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汪涵的背锅中枪,掩盖了谁的撤退?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丁道师(ID:dingdaoshi123)作者: 丁道师
李雪琴不应该背锅!
这两天,有不少人问我怎么看待“李雪琴直播带货数据造假”一事,我表明了如上态度。
事件的背景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下:今年双11期间,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作为被邀嘉宾在某平台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数据显示这场活动有311万粉丝观看了直播。随后,腾讯发布的报道称,311万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其他观众人数都是花钱刷量,而评论区与李雪琴亲切互动的“粉丝”的评论,绝大部分也是机器刷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中消协也适时介入,点名批评了此次刷单事件。
在社会各界的轮番上阵批评下,成名不久的李雪琴声誉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彩。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知名主持人汪涵。汪涵在一次直播中带货1323件,退款达到了1012件,占比76.4%,被商家投诉后,也引发了社会各方的质疑和中消协对此事件的点名。甚至有人给汪涵打上了“劣迹主持人”的标签。
现在,我来说说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在我看来,李雪琴和汪涵本身也是这两起直播数据造假事件的受害者,现在他们两个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业界批评和各方炮火攻击,无形中掩护了造假链条上主要参与者的撤退。
当我们集体鞭挞汪涵李雪琴的时候,那些真正的刷单机构、浑水摸鱼分子、获取十万+流量的自媒体,这个时候可能偷偷躲在某个角落数钱,开香槟庆祝。
最让人痛心的地方在于,我刷了几天的媒体报道和微博、微信朋友圈,几乎没有看到后续对刷单机构以及相关营销公司和平台参与者追责的信息,公众的批评焦点依然还是李雪琴和汪涵。
我们现在批评李雪琴汪涵有用吗?意义有多大?我认为很有限,对于那些直播带货的刷单机构和营销公司来说,倒掉一个李雪琴,还有王雪琴、张雪琴等等可以供他们施展“抱负”,赚取大量真金白银。
我们的媒体人,尤其是专业的媒体人,在挥斥方遒的批判李雪琴和汪涵们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听取下他们的声音和回应,进而相对客观的陈述报道和观点呢?
在事件发酵后,李雪琴和汪涵也都分别做了回应。
李雪琴方面回应称,她就是作为嘉宾去的,也不对数据负责。针对涮数据这一行为,自己已经和平台及商家联系,请他们做出相关回应。这个事让自己意识到,自己也有责任,以后自己会更加谨慎选择合作方。
汪涵方面也回应,这次刷单后退单具有恶意攻击特征,刷数据的行为是竞争公司的恶意操作,目的是让平台认定该直播违规,进而封杀直播间。
虽然这两者的回应未必十分客观、准确,但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呢?
还有,中消协点名批评的其实是这两起直播带货造假事件,而非个人,懂伐? 但很多媒体懒得区别,上来就说“中消协点名批评李雪琴汪涵”,把节奏带歪。
更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因为近期频发的直播带货数据造假事件,导致很多人产生了“直播带货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还问题一大堆”的认知。进而一些人发出了“直播带货要不要取缔”的声音。
关于这个更严重的舆情走向,其实早在今年6月的文章《这股直播带货批判潮愈演愈烈,真的好吗?》中,我就做过论述,现在再分享出来其中的一些核心观点:
任何行业都要经历一个“先有了,再变好”的发展过程,如果不保障“先有了”,那么何谈“再变好”。
对于直播带货这个行业,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他的贡献和价值,然后再看它的缺点和不足,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贡献远大于问题和乱象。
关于直播带货“只是转移价值,而非创造价值”的论述也不对,这两年,我在黄土高原的广大农村地区走访时,经常能看到在田间地头直播+带货的农民,农民伯伯一边耕种或者收获,一边把当地的特产美物、风土人情、饮食习惯介绍出去,拉家常和买家观众交朋友,然后把产品销售出去。
仅仅就我的观察看来,直播带货已经助推了无数的乡村乡民脱贫致富,怎么能说这个行业只是转移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呢。
无论如何,对待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因过否功”。对待新生事物所在行业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应系统的看待和批判,而不是形而上之的让某一个个体背锅,甚至试图希望批评个体而达到净化行业的目的。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上一篇:“黑五”将近,跨境电商迎“大考”
下一篇:这对福建兄弟,靠八宝粥带富一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