达到1869亿元,占总客户资产的比例也上升至50.6%。

本质上来看,P2P平台充当了中介的角色,通过撮合借贷双方来收取一定的中介费。但由于和作为信用中介的传统金融机构有根本的区别,商业模式存在天然缺陷,以至于后来该行业欺诈者横行,强监管势在必行。作为P2P龙头平台,陆金所显然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看业务转型
告别P2P,陆金所转型轻资产运营

两个月前,陆金所完成战略转型并上市。在路演时,陆金所控股CEO计葵生几乎每天只睡2、3个小时,但仍是难言激动。在与海外投资人的接触中,计葵生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客群特色、科技特色、风控能力、金融DNA体现在哪些方面?

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如何保持领先?如何保证业绩30%-40%的增速?

他们更关心的是,监管趋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今,这些问题一一应验在陆金所三季度的财报上。

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严监管,清理和整顿了P2P、网贷、非标相关业务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加快了一线龙头互金平台改革和转型步伐。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涛对外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11月中旬完全归零。”

老猎手的嗅觉是灵敏的,早在2016年底,陆金所的P2P业务由陆金服独立运营。陆金所在招股书中披露,2017年下半年,在财富管理业务各方面,不再提供B2C产品;2019年8月,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不再提供P2P产品,同时停止利用P2P投资者的资金作为零售信贷业务的资金来源。

招股书披露,旧产品从2017年末的3364亿元减少至2019年末的1033亿元,到2020年6月30日余额为478亿元,旧产品占客户总资产比例从2017年末的72.9%下降到2020年6月30日的12.8%。由于P2P产品最长期限为3年,陆金所最后的存量P2P产品到2022年到期。

此外,非网贷业务快速增长,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19年的27.1%提升至当前的87.2%,复合增长率39.4%。

除了斩断P2P,陆金所的转型更趋向于线上平台化、生态化的财富管理平台。旗下有基金、普惠金融、证券、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等业务,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线以及加强业务出海。为此,陆金所到香港市场拿牌照,“1、4、9”三类牌照集齐,潜心回归金融。即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牌照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

看财务指标
成长放缓、净利润骤减3成

转型后,陆金所实行轻资本管理,即扮演撮合交易的中介平台角色,以减少资金的直接投入和缩小信贷风险敞口。直白地讲,以前卖P2P给用户,现在则是卖各大金融机构的产品;以前,靠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放贷给企业,现在对接金融机构在内的第三方资金给企业发放贷款。

截至今年6月底,在平台提供的所有贷款中,60.6%的资金是由49家银行提供的,其余38.7%资金由信托计划的投资者提供,平台自身提供的贷款资金不超过10%。而在此基础上,陆金所的成长放缓。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陆金所的净利润分别为60.27亿元、135.76亿元和133.17亿元。2019全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度下滑1.9%。2020年前6个月,陆金所净利润72.7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4.78亿元减少2.06亿元。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2020年第3季度,陆金所总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30.76亿元,但总开支却按年大增32.3%,达到94.5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36.8%,至21.57亿元。不过,如果不考虑期内确认的一笔13.26亿元与C轮可转票据重组相关的一次性开支,陆金所的扣非净利润或同比增长2%,至34.83亿元,扣非净利润率下降了2.2个百分点,至26.6%。

净利润骤降三成,似乎印证了几个月前的路演时,海外投资人所关心的成长性问题。当时,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我们是轻资本的第三方平台,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我们深耕于小微企业主,他们是真正需要金融服务但却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一类群体;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是受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合规金融机构,如果行业出现新趋势、新动向,我们会及时和合作伙伴一起商量对策。”

看业务新增长
财富管理或成“重头戏”

关键词是零售信贷业务和财务管理业务。

陆金所Q3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陆金所零售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1.4%,达到了5358亿元;累计借款人数从去年同期的1200万人,增加至1400万,增长16.7%。三季度借款人数新增60万。新增贷款的74.1%用户为中小企业主,高于去年同期的61.3%。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财富管理业务开始成为新的增长点。Q3,陆金所财富管理业务中历史产品占总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比例为8.5%,而去年同期的占比为39%。现有产品比例上升至91.5%。

截至2020年9月30日,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7.8%至3783亿元,财富管理上的总注册用户规模达到4500万人,同比增长4.65%。三季度净增930万;活跃投资者总数为1300万,三季度净增20万。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两大业务有所增长,但陆金所的整体业绩显然没有P2P时代一样的强劲。

业绩方面,陆金所预计,2020年总收入或处于510亿元至515亿元之间,扣非净利润处于132亿元至134亿元之间,这意味着其全年纯利率或在25.88%至26.27%之间。陆金所2018年和2019年的纯利率分别为33.56%和27.88%,这一指引或意味着2020年全年的利润表现有所下降。

撕掉P2P标签后,不少人曾质疑陆金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业务发展不均衡,计葵生也曾坦言,“从财富管理业务看,相较于网贷业务时代,收益的空间的确有所减少。”但他指出,客户的投资习惯在发生变化。“未来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会越来越偏向养老和健康相关的产品,包括一些相关的保障型保险产品,在这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创新点。”

尽管其各项业务指标都较为稳定,但是仍可看到上半年疫情对后续业务的风险影响,第三季的信用减值亏损增加了1.26倍,至9.52亿元,加上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14.29%(或反映竞争激烈),其经常性业务的利润水平未跟上整体收入的增幅。

中泰证券对于陆金所的处境也较为担忧,认为P2P的优势在于轻资本,平台的作用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不需要承担任何的信用风险,可以快速地扩大规模,但是转型做消费金融,这个优势将不复存在,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内想要建立优势非常困难。

看竞争加剧
对战蚂蚁和京东的生态力量

在实现新的创新之前,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竞争的压力和来自行业的监管。

从竞争看,陆金所想要分食这一领域的红利蛋糕,也并不容易。陆金所财富管理业务用户仅次于蚂蚁集团和腾讯。截至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合作的机构多达429家,向1280万人提供了超过8600种理财产品。

但是由于蚂蚁集团和腾讯的存在,使得更多的机会未能流入到陆金所的财富管理业务中,Q3这一块业务仅占有陆金所当前总体营收的2.72%。

此前,在谈到与蚂蚁的竞争时,陆金所曾强调,自己面向的是小微企业,与其他金融科技巨头有所不同。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冀光恒曾表示,陆金所的特色体现在科技属性、金融属性上。“就像湖里的生态链,既有大鱼,也有小鱼,有的已经游到了水面上,有的还在湖底游,这是一个良性健康的生态。更何况,彼此之间还有很多错位竞争,当然一定也有交织的地方。另外,我认为,竞争的最大好处就是市场更加繁荣,最终实惠得利的是消费者。”

但事实上,蚂蚁也正在将服务小微、服务生产经营者作为金融服务的工作重点。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本月的一次讲话中提到,蚂蚁集团还要继续携手金融机构,以及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效率,为小微企业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做到“既普又惠、更普更惠”。

如果在相同的维度竞争,流量大户蚂蚁似乎更有优势,而谈到科技和金融属性,蚂蚁也不逊于陆金所。

除了蚂蚁,京东数科也正在发力。

三家公司信贷业务均包含消费信贷及小微信贷,聚焦重点略有差异。蚂蚁集团信贷产品包括花呗、借呗、小微信贷,2020H1消费信贷产品规模占比约80%;

京东数科消费信贷产品包括京东白条和京东金条,小微信贷产品包括京保贝、京小贷、京采等,京东白条和京东金条为公司信贷业务主要产品;

陆金所主要产品包括有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其中有抵押贷款借款者均为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包含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2020H1新增贷款规模中,69%为小微企业贷款。

六看陆金所:上市首份财报净利润降3成,转型发力财富管理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

获客方面,蚂蚁集团主要依靠支付宝、阿里系电商及各种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进行获客,陆金所主要靠平安生态系统、网络及电话营销获客,缺乏具体场景。

唯有拥抱监管才能稳定发展

除了竞争的压力,陆金所正在走入更严格的金融监管。

11月3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因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蚂蚁集团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导致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上交所决定蚂蚁集团暂缓上市。

蚂蚁上市暂缓,在行业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不仅仅是对蚂蚁集团,更是对金融行业所有参与者的警示。金融行业正在走入全面监管时代。

如今,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IPO遇阻,只有早一步远赴纳斯达克的陆金所侥幸实现上市。

虽然如此,上市进一个月后,陆金所从热门变成了“空头股票”,仅11月17日单日跌幅达到了23.17%,并且在之后一周内保持下行趋势。在发布了Q3财报后,股价暴跌逾11%。而蚂蚁集团暂缓IPO后,使得陆金所成为“该板块的头号共识做空对象”。

市场将2020年称为金融科技行业强监管元年。未来,陆金所还需要在收紧的监管政策中,释放完P2P业务的存量,并与蚂蚁、京东数科正面较量。

就像冀光恒说的,在经受住严监管的考验、市场重新洗牌之后,迎来的将是市场的认可。但能否在强监管中,保持业绩稳定的增长,才是二级市场投资人最关注的问题。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大嘉购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