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告别“寒武纪时代”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互联网江湖(ID:VIPIT1)作者:互联网江湖团队
谈到寒武纪这家公司,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生代的寒武纪,那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过去几年,AI赛道快速发展,市值井喷,行业欣欣向荣。对于包括寒武纪在内的许多AI公司而言,那段时光就好像产业的“寒武纪时代”,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如今,告别AI创投的寒武纪时代,随着越来越多新的“生命”出现,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开始作用在是商业社会,寒武纪们似乎也没有了过去的雄姿英发。
近日,寒武纪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意料之中,这又是一份亏损的财报。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4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2亿元。
当然了,对于一家技术型公司,眼前的亏损其实可以接受。只不过在这个对手频频出现的AI芯片丛林中,寒武纪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呢?
“出水口”大于“进水口”
寒武纪如何坚守“长期主义”?
告别华为的寒武纪,似乎让不少人对它的未来产生怀疑。
确实,根据此前寒武纪的招股书显示,在2017、2018年寒武纪的收入中,华为的订单分别贡献了98%、97%。以此看来,华为的离去,对寒武纪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不过对于寒武纪而言,在优化营收结构方面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9年以前作为寒武纪营收主要来源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为476.67万元,同比减少85.07%。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在该业务大幅缩减的状况下,寒武纪仍可以将营收同比降幅控制在11%左右。
芯片行业,不管是设计,还是流片,都需要巨额的资金。而且这会是一个长期赛道。没有人知道技术落地的时间点,这就意味着持续巨额资金投入成为发展的标配。故而我们看到许多亏损着的AI领域公司,都喜欢用“长期主义”来自我标榜。
但就像郭德纲相声中的那一句:“四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谁活到最后,谁就有话语权,谁就是艺术家。”
AI赛道的长期性,这要求“掘金者”有能力去打好这场持久战才行,“活”到技术落地和爆发,才有资格分享技术带来的商业红利。
报告显示,期内寒武纪研发费用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近33%。在芯片领域,这种量级的研发费用并不罕见。根据英伟达2020财年财务报告,截至2020财年末,英伟达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96亿美元,2020财年英伟达的研发费用为28.29亿美元。华为海思未上市,据公开报道2019年研发投入约为24.39亿美元。
相对于这些科技公司,寒武纪的研发投入似乎还差了点。当然了,和巨头相比,寒武纪的融资渠道似乎有些单一了些,故而研发投入尚具有一定的差距。
没有科技巨头那般有力的资金“输血”,如何负担“销金窟”般的AI芯片市场?如何支撑自己做到长期主义?而这或许也是华为离开后,很多人对寒武纪发展表示担忧的原因所在。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寒武纪开始加大销售方面的投入。
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寒武纪方面表示,营收增长主要系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智能计算集群业务等收入增长所致。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均保持增长,其中销售费用暴增233%,达到2476万元,公司称主要系加大销售投入,销售人员增加导致职工薪酬大幅增长所致。
结合寒武纪自身情况,这份销售投入其实都是该花的钱,具体投入回报比如何,在今后的财报中我们可以推测端倪。
只不过目前看来,资本市场似乎对寒武纪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友好。之前半年报发布后,有报道称,寒武纪股价一度下跌7%,市值蒸发超过50亿人民币,跌破700亿。而这一次,10月28日收盘时,寒武纪股价下跌1.89%,报183.89元,总市值735.74亿元。
如何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进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这对于寒武纪而言,或许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基础层硬伤所限?
技术开源成“定时炸弹”
关于AI,一般观点认为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基础层又包括数据和计算能力。在这里面,数据绝对是其中的核心,掌握了上游的数据就可以制约下游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
毋庸置疑的是,越重要,玩家往往越少。据有关资料显示,AI产业各层企业比重分化较为明显,其中应用层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7%;其次是技术层企业,占比为 17.9%;第三是基础层企业,占比为5.4%。
可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掌握数据“石油”的企业开始布局技术层,例如寒武纪所在的AI芯片赛道。除了我们都知道的华为以外,BAT也纷纷下马开始布局。例如阿里的“平头哥”,腾讯投资了芯片公司燧原科技,而百度则与三星展开合作。
关于数据层和技术层的碰撞,有这样一个比喻:数据是原料,技术是菜谱。但菜谱可以到处流传,原料不是谁都有;菜谱会不断更新完善,但始终受制于原料。而菜谱流传对应的AI产业发展就是技术开源论。如今看来,这似乎也是对许多技术层公司最大的威胁。
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内方面,自2011年开始,阿里一直都在参与技术开源社区的建设,目前Github上主体账号的总项目数是国内最多的;而百度方面在技术开源上也是动作频频。例如之前开源其自动驾驶系统Apollo,其自动驾驶软件可供任何人免费下载及修改使用。此外,还有其人工智能综合平台“百度大脑”底层的深度学习平台Paddle,自研的底层区块链技术XuperChain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开源,这似乎成了科技巨头们的某种默契,但这或许也会对垂直技术层领域的企业带来打击。是对本身掌握在少部分手中的技术“洪水”进行“泄洪”。
AI芯片这条赛道,不少投资人都对它敬而远之。不像其它领域,会有不少“追风者”出现。寒武纪在巨头尚未顾及之时迅速崛起,为自己赢得不低的市值。然而随着华为从朋友变为对手以及其它巨头的纷纷入局,这对于其所处赛道赛手的“稀缺性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稀释,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财报发出资本市场反映不佳的一个原因吧。
对于寒武纪而言,目前其实多少有些矛盾。
参考其它技术层企业,例如科大讯飞、商汤、旷视等,采取多角化与纵深化这两种路径,即技术层的横向扩张以及人工智能产业的纵向打通。
从多角度来看,以旷视科技为例,据天眼查app检索显示,有高达24条对外投资。通过投资,这些AI技术层的独角兽们可以对投资企业进行自己的技术输出,这实际上也起到了消化自身技术的作用,使得自己的技术研究看起来有更多的落地。
但对于寒武纪而言,缺少了华为这个大客户,现在还在提高销售费用,并且研发费用降不下来,对外投资这条路似乎是很难走通。
而纵深化层面上,同样也有不少的顾虑。
一方面,自己做硬件去消化自身AI芯片,做硬件有多少坑需要踩我们暂时不说,光巨额的投入或许就让很多技术层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在AI芯片领域,相对于其它科技巨头,寒武纪具备中立性这一稀缺性优势,一旦自己亲自做起终端设备,这可能会对其中立性产生一定的伤害。
如此看来,寒武纪在告别AI产业快速爆发的“寒武纪时代”之后,似乎迎来了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竞争状态。当然了,寒武纪本身的技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然当初华为也不会与它合作。只不过在未来面对新的挑战时,寒武纪将会如何见招拆招?让我们把答案交给时间。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上一篇:联想智慧“造城”记
下一篇:医美归「医」,新氧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