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金美信消费金融AB面:大赚之下的超高利率“怪圈”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一视财经(ID:yishicaijing);作者:王晓曦;编辑:西贝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美信消费金融”)首次公布了年度业绩,实现开业两年连续盈利。

业绩显示,2019年,金美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2.57亿元,净利润2586.88万元,实现开业两年连续盈利。截至2019年底,金美信消费金融累计发放贷款突破40亿元,贷款余额21.3亿元,服务客户人数达43万人。

作为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2018年4月27日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当年10月22日在厦门正式开业,成为全国第23家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5亿元,股东结构为:“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出资1.7亿元,占比34%;厦门金圆集团出资1.65亿元,占比33%;国美控股出资1.65亿元,占比33%。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消费金融就迎来了IRR紧箍咒。有消息称,监管明确要求持牌消金利率降至24%以下,包括兴业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引起业内关注。毫无疑问,一旦实行,大多消金公司微薄的利润或难以覆盖高昂的资金成本,随之而来就是市场隐形风险加剧,渠道模式、获客成本、甚至产品设计都要做相应改变。

事实上,早前为了抢占万亿蓝海市场,各家消金公司借助渠道和场景的优势大肆扩张,携手银行、P2P、电商、互联网金融公司以联合放贷、场景合作、资金方等形式疯狂吸金,助推业务增长。

甚至为了追求放款规模及高利润的快速增长,消金公司不乏与第三方助贷机构的大力合作。而助贷机构在监管介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无序且暴利的增长阶段,助贷机构不合规的畸高利率给合作双方都带来了超高利润。

但今夕不同往日,如今,在IRR红线之下,利率虚高无所遁形。更随着监管趋严,各种渠道合作模式下的漏洞逐一浮出水面,用户信息泄漏、利率虚高、暴力催收等问题更加凸显。

作为2018年才成立的第24家获批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金美信消费金融”)并不出众,近期却因为利率超标而引发关注。在兴业消金明确被监管要求IRR红线后,金美信消费金融随即表示已将利率调整至24%以内,如今公司仍在发放年化利率超24%的贷款。

1

怪圈:合作方违规放款利率高达71.9%

2019年12月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在整治工作中陆续曝光了一百多款App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违规问题,并要求其在短期内进行整改。虽然监管此次的整治力度大且速度快,但截至去年12月20日,仍有4款App未进行整改,这其中就包括我来数科。

早在之前在51人品贷和我来数科都有用户反馈过放款资方是属于金美信消费金融,此次我来数科的违规风波之下美信消费金融自然难以幸免。

2月26日,有借款用户反馈,称在我来数科平台借款20000元,分12期偿还,最终还款额为24932.51元;每期还款费用包括本金和月费,光月费的额度就高达几百元。

一视财经通过IRR计算后得出,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化利率高达60.95%。

金美信消费金融AB面:大赚之下的超高利率“怪圈”

另外,有用户透露,在我来数科借款会有较高的循环额度,该用户测算了一下一整年的借款利率,发现如果按照36%计算的话,利息本应为10400元,但实际需还款的利息却多出了约14000元,计算实际利率后发现真实的借款利率为71.9%。

金美信消费金融AB面:大赚之下的超高利率“怪圈”

一视财经发现,有不少我来数科的借款人放款方都来自金美信,而此前与金美信消费金融合作的众多助贷机构,有不少存在高利贷问题,借款利率早已远超36%的法定红线。

此外,根据一视财经调查,同为金美信消费金融提供放款资金的51人品贷也被用户投诉其高利贷问题。有消费者在3月12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利息太高完全高于国家规定的利息办好还有额外的手续费。”该用户借款金额15000元,分12期,还款总额18942元,经过IRR计算实际年化利率45%。

金美信消费金融AB面:大赚之下的超高利率“怪圈”

据不完全统计,除我来数科、51人品贷外,金美信消费金融还曾合作扑满猪、桔子分期、豆豆钱等平台。

2

魔咒:24%之下的生死路

金美信消费金融是由台湾地区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于2018年10月22日正式对外服务。

入局彼时,已是流量玩家遍地,这也倒逼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小型消金平台不得不精细化运营,寻找渠道为自己引流获客。

而事实上,消费金融公司依靠助贷机构、单纯输出资金,采用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做法,以达到快速拓展业务规模的目的乃是行业皆知的策略。据了解,目前主营线上业务的持牌消金,不少采用的都是助贷模式,它们通过和互联网巨头合作来放款。比如,湖北消金通过玖富万卡实现放款,盛银消金和分期乐、即科金融等平台合作,实现放款。

过往,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擦边定价在IRR36%以下,并且往往为了减轻“痛感”, 仅告诉用户每天需要还多少钱,回避年利率过高的事实。现下一旦利率红线敲定,对持牌的金融机构来说,这样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根据行业人士透露,助贷平台的年化资金成本(包含保证金折算年化)平均为13.5%—14%左右,风险坏账成本约5%,运营成本4.2%左右,综合以上数据,助贷平台的总成本基本在23%左右。按36%的年化利率来看,还有约两位数的利润空间。如按照监管设定的24%利率,面对几乎同样的成本花费,绝大部分机构能正常运转都是一大难事,更别提盈利。

好在截至目前,利率调整的消息还仅限于部分消金公司的口头通知,此外,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给新政策的落地增加了缓冲空间。消费金融公司或许应该好好想想未来的出路。

如果势要将IRR压到24%以下,则势必要加大力度在年化利率24%客群上的获客和营销,这方面的运营成本和收入变化都会大幅影响公司的现有业绩。并且一旦客群上移,不仅要面临直接跟银行抢客户的局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将本应获得消费金融服务的群体挤出这一领域,造成“惠而不普”的悖论。反过来,如果采取客群下沉策略,则客户群体越下沉其消费信心越强烈,但伴随的征信缺失、违约成本、欺诈风险也较高。

不管如何,看来这次利率调整风波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消金公司在这次大调整上势必也要花费一定的心血。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