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获白玉兰奖认可:对标美剧,大制作网剧还是太长了
大嘉购整理编辑:
今年的白玉兰电视奖上,《破冰行动》荣获最佳国产剧和最佳原创剧本奖,《庆余年》被评为最佳改编剧本奖,《长安十二时辰》获得最佳美术和摄影奖。尽管这三部剧集参选白玉兰电视节时是以电视剧的资格身份登场,三部剧集却不约而同选择在网络上首发,之后再于电视台播出。此次白玉兰奖的评选,在得奖的数量上,「网络首发」的剧集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平分秋色。那么,与传统意义上的国产电视剧相比,这三部剧集又展现了哪些不同之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台上播出的电视剧都被电视观众用来充当背景音,题材老套混乱、叙事节奏慢、注水现象严重,成为了电视剧备受诟病的「三座大山」。
而如今随着优爱腾流媒体对网剧市场的大力开拓,如今的剧集市场,观众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定位明确的「类型剧」。类型剧的一大特征,就要求剧集主创对作品所属的类型有着清晰的判断和规划,获奖的这几部剧,从体量上而言,都是成本投入制作较大的剧集,不同于哪些轻量级网剧,它们都有着一条明晰的主剧情故事线、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一个较为坚实的剧情架构设置。如《长安十二辰》内,各派系势力纵横交错,「长安城在一天内可能面临毁灭」成为故事的核心危机,每一组人物关系都围绕着这组危机来展开,而《庆余年》中主人公的开挂之旅每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新的一组人物关系围绕着主人公展开。
无论从服化道还是剧情角度,这些剧在单集的展开中都做到了有足够的信息量,言之有物。剧集角色的设置也趋向于贴近年轻人的喜好,比如《庆余年》虽被定位成一部大型古装权谋剧集,但剧集不似过往古装历史题材的严肃端庄范,在剧集的展开中,反而是轻松、幽默和生活化成了剧集的一种主基调,种种类似的桥段设计在网络上更容易获得与年轻世代的观众进行互动。《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羊肉汤就成了观众在观看悬疑叙事之外的一种乐趣调剂,将古人生活世俗化的设计不但没有让观众「出戏」,反而更能令观众进入一种更加沉浸式的叙事效果中。
影视类奖项如今对于流媒体剧集的态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这在美剧市场中要比过内早得多。从《纸牌屋》获得艾美奖的最佳剧集提名,到《侍女的故事》作为流媒体出品的第一部获奖剧集,多年来,美国流媒体出品的剧集作品早已不容艾美奖的忽视。
在不久前的2020年艾美奖提名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在「最佳剧集」提名榜单中,如今来自流媒体的剧集占据了榜单的大多数,来自Netflix的《黑钱胜地》《怪奇物语》《王冠》等剧集,来自Disney+的《曼达洛人》以及来自Hulu的《侍女的故事》都纷纷入围提名榜单,这些流媒体作品早就达到了与HBO和AMC这样的有线台作品分庭抗礼的局面。如此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美国近年来好莱坞传统影视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旗下流媒体的必然大势,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一代用户的全面转网,传统的电视台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被观众抛弃,如今随着HBO max的推出,大部分HBO的铁粉都已经转战到这家最新推出的流媒体节目上观看HBO出品的电视剧,而如AMC这样的有线台剧集节目,则大多被流媒体采购版权播出——观众看AMC的节目不是再AMC台上。
无论中美,都在迎接这样一个网剧全面到来并逐步碾压电视剧的大趋势。但中美两国的剧集市场之间又有着一些显著的不同。
在中国电视剧转网是趋向于越来越精品化的类型剧方向,转网的优势自不待言,面对日益分众化的市场,全民热点剧集越来越难以出现——或者它注定只能在电视剧的平台上出现,而抓类型,叙事的强节奏,对于本来就问题多多的国产剧正是一剂良药,其实如今获奖的三部剧集从叙事类型上看,每一部剧集的集数还是有「水分」太高,以《长安十二时辰》参阅的对标美剧《24小时》而言,我们如果将两部剧集对比会发现,《长安》的叙事节奏还是要弱于这部二十年前播出的老剧很多。
但反观美国,则呈现出另一番不同景象,因有线台时代的美剧,在类型剧上就已经取得了非常成熟的发展,很多美剧的单季或单部限定剧只有短短8集或10集,剧集不存在注水现象,他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成熟类型化的基础上打造更高美学价值的作品。但吊诡的是,如今的美国流媒体网络剧则越来越强调在题材上出奇出新,而这种求新的背后因过分地倚靠知名IP和大数据,反而越发让剧集一开始功利性就太强,极其容易走入俗套,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创新,我不止一次提过,美剧中如今从美学价值上而言,真正富有突破性的往往反而是一些如HBO、AMC这样的有线台剧集作品。
大嘉购是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推出的一款电签版POS机,拥有人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绝对一清,不跳码,支持刷卡、插卡、挥卡,NFC触碰等多种使用方式。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立即办理大嘉购
上一篇:英特尔退位,台积电称王
下一篇:dsd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