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出行时代来临:没有手机寸步难行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曾乐
“威远才多大点?共享电单车进来,我们这些出租车还怎么活?”今年8月,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这片“不算大”的土地,却上演了一场出租车与共享电单车大战。
据媒体报道,共享电单车在威远县城投放后不久,存放共享电单车的仓库就遭到当地出租车围堵。而这已是该共享电单车第二次在威远县遭投放失败,且两次均遭遇当地出租车抵制。
如今,在线出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蚕食着线下的传统出行市场。与此同时,不少传统出行公司也逐渐向线上靠拢。
今年5月,北京银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与高德打车达成巡游出租车网约化合作。高德打车上线“金银建出行”,乘客可通过互联网呼叫巡游出租车。
据高德官方数据显示,3个月后,“金银建出行”驾驶员接单总量已达上线初期的3倍,驾驶员日均收入增长30%,为司机带来的单量和收入达司机总单量和收入的50%。
“我在7月接单收入超14000元,平均每天能拉15单,每天基本有9单都是来自高德的订单。”作为金银建出行驾驶员,王师傅为亿欧算了一笔账,“高德给我带来了超过8000元的收入,约占当月全部收入的57%。”
巡游出行车实现网约化,得益于近10年来风起云涌的中国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网的作用下,一把由技术、资本主导燃烧起的战火,迅速在出行市场中蔓延开来:网约车激烈厮杀、共享汽车混战洗牌、顺风车狼烟骤起、共享单车大起大落、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蓄势待发。
当下,无论是四轮车市场还是两轮车市场,在线出行已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国出行服务市场的行业格局。四轮车、两轮车市场群雄纷争,这两个看似愈演愈烈、最终或将走向寡头垄断局面的战场,却已在悄然间相互交织,共同蚕食着线下传统出行市场。
眼下,线上出行还远未到终局之战。
变革与重构
无论是资源重置、还是效率提升,线上出行均打破了传统出行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今,中国出行服务市场产业链版图已逐渐浮现。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线出行满足了用户差异化、多场景的出行需求,而这也是传统出行所难以具备的特征。
在用户出行最为频繁的50km半径内,用户可选择的出行方式最为丰富。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RoboTaxi等细分市场不断出现,使整个出行服务市场得以不断更迭与升级完善。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半路杀出的在线出行,给予了线下的传统出行市场重创。自2014年起,传统巡游出租车开始“由盛转衰”。彼时,仅在网约车这一细分市场,滴滴与快的便打得热火朝天,易到用车则在专车市场高举高打。
随着大量社会车辆入局网约车,闲置的车辆与剩余的驾驶员资源被得到充分调动,社会运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打过车的受访网民中,有53.6%更偏好于通过网约车的形式打车。
“出租车司机是打车线上化最早的推动者,现在反倒是有点像弃儿。”一位业内人士感慨道。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嗅到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危机后,不少出租车公司开始寻求“巡游出行车网约化”。“我打车时经常遇到一种情况——我在路边招手,明明看见的是辆空出租车,但司机就是不停。”家住北京的王强(化名)告诉亿欧,“很多出租车都接入了线上平台,会优先接线上订单。”
在线出行的四轮车市场中,补贴烧钱战、资金并购战此起彼伏,战火越烧越旺。面对乘胜追击的在线出行,传统出行市场相对略显被动。回看两轮车市场,同样已是群雄纷争。
2016年,共享单车成为饥饿资本的“新宠儿”。急速涌入的海量资本,燃起了共享单车“彩虹大战”的狼烟。自诞生起便受到资本关注的共享单车,很快便进入无止尽的烧钱状态之中。
过度投放难止损、押金流向不明朗、运维方式粗放……共享单车市场历经无序发展、野蛮生长后,多数玩家在开城后留下了一地废铜烂铁。最终,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形成了滴滴出行、美团、哈啰出行“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共享单车巨头相争之下,战火蔓延至共享电单车。相较于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受制于投入成本、入城资质等因素,是个难以被复制的剧本,无法依靠烧钱堆砌起来。
“在一定出行半径内,两轮车、四轮车都可以接驳与营运。两个业务既有互补性、也有竞争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共享出行专家认为,“说到底,玩家现在就是为了抓紧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最放心。谁布局慢、失了先机,谁就更接近出局。”
不可言败的战争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四轮车市场的激战之时,关于两轮车市场巨头之争的狼烟已经升起。比起四轮车市场,于玩家而言,两轮车市场像更是一场不可言败的战争。
过去快速奔跑却骤然跌倒的共享单车,让整个共享出行市场开始变得冷静。如今,逐渐崛起的共享电单车市场,正抢占着传统出行市场的份额。
共享单车“彩虹大战”/亿欧网
不同于共享单车市场的“烧钱开城”,共享电单车市场走“小火慢炖”的路子:盈利为先、当地政府准许入驻,成为了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在市场准入方面,直至2019年,新的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电单车才真正实现合法化。不过,目前并非均全国各地允许发展共享电单车,多数一、二线城市对共享电单车的投放依然设限。
即便如此,这也并没有阻挡各路玩家加速布局共享电单车的步伐。“有的地方打闪电战,有的城市像沙子一样慢慢渗透。”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及CEO杨磊如是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共享电单车市场主要有哈啰、街兔(滴滴旗下品牌)、美团等品牌,约占市场份额的90%。另据媒体披露,今年6月,哈啰电单车平均日单量约为400万,而滴滴和美团的电单车日单量分别约为350万、100万。
从打法来看,哈啰、滴滴、美团三大巨头各有差异。
在这场巨头“三国杀”中,哈啰最早开始投放共享电单车,比起规模化,其更注重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获利。2018年,哈啰出行上线电动助力车。仅1年后,该业务便实现盈利,并成为整个公司最赚钱的部门。
同时,哈啰出行的重要入口是支付宝。两轮车业务能够给予支付宝不少流量红利,提升用户活跃度,并为芝麻信用增加应用场景。
相较于哈啰,滴滴、美团更侧重规模化布局,通过抢占市场份额为自身业务实现导流。以美团为例,通过布局两轮车市场,美团能够为自身其它业务导流,从而完善其超级应用的布局。
滴滴的策略亦是如此,其于2019年年底上线首批共享电助力车,试图带动自身两轮车业务整体实现盈利。
此外,已在四轮车市场占据不小优势的滴滴,也意在打造一个完整的出行产业闭环。按照滴滴出行CEO程维的规划,滴滴国内业务将双曲线推进,持续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四轮(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两轮(青桔单车、电单车)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出行,服务更多用户。
“两轮车与四轮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用户重合,如果两轮车业务没做好,企业的四轮车业务也会受到影响。”上述共享出行专家说道。
终局之战未到
玩家要想讲好在线出行这个故事,仅是打好两轮车与四轮车市场这一仗还远远不够。
“整个出行市场里,目前大家都处于焦虑期、探索期。但平台规模化,始终是出行市场的一个底层竞争逻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行公司高管如是说。在他看来,无论是在线出行的哪一个细分赛道,都要通过规模化来赢得竞争。
这意味着,在线出行玩家需要在有限的窗口期内迅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才能最终真正拥有绝对性竞争优势。
当下,纵观整个出行产业链,如若在线出行的各细分市场(独轮车、两轮车、四轮车)形成“联动效应”,最终或将延伸至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而开辟出更多的在线出行应用场景。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其中,单轮的平衡车最早占领了整个独轮车市场。因为用户上手难度较高,后来普遍迭代升级成为两轮并行的模式。
短期来看,由于平衡车本身具有较高的学习成本,且相关安全体系有待完善,尚未在市场中得以普及。不过,从长期来看,具有便捷性、环保性、科技感的平衡车,将有机会与共享模式更好结合,成为打开“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下一个增长开关。
而玩家布局两轮车市场,既是场投车战,也是场下沉战。去年年底,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0年美团单车的重点是加大投车,不论多少座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比起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是一场更具盈利想象空间的出行布局较量。但由于一、二线城市对于共享电单车有着诸多限制,三、四线城镇或将成为共享电单车的主要投放目标地。
在难以攻克的城池里,基于合规的前提,玩家除直营外,或可采取联营、加盟等方式,将自身的两轮车业务深扎下沉市场。
此外,作为在线出行的主战场,对于四轮车市场而言,平台对车源的争夺,始终是出行市场竞争的核心之一。玩家只有手握更多的运力,才能拥有更大话语权。
“目前整个出行市场已经走过最初的盲目爆发式增长、淘汰赛,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后回归平稳的特征。”
尾声
回看2018年那场共享单车大战:摩拜卖身美团、ofo名存实亡。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里,徒留共享单车坟场在凛冽的寒风中,吊唁着昔日炙热的战局。
随着传统巡游出租车逐渐加入在线打车平台,整个在线出行市场更需要告别野蛮生长。“相比过去的烧钱模式,中国出行市场未来需要低成本的运作模式,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至关重要。”崔东树如是说。
当下,在线出行的终局之战远未到来,但新的狼烟已经燃起。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下一篇:遭遇黑公关,江小白为何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