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5G终于有点实质性进展了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虎嗅APP(ID:huxiu_com);作者:张雪

7月3日,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这也标志着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该标准将进一步推动5G的大规模商用。

本以为,R16标准冻结后,包括运营商、设备商和手机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各界会跟着进行一系列动作,但现在看来,R16为5G行业带来的热度并不如想象中高。

好在,5G终于有点实质性进展了,虽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个实质性进展还是有点看不到,摸不着,甚至对大部分人来说,3GPP、R16和演进版本标准,分着看都认识,但连起来就看不懂了。

首先, 3GPP是国际组织“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的简称,这个组织是负责制定3G以来的通信标准的。

其次,自3GPP于2001年冻结R4版本的3G标准后,持续以R+数字编号的方式发布新版本标准,数字越大,版本也就越新。

比较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有:2008年冻结了4G第一版R8,2018年冻结了5G第一版R15。而本次冻结的版本为R15的增强版本,也是在R15基础上演进而来,所以被称为R16。

关于R16对于产业的意义,业界总结了一句话就是让5G从“能用”变成“好用”了,更为具体地,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徐晓东用了三个词来进行了总结,那就是“能力扩展”、“潜力挖掘”和“降本增效”。

R16标准究竟是什么?

犹记得2018年R15 SA标准刚冻结时,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个消息刷屏了。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R15背后的意义,但一个事实是,这个消息确实出圈了,并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作为5G的首个冻结标准,R15成了运营商、设备商前期建设5G基站,终端厂商生产终端的重要参考。换言之,正是因为有了R15,全球5G建设才能开始启动。

而如今的R16,看起来则只是为行业内带来了短暂的狂欢。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其新增部分,更多的是对企业级市场带来的改变。

众所周知,在5G概念兴起之初,业内就明确定义了5G应用的三大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和mMTC(海量机器类终端通信)。

其中R15主要是对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的支持,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消费级场景,包括超高清视频、AR/VR等。而R16版本主要是对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的支持,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

如果说,R15是整个5G建设的基础版本,那么R16就是5G建设的增强版本,具体来看:

能力拓展方面,R16支持了更高要求的URLLC能力,并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支持工业级时间敏感网络服务能力,面向车联网应用,支持V2V、V2X通讯能力以及面向行业应用支持空口定位的能力;

同时,据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孙滔介绍:“R16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超过60%的工作都与面向行业的能力有关,例如低时延高可靠的场景、企业本地局域网等。”

潜力挖掘方面,包括提升5G频谱效率,网络利用率,包括大规模天线增强、载波聚合增强、切片技术增强等。抛开这些专业名词,简单来讲,这些能力在R15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和应用,R16只是将具体的功能进行了完善和增强。

降本增效方面,主要聚焦于如何减少人工介入网络运维、网络优化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降低运营商的人工成本和运维成本。

在孙滔看来,R16标准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5G“能力三角”的完善。

“R15标准是定义5G的第一个版本,给出了5G的基础架构,主要关注5G最初期、最迫切的应用,即eMBB(移动宽带增强)和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中最基本的功能。但R16标准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除了eMBB之外,对URLLC、mMTC这两类重要的场景和能力进行了补足,把ITU提出的5G‘能力三角’的另两个角补充完整。”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R16标准,那就是:5G最基础、最核心的标准已经完成。

与此同时,R16标准的冻结也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按照R15部署的网络和终端会受到哪些影响;其二,R16能为B端行业应用带来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关于第一个问题,业内专家表示,R16不会影响现有5G建设和终端使用,但需要对原有系统升级改造,而系统升级主要以软件升级为主。

此外,R16对终端节能也有帮助。针对终端在实际网络中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切换性能,使5G终端更省电等。

行业应用或迎来爆发?

不可否认,R16标准的冻结,是5G应用从2C转向2B的一个转折点,但R16带来的改变究竟能有多大,并不好做预判。

在5G概念诞生之初,在各种5G相关的大小会议上,那些发言嘉宾都会不约而同地向外界传递同一个信息,即5G带来的巨大改变和机会,不在C端,而是在B端,在万物互联。

于是,人们也开始憧憬着远程医疗、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一切应用的可能,伴随着业界的不懈努力,一些诸如远程医疗示范案例,工厂部署5G网络示范区,智慧城市示范点等各个领域应用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应用都迈不过同一个门槛——大规模商用。当然,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R15标准并未具备支持5G局域网和专网的能力。

5G应用,标准先行。

或许是因为缺乏标准可依,所以B端的行业应用一直不温不火。那么有了标准,行业应用就一定能快速发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5G在C端的应用现实。

当前的手机市场,5G版本的手机价格已经下探到了千元左右,据统计,第一季度,国内5G手机销量1406万部,占总出货量的28.7%。

在5G用户数方面,据运营商2020年5月经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5G套餐客户数累计达5560.9万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累计3005万户;中国联通虽未公布5G用户数据,但据行业人预测,国内5G用户或将已超1亿户。

一个事实是,虽然市场上5G手机越来越多,5G用户数也在逐月增长,但我们身边用5G手机的人却没有随之增加,就算是买了5G手机,大多数人还是依旧用着4G套餐,4G网络。这也就是说,5G在C端的普及还存在一定的阻碍。

至于5G在C端的应用,更是寥寥无几。即使各个厂商都在争相推出各种5G概念应用,但截至目前并没有一款应用是颠覆性的、爆发性的。

在很早之前,一位行业人士曾谈到:“我们预计5G应用会在C端率先爆发,但3G、4G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这样的预计都不会准的。”

没想到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在如今看来,竟然还有那么几分的道理。当下的5G市场,C端应用尚未兴起,B端的标准又大步赶来,到底哪个市场先爆发,倒是有点说不准了。

据介绍,R16标准的优化和增强,能够为丰富场景的5G产业化提速。

例如,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R16引入新技术支持1微秒同步精度、0.5—1毫秒空口时延、99.9999%可靠性和灵活的终端组管理,最快可实现5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提供支持工业级时间敏感。

面向车联网应用,R16支持了V2V(车与车)和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等,实现V2X支持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远程驾驶等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

面向行业应用,引入了多种5G空口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高十倍以上,达到米级。

但同时,挑战也比较明显,孙滔称,实际上R16是CT和OT融合的第一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也意味着里面的一些技术都会相对比较复杂,成本也会比较高。比如面向确定性能力的时延敏感网络,它本身在工业场景里面,就是一种新技术,在引入新技术时,不可避免地就会增加成本。

当然,总体来看,B端应用在技术和标准上面临的机会还是要比挑战多,所以,很大可能今年会掀起行业应用浪潮。

这样一来,C端应用与B端应用,倒是有点“龟兔赛跑”的意味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