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大嘉购整理编辑: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子弹财经(ID:wwwhygc);作者:刘静 王力纬

2020年,乳企巨头们纷纷盯上了巴氏奶这头「现金牛」。

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巴氏奶市场规模约 343 亿元,同比增长 11.6%,而高温杀菌的UHT奶销售规模 942 亿元,同比增长仅有 1.7%。(笔者注:该数据来自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此外,巴氏奶的利润也相对可观,以2019年上市的新希望乳业的数据来看,其低温产品毛利率为42.87%,远高于常温产品的24.67%。而经营较好的区域低温乳企的净利率水平可达到5%-10%,也高于行业4.3%的净利率水平。

随着巴氏奶在市场上“逐年升温”,无论是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还是新希望、光明等区域性企业,或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巴氏奶市场,一时间巴氏奶领域硝烟四起。

乳企巨头发力巴氏奶

巴氏奶行业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由于冷链运输的制约和运输半径的限制,巴氏奶一直盘踞区域发展,整个行业不愠不火,2015年还一度出现了下滑。直到2017年5月,蒙牛鲜奶事业部的成立,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事业部成立后,蒙牛延续了谋定而动、重兵作战的传统,开启猛烈攻势,快速占领滩头阵地。

2018年1月,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一年内一口气推出了17个鲜奶单品。为了优化鲜奶业务供应链,进一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长期布局,2019年上半年,蒙牛位于清远和天津的工厂成功投产。

2019年底,阿里火线入股蒙牛订奶平台“天鲜配”,服务支持蒙牛低温鲜奶的入户冷链配送。今年4月,可口可乐中国与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落定,双方将共同生产和销售全新的低温奶产品。

轮番激进的阵仗下,蒙牛鲜奶业务的市场份额迅速翻倍。据蒙牛2019年财报显示,其鲜奶业务的市场份额从3.1%增长到7.1%,实现销售同比三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产品覆盖区域也随即扩张。目前,蒙牛的鲜奶产品已覆盖到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及东北等区域24个省区市和50个重点城市。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今年5月底,蒙牛总裁卢敏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蒙牛鲜奶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市场份额已经突破双位数,已牢牢占据第二名的市场份额,“我们对鲜奶的要求就是每年翻一番,接下来要做鲜奶市场老大”。

伊利也不甘落后。2018年1月,伊利推出巴氏奶产品“百格特”,采用订奶入户模式,主要在哈尔滨运营。2019年底,发布 3 款巴氏奶新品,提速巴氏奶业务。

面对全国性乳企的进攻,以巴氏奶为生存之道的老牌区域乳企岂能坐以待毙?

继蒙牛在2017成立巴氏奶事业部后,早在2007年就开始诉求“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新希望乳业(以下简称“新乳业”),快速做出战略升级,聚焦“低温新鲜”的战略发展主线,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将低温乳制品占比从十年前的 30% 提升到今年的 60% 以上。

此外,新乳业还加快了收购整合地方乳企的步伐,加速了上游奶源的布局。

2019年,新乳业先是收购福州“澳牛”乳业一半多的股权,后入股现代牧业,成为第二大股东。今年5月,新乳业又收购宁夏寰美乳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光明、三元这些传统巴氏乳企巨头也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应对竞品的渗透。2019年底,光明乳业斥资7.5亿元拍下辉山乳业在江苏的基地项目,三元则在2017年9月低调收购加拿大AVALON有机巴氏奶。

除内部竞争外,外资巨头的介入同样不容忽略。去年上半年,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旗下品牌安佳推出了同名巴氏鲜牛奶,还与盒马、每日优鲜联合推出了“日日鲜鲜奶”和“一只诚实的牛”等鲜奶。

除了推出名目繁多,让消费者挑花了眼的产品之外,部分品牌已经开始打起了低价促销的主意。在北京的商超中,消费者时不时就能遇到“买一送一”“八折促销”“1元买450ml鲜奶”的活动。

如今,巴氏奶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品牌企图利用自身优势弯道超车。但是,想要在现有的加工技术和冷链条件下,从巴氏奶品类中跑出个蒙牛、伊利一样的巨头,恐怕有点难。

谁能拔得头筹?

在巴氏奶江湖的争斗中,所有乳企都绕不过三个坎:

第一道坎是奶源。因为低温巴氏奶生产、标准要求很高,必须使用100%生鲜乳,奶源还得来自新鲜无污染的规模化优质牧场。且在菌落总数、蛋白含量等方面的要求都更为严格,原奶从挤出到生产全程必须控制在24 小时内完成。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因此,拥有高质量的优质奶源成了巴氏奶业务发展扩张的基础。“得奶源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巴氏奶业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道坎是产品保质期。与常温奶的高温杀菌不同,巴氏杀菌工艺不能彻底杀灭所有的微生物,也正因此巴氏奶保留了更多珍贵的活性营养物质。但因为杀菌不彻底产品很容易变质,致使产品的最佳保质期仅有3-7天,最长也超不过15天。

保质期短,一方面意味着留给售卖的时间很有限,乳企要尽量缩小牧场到生产工厂到销售终端的距离,缩短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另一方面,必须快速高效的完成全链条运作,以及货损处理成本相对更大、操作更为复杂,对应同等情况下就有了更高的渠道费用。

第三道坎是冷链。巴氏奶中残余的微生物在高温下会迅速繁殖,所以产品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终端,再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保持2~6℃的环境,任何一个环节托冷都会导致产品变质。

而终端冷链的建设成本较高,有不少企业不具备大规模建设终端冷链的能力。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低温事业部总经理杨洪滨曾表示:“企业每年需要投入数亿元费用建设终端冷链,目前拥有终端自投冷柜数十万台”。

因为保质期短和对冷链物流的苛刻要求,巴氏奶的生产半径覆盖为250-300公里为佳,销售半径最远只能限定在 600 公里以内。超过这个距离冷链的成本就很高。

由于奶源、产品加工工艺、保质期和冷链的限制,巴氏奶行业难以突破“产地销”困境,只能就近生产,就近出售。例如,光明集中在华东地区,新希望在川渝最强势,北京人爱喝三元,但是到了福建,长富奶最受推崇等。

所以,想要在巴氏奶行业中成为老大,免不了要围绕上述三方面展开较量。而在这一场激烈的暗战中,拥有奶源、冷链等强实力的全国性乳业巨头是否更容易“拔得头筹”?

事实上,巴氏乳一直是全国性乳企巨头的“软肋”。虽然在其他乳业品类里,伊利和蒙牛具备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对于巨头们来说,巴氏奶品类却是一个使不上力气的新战场。

在奶源的数量上,伊利和蒙牛的确有竞争力。据2108年数据统计,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对中国的奶源控制接近4成。但在奶源的位置上,他们却依然“够不着”全部的目标消费者。

蒙牛和伊利的牧场多集中于中国北部,人口聚集的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牧场较少,西部几乎没有。牧场在北部,市场在东部及南部,这意味着蒙牛和伊利离巴氏奶的中心市场很远,现有牧场无法支撑巴氏奶市场的扩张需求。

冷链运输也很难解决此问题。我国的冷链建设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牛奶的主要产地冷链物流企业相对稀缺,三四线城市的冷链铺设更是深入不足。通过冷链解决“产、销地不对称”的问题尚属困难。

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和奶源建设成本高等因素,自建牧场并不容易。而奶源又是必须解决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蒙牛和伊利要想发展巴氏奶,得和其它的区域乳企一样,重新走上收购、并购区域牧场和城市乳企的路线。

无法跨越奶源区域和冷链的困境,蒙牛和伊利不得已只能在产品保质期上下功夫,延长产品的“货架时间”。

所以,伊利和蒙牛分别推出了保质期15天和21天的巴氏奶产品,比其他品牌的常规巴氏奶保质期延长了1-2倍,而这样的保质期是否符合国家巴氏奶的标准目前还尚不明确。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由左至右依次为蒙牛“鲜牛奶”、“每日鲜语”鲜奶和光明“娟姗鲜牛奶”

再者,巴氏奶必须15天以内的保质期要求,就让伊利、蒙牛在常温领域的“压货-动销模式”难以走通。

推动巴氏奶品类扩张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核心要素之一。换句话来说,谁能赢得战争,关键要看谁有最想赢的动力。

常温奶和巴氏奶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属性,这对于伊利、蒙牛这样的常温奶巨头而言,难免有“左右互搏”的潜在挑战:到底该说常温奶营养更好,还是巴氏奶营养更好?

对于两家乳业龙头来说,一方面,常温奶的优势地位很难撼动;另一方面,常温在二者集团内的地位最强、根基最牢。源于盈利诉求,二者都需要力争常温奶的稳定增长。

因此,基于获利惯性,两家公司很大可能在常温奶产品线上的资源投入优于低温产品线,在短期内可能对低温产品线的发展形成挤压。

不过,伊利的主要注意力或许不在巴氏奶。

与区域乳企不同,巴氏奶只是伊利和蒙牛乳业帝国中的一小部分。根据估算,区域乳企自有牧场供奶占比多在40%以上,低温奶收入占比也多数高达40%以上,而伊利、蒙牛的低温奶收入占比均不超过20%。

伊利在高端常温奶、常温酸奶、婴配粉等品类上的增长和盈利状况良好。据伊利2019年财报显示,伊利旗下的“金典”“安慕希”“畅轻”等重点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2.3%。同时,伊利的奶粉制品和冷饮产品维持在46%以上的高毛利。

除此之外,伊利更喜欢高举高打的品牌铺货方式,而巴氏奶必须做到短精快的特点要求,决定了短时间内无法规模化。

相较伊利,蒙牛布局巴氏奶的动力略强。一方面,巴氏奶有利于蒙牛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南方奶源。另一方面,巴氏奶短期拥有成长红利,一旦完成突破将长期享有商业壁垒,有利于蒙牛缩小与伊利的差距,也更为港股投资者喜欢。

从蒙牛宣称“要成为鲜奶第一”的豪言中,也不难看出其在巴氏奶领域想要一骑绝尘的决心,但短期内集团内部估计仍会以常温奶为核心的资源投放板块。

另外,蒙牛还需要补上牧场和市场占有率的不足。在现有的国家环保政策的制约下,若想要通过影响国家调整政策来增加新建牧场的可能性,其难度相当大。

我们再来看老牌区域乳企。巴氏奶的崛起给了老牌区域乳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新希望乳业就是其中的潜力股之一。

近两年,新希望颇有黑马之势。自2002年起,新乳业在国内掀起了多轮并购潮,通过整合和联姻区域乳企,实现全国的快速扩张。

目前,新乳业旗下共有37家控股子公司、13个主要乳品品牌、15座乳制品加工厂、12个自有牧场,尤其在西南和京津冀区域,分别拥有本区域最大的低温生产基地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低温工厂。

而其入股的现代牧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养殖和原奶生产企业,拥有26个万头规模牧场。

经过快速收并购,新希望力挽狂澜,成为在牧场数量上次于伊利蒙牛,排行第三的乳企。不仅如此,新希望的牧场和工厂布局与蒙牛伊利已经形成了差异化分布。

据了解,蒙牛奶源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三地;伊利则拥有位于西北、内蒙古、东北的三大黄金奶源带,华北、华中及华中南奶源带。

而新希望采取“错位竞争”的战略,其奶源及市场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部分东部城市,牢牢占据了西南低温市场的发展资源。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蒙牛、伊利、新乳业三家公司的牧场资源、生产基地分布情况对比,红圈为新乳业旗下区域性品牌分布范围资料来源:东兴证券研究

不过,新希望也有自身的劣势。其虽然在奶源数量并购力度上表现生猛,收奶量却不及巴氏奶的行业老大光明乳业。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新希望乳业的年收奶量为4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1.3%。而依据光明乳业奶源部总监杨卫兵的介绍,光明乳业在2015年就已经实现年收奶量100万吨。

光明多年来从市占率上领跑巴氏奶,产奶量和牧场数量也处于领先。但光明的最大问题是,牧场过于集中,且缺乏广度。

光明的牧场分布于华东地区,仅上海的就有14个。这既是光明在巴氏奶销售上全国领先的原因,也是光明与“全国性强势巴氏奶品牌”这一目标渐行渐远的根本因素。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光明乳业牧场分布图(截止2017年) 资料来源:光明牧业官网

追随牧场的区域分布,光明的市场也聚焦于华东地区。据光明乳业的财报显示,约有 67%收入、71%利润来自华东区。

2017年5月-2018年5月巴氏奶在全国的渗透率仅为31%,而上海占到72%,光明在华东地区品牌认知度高,消费者忠诚度高,但在其他地区则完全不占优势。

在巴氏奶行业排行第二的三元乳业,与光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光明以长江三角区为据点,三元以北京市场为中心,一样有着“有销量、没数量”又缺乏市场广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跟久经沙场的全国性乳企分庭抗礼,区域乳企还得补足企业运作效率和营销方面的能力。这是新希望、光明、三元等区域乳企都存在的问题。

如果拿全国性乳企蒙牛和区域性乳企新希望相比,谁有可能成为全国性巴氏奶的龙头?

乳企的出路在哪里?

巴氏奶未来的发展无外乎两条路:一是由点到面的全国性整合,最终形成巨头;另一种是继续区域化深耕,最终出现多个几十上百亿级的区域龙头。

全国性的市场整合和运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实力的企业具备全国性发展的机会,但需要耐住性子做好长线深耕的准备。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巴氏奶行业将是诸侯混战的状态,很难出现一家独大或者如常温奶一样的双寡头。

巴氏奶混战,谁是赢家?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无论想成为全国化的巨头还是区域龙头,都必须要解决五个问题:合格的优质奶源及加工能力,近距离的牧场,冷链匹配度,就近市场的人口带来的容量以及企业能掌握的入户订单数量。

对全国性乳企蒙牛来说,进军巴氏奶的关键在于奶源的数量和广度,要争抢更多近距离合格的牧场奶源,加速冷链的终端布局,扩张市场容量。

而光明、三元、新希望以及其他的区域型乳企,争抢入户订单是关键,越快完成这个任务,越能获取巴氏奶市场的主动权。

入户订单是区域乳企让全国性乳企望洋兴叹的“护城河”。一般而言,入户订单需要先付款再配送,消费者一旦订购就不会轻易转换品牌,具备很高的忠诚度。

据草根调研数据显示,送奶入户渠道在巴氏奶销售渠道中占比 30%,独占性较强,这已经能够让区域龙头在当地获得30%的市占率,后续即便全国性乳企强势攻入,但地方乳企已经具有了先发优势。

如果区域乳企有更大的向外扩张的野心呢?

那也需要先守住自己领地,聚焦区域、产品、渠道,做深做透自己得以保命的利基市场。在所属区域内形成高认可度、忠诚度,掌握足够的入户订单,再跨区域辐射。

从全产业来看,作为牛奶产业的常规产品形态,常温奶品类持续增长的故事几近结束。原来不起眼的或者边缘化的市场,正上演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那么,到底是每个足够大的区域市场都能诞生一个体量几十亿、几百亿的低温奶巨头,还是跑出一个全国性的低温奶龙头?尚待市场的验证和资本的取舍。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