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财报现韧性:疫情下的力量与生机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读懂财经(ID:dudongcj);作者: 读懂君
5月20日,小米发布2020年Q1财报,其营收实现497亿,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实现23亿,同比增长10.6%。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小米都远超过市场预期。
要知道,2020年Q1疫情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营收、利润腰斩的情况。那么,与其它上市公司动辄腰斩的业绩相比,小米的业绩为何不退反进呢?
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业绩超预期背后,是小米商业模式的胜利。在本次疫情中,小米更高运营效率和更强业务弹性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业务弹性为例,在本次疫情中,一方面小米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扩大自身硬件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又能受益疫情下“宅经济”的爆发,通过互联网服务延伸,保证自己的盈利能力。
2020年Q1,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占比由2019年Q1的9.7%大幅提升至11.9%,毛利占比也达到了44%。
也正因为如此,疫情并未对小米的业绩造成显著影响。
不出意外,随着疫情过后,5G浪潮来临,小米基于商业模式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小米也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 01 /
业务逆势增长,
小米业绩实现平稳过渡
今年一季度,疫情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营收、利润腰斩的情况,但小米是个例外。
与大部分上市公司相比,小米的业绩表现堪称惊艳。其营收实现497亿,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实现23亿,同比增长10.6%。
业绩逆势增长的背后,小米各项业务在疫情期间也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手机业务上,小米实现营收303亿,同比增长12.3%,能在疫情肆虐的一季度,取得这样的表现殊为不易。
要知道,根据GenCanalys数据,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而小米是全球销量前四的手机厂商中唯一取得出货量增长的公司,其出货量逆势增长9%,市场份额也较2019年同期的8.9%提高到11.1%。
这也验证了小米全球化和双品牌战略的正确性。在全球化的布局下,小米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达50%,极大分散了业务的风险。双品牌战略又帮助小米涵盖了高、中、低端的各个用户群体。两者一同保证了小米手机业务在一季度的不俗表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5G手机上也取得了不俗表现,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中国市场实现了25.9%的5G市场渗透率,高于市场平均,在中国大陆5G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5G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将有助于小米提高ASP,进而提高手机毛利,这一点已经有所显现。2020年Q1,小米ASP同比提升7.2%,手机毛利率也从3.3%提升至8.1%。
在IoT业务上,小米实现营收130亿,同比增长7.8%。从产品上看,由于疫情对IoT品类中大家电的运输和安装影响较大,因此小米IoT业务的整体增速不及手机业务。
但小米在一季度,持续丰富IoT的产品组合,加强AIoT的互联互通。而且除大家电外的多个品类也未受疫情影响,并迎来销量暴涨。比如,搭载WIFI 6技术的路由器收入同比提升124%,蓝牙耳机收入同比提升620%。
一方面,这归功于小米全渠道的的销售优势,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方式,极大降低了疫情对IoT销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也提高了单个用户在小米IoT业务上的复购率。
最后,在互联网业务上,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实现营收59亿,同比增长38.6%,是各项业务中增速最高的一块。
互联网收入增长不难理解。疫情打乱了用户的生活节奏,用户的在线上时长增加,也推动了小米游戏等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发展。比如,一季度游戏收入同比增长80.5%。
同时,得益于算法能力的提升和广告变现途径的增加,在一季度广告主纷纷减少投放的情况下,小米通过算法优化,以及搜索、信息流等广告变现途径的增加,使广告收入逆势增长16.6%。
综合各项业务来说,疫情之下,小米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但比起出彩的财务数据,投资者更应该关心的是,是什么支撑小米出色的业绩?
/ 02 /
业绩超预期背后,
小米商业模式优势凸显
人说逆境是企业的试金石。疫情之下,亦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次业绩超预期背后,是小米商业模式的胜利。
小米的商业模式主要由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组成。三者的关系是,通过压低硬件毛利,进行互联网获客,进而实现互联网变现,同时新零售支撑着硬件产品的销售,而多品类的硬件,又有助于新零售ARPU值的提高。
在这个商业模式下,相比同业,小米有着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强业务弹性。这两点也在本次疫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运营效率,小米、华为等公司的收入,是通过从商品的生产到消费者购买之间的价值转移实现的。在转移过程中决定企业损益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二是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
疫情对企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产生了影响,进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疫情中,运营效率越高的企业,受到影响越小。
小米的高运营效率体现在,更低的运营费用和更高效的库存周转。
2019年全年,小米的运营费用率为10.1%。到今年一季度,小米的运营费用率也仅为10.6%,上升并不明显。反观苹果,去年全年苹果的运营费用率在13.2%。到今年一季度,其运营费用率提升到16.3%,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小米。
究其原因,小米的多产品线能够充分挖掘用户价值,提高单个用户的ARPU值。此外,多产品线也能进一步提升渠道复用率,降低渠道费用的占比。
库存周转方面,在当下商业模式下,硬件更多是作为小米生态中的流量入口,并不过多追求高毛利。相比同行业其他公司,这也对小米库存周转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前端研发、生产环节,小米通过生态链布局,压缩生产链条,以提高库存周转。在后端销售环节,小米强化了线下零售渠道的布局。截至去年年底,小米之家线下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的库存周转天数在疫情之下变化有限。2019年,小米的库存周转天数为63天。到今年一季度,库存周转天数也仅为71天。
除高运营效率外,小米的商业模式在疫情之下,也表现其更强的弹性。
一方面,小米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扩大自身硬件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又能通过互联网服务延伸,保证自己的盈利能力。比如在Q1,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虽仅占比11.9%,但毛利占比达到44%。
伴随着手机业务市场份额的提升,互联网服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收入占比由2019年Q1的9.7%大幅提升至11.9%。
互联网服务的占比提高,也将进一步提升小米的盈利能力。从数据上看,小米的毛利率从2019年Q1的13.9%增加到现在的15.2%,提升了3.3个百分点。
无论是高运营效率,还是业务弹性,小米基于商业模式的优势都将在疫情后延续,其业务也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 03 /
疫情过后,小米将获“第二春”
不出意外,疫情过后,依托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小米也将收获“第二春”。
从行业角度看,AIoT市场方兴未艾,属于一片蓝海。小米在整个AIoT市场处于龙头地位,据iResearch的统计,按照2019年底已连接设备数统计(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级IoT平台。
并且,在疫情期间,小米依旧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
比如,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同比增长42.6%,达到2.52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拥有五件及以上已连接小米IoT平台设备的用户数同比增长67.9%,增加至460万,“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达同比增长54.9%,达7050万。此外,小米AIoT平台的应用终端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也已经达到4000万。
疫情未能阻碍小米IoT连接数量的增加,也说明了小米AIoT平台已具有强大的外部引流能力。
而疫情过后,在5G为AIoT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下,以小米为首的龙头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变现方式增加、盈利能力提高,以及新零售的降本增效。
在变现方式上,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为数不多的获客入口。但在物联网时代,获客入口将延伸到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多个IoT设备中。
场景的增加,将极大提升小米互联网业务的天花板。一方面,IoT渗透率提升,将带来用户规模的增加,从而推动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场景的增加,也能为小米互联网服务提供更多的变现方式。
从目前看,类似趋势已经正在显示。随着订阅服务等增值服务的增加,小米互联网服务的ARPU值也由2019年Q1的16.5元增加至最新的17.9元。
其次,AIoT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小米的盈利能力。
在硬件设备上,小米IoT设备的毛利率为13.4%,而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为8.1%。随着AIoT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小米原有的IoT设备将随着连接数量的增加,以及IoT设备品类的增加,也都会带来提升其IoT收入的占比,进而提升其整体业务的盈利能力。
此外,随着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增加,也能进一步改善小米的盈利能力。
从新零售角度看,AIoT市场的爆发,其新零售体系的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凸显。简单来说,随着SKU增加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能给平台本身带来一定的流量,从而降低线上自营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同时,线上品类的扩充,也有利于电商用户ARPU值的增加,从而实现线上渠道的降本增效。
同理,线下商店也将受益于品类增加,带来坪效提升。此前小米因为手机叠加AIoT带来的品类优势,线下店坪效超过国内同行业手机厂商,未来随着小米在AIoT上的发力,小米线下店的坪效优势有望继续提升。
总体来说,在后疫情时代,随着AIoT的爆发,小米将从变现多元化、盈利能力提高、渠道降本增效三个方面,进一步放大其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在这个过程中,小米也极有可能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