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码——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口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靠谱的阿星(ID:qq1598145405)
ID(即“Identity Document”身份识别账户)是数字化的基础,无论是做互联网还是做区块链,本质上来说都是围绕ID做布局。现实生活之中,一个人的ID主要是身份证号,而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之中,谁能让自家的账户做到集合用户高频使用和数据链路完整,谁的商业价值就更大。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分别把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做成了打通旗下产品以及小程序的ID,可以说,没有统一的ID作为通行证,也就没有办法做成数字生态。
关于“人的账户”已经基本完成,而关于“物的账户”搭建才刚刚开始。“物联网”如果不把工业生产品的设备联网,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一物一ID”的方式就无法万物互联(IOT)。地球上的人的互联ID极限是70亿,物联网可以连接的设备达到数百亿甚至千亿件,而且很多设备所产生的数据是不间断、可追溯的、全流程化的,也就是说,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政务云,是数字经济的新大陆,而开启工业互联网的“钥匙”正是“一物一码”。
怎样实现“一物一码”?由于不同物品之间的产地、功能、使用场景、生命周期、价格以及是否需要联网的程度等要素都是千差万别的,千物千面的,但是“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对于物的“质量”要求,即使是批量制造的标品之间的质量也是需要测量检验的,因此,“质量”是唯一能构成所有物的账户识别(ID)的因素,要想构建起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就必须建立起“以质量为身份识别码”的通行技术标准和平台。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建设,以标识编码形成“一物一码”的ID是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已经规划建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标识解析体系5个“顶级节点”,由各地市、行业、企业申报成立二级节点。
6月29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暨国家顶级节点(重庆)重大应用正式发布。
QID平台与工业互联网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是什么?为什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会在重庆率先成立?目前该顶级节点有哪些重大应用已经落地,有何示范意义?值得进行解读。
质量码是工业互联网新基建之中的“基建”
“工业互联网”今年被列为“新基建”重点投入的领域,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能有效提升制造企业智能化生产和依据用户大数据定制(C2M)水平,搭建起消费者、企业与产品之间的桥梁。
不同企业做工业互联网的业务逻辑不一样,浪潮云把工业互联网定位为基于云、数、智链接设备产品和业务系统汇聚工业大数据的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形成需要把企业的产品、设备“标识化”,把企业所生产的具体单个产品的全要素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保证覆盖更多行业、更多大中小微企业,还需要搭建一个开发者、服务商生态以提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业务系统。
浪潮云的所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洲”2.0,践行“1357”的发展战略,即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企业、政府、园区3大主体,提供质量码、工业云、工业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5层架构服务,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7类链接,提供“质量码”、“云ERP”两大核心服务。“云ERP”是浪潮赋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能力,也是企业生产以及业务部门人员的工作界面和操作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质量码”为何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基础设施呢?
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物的识别码,也就是说所谓的质量码(QID)是浪潮独创地将工信部“星火”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国家商用密码技术融合的“云码”平台结合在一起的标识体系,能够打通“物”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数据,真正实现“一码通三链”,实现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共享,实现(以工业互联网)一业带百业。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的核心价值具体体现在:(1)在生产过程中,有助于品控及共享制造;(2)在流通环节中,提升供应链效率;(3)在消费环节中,实现产品追溯、保险保障。
对企业而言,质量码蕴含的数据“无授权不可用”、“可用不可篡改”,保障了大数据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扫码的形式进行质量溯源并形成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闭环;对于市场管理者而言,能够在广大行业、企业之间广泛使用,为产品赋码,实现“一物一码”、“一物一档”,甚至能够以此作为征信背书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从而扶持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在重庆率先落地
重庆市一直是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前沿,在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方面拥有产业集群优势,重庆市落地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发挥出“1+1>2”效益;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有望让重庆市成为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基地。
6月26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暨国家顶级节点(重庆)重大应用发布会上,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忠、重庆市通管局副局长胥红、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顺等领导对于工业互联网QID平台给予较高评价。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把质量码作为区域经济内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入口”,并致力于提供给企业、政府、园区以相应技术应用支持。这是浪潮云与重庆市通力合作、共同部署的新基建成果,2018年12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两江新区并启动运行,在2019年12月浪潮与重庆市已全面签署战略合作;2020年5月20日,浪潮云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实际上是国家顶级节点提供“浪潮云码服务”(Inspur Cloud Code Service)的运营平台。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将以两江新区为圆心辐射成渝经济圈,逐步形成全国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平台,依托重庆市建设的国家标识体系顶级节点为西部十省提供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标识解析服务,并整个西部地区弯道超车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石。
据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表示,“标识解析体系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设施,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信通院重点支撑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层设计,并承担国家顶级节点的建设运营任务。作为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生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正是基于国家标识解析体系的一项重要创新应用。未来,信通院将继续加强与两江新区和浪潮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星火链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信通院拥有国际发码机构的全球发码权,有助于应用质量码的企业走向世界,浪潮在重庆设立的“中国-新加坡工业互联网标准研究中心”则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新加坡工业品标准互认、“一码通关”,此外,重庆市还将促进“质量码”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获得认可。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对落地企业赋能明显,未来可期
浪潮自2017年研发和推广质量码至今,质量链已服务茅台、格力、美的、东阿阿胶、阳澄湖大闸蟹等众多品牌以及地方特产,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已服务3000家企业上平台,累计赋码产品1.1万种、赋码11.43亿个,为装备制造、机械制造、制药、化工、服装、快消品、粮食、煤炭、造纸、农用机械等众多行业打开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局面,助力这些产业通过“质量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制造工厂管理为例,重庆天人工业集团从事以冲压焊接为核心工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是为长安福特、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汽车厂商的底盘和车身主机厂,天人集团在应用浪潮云洲QID平台之后,能够通过一物一码情绪观察到产品从原材料钢板-冲压成型-赋码-焊接-检测-实验-产品出场数据,并且形成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消费过程全要素的质量数据,打通了内部的ERP系统、MES系统、物流系统以及智能管理系统等数据脉络,推动天人集团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以传统品牌维护上方面,比如章丘铁锅是传统匠人的老字号产品,在引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之后,开始基于统一标识解析体系赋予章丘铁锅一物一码唯一标识,汇集坯料加工、高温锤炼、手工锻打、流通溯源等数据,不仅帮助章丘铁锅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而且还让这一品牌成为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匠心精品。
在农特产品品牌赋能方面,西部地区很多土特产品是绿色有机食品,但受限于交通偏僻、营销滞后,很多产品并不能与广大消费者见面,而应用浪潮云洲QID平台之后,重庆石柱辣椒、新橙元NCF(非浓缩还原)原榨橙汁、甘肃祥宇橄榄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李等产品从源地种植、采摘、加工、检验检测结果、流通、消费等全流程数据进行赋码上链,形成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通了数据链、供应链、价值链,让消费者只需扫描质量码,是品牌塑造、电商平台带货促销推广的“利器”,大大提升了品牌的溢价。
浪潮基于“云、数、用”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模式,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发布“共涌同创 云洲数字万象计划”,在大会现场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结语】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发布是质量码作为工业互联网入口在区域落地的开始,全国其他4处顶级节点以及全国百城二级节点需要应用QID平台,赋能更多行业以及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因此,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将逐渐成为全国在普及工业互联网能力的公共服务平台,并且其推广速度将比我们想象之中更快,因为质量码已经做到了“极简”且技术高度成熟,其应用效果对于企业品牌、消费者决策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来说,实用效果亦足够明显。可以说,浪潮云洲QID平台重新将在工业制造业以及广大企业那里重新定义和掀起“扫一扫”物品以及商品的新潮。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