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哈啰「不恋战」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作者:焦丽莎

采访中谈到融资,杨磊不愿多说。

三年前,那个“融资接力赛”的时代已成过去式;这个共享单车市场曾经的高频词,如今在这位哈啰出行CEO的眼中,并不性感。

在「蓝洞商业」的追问下,他对新一轮融资金额和投资方依然三缄其口,只是透露,“2019年年底的融资总体还是财务投资人出资占大部分,老股东都有参与,蚂蚁金服也在其中。”

2020年一开年,看似沉寂已久的共享单车市场,再起涟漪。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美团CEO王兴表示,共享单车在2020年是核心投资领域;青桔单车在4月完成两轮融资,总计10.5亿美元;杨磊喊出“现在是哈啰账上钱最多的时候”,并官宣预计在2020年实现整体盈利。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代言人之战,哈啰单车、青桔单车和美团单车背后站着阿里巴巴、滴滴和美团,资本早已无法左右战局,下半场比拼的是技术和效率。

流量入口,成了共享单车的新标签。而如何实现从工具到平台的蜕变,是每一个玩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占领高地

按照惯例,春节后是单车投放的高峰期。 但是,疫情打破了既定的规律,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称,“目前的业务呈现阶梯式复苏,订单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而在此之前,哈啰发布的两款新车,也因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使得投放进度延期。 疫情并未阻止资本进场的脚步。 幸运的是,哈啰出行在去年年底完成一轮融资;哈啰出行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宁德智享”获上市公司中恒电气2亿元投资。

哈啰「不恋战」

今年4月21日,据The Information消息,滴滴的共享单车部门完成由软银和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投资的1.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就在前一天(4月16日)的战略会上,滴滴出行CEO程维公布未来3年的“0188”战略目标,即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0;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而在其中,两轮车在“最后三公里”担当了重任。 第三家美团单车虽未有独立融资的动向,但王兴在去年年底的财报会上称,共享单车是2020年核心的一个投资的领域。已经大幅度的提升单车的设计,包括供应链、价值的准绳也做到了提升。在下几个季度更换一些老的单车,提升用户基础和用户黏性。 美团点评公布的2019年年报里表示,将逐步用美团单车来取代之前收购的摩拜单车,并预计该项业务将为美团整体带来更多新用户。 单车之外,电单车也是关键的角力场。 政策的利好已经释放。2019年4月落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提出多条规范化条款,超过90%的电动车将被划归为电动摩托车,需要按照机动车进行管理。 入场门槛提高了,大厂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2017年9月,哈啰出行推出哈啰助力车。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哈啰助力车已进入320座城市,占据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而对于其2019年6月上线的换电业务进展,李开逐告诉「蓝洞商业」,“换电业务是一个基础设施的服务,相对偏重,需要一个长时间构建的过程,不是短期能够花钱把用户拉进来的,不像纯C端的消费互联网那么迅速。” 而滴滴旗下的街兔电单车于2018年1月上线,并在2019年电单车事业部与滴滴出行单车事业部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今年的4月23日,有地方媒体曝出,滴滴在淄博对过冬车辆集中检修后,部分街兔电单车升级为青桔电单车。 在今年4月滴滴公布的未来三年战略中显示,电单车是今年青桔的重点方向之一。 无独有偶,根据36氪4月28日报道称,美团已经下单超百万辆共享电单车订单,且美团独家买断富士达一款Q8车型,这批电单车将先在成都上线。 早在2017年7月,摩拜发布摩拜助力车;被美团收购整合后,其研发的新款美团助力车先后在长沙、泉州、汕头等地完成投放。 相较于单车,电单车在扩大活动半径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商业空间。当粮草备足,新一轮“核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效率为王

冗余堆积、报障不准、运维成本高、效率低……曾是共享单车头上的达摩之剑。

所有人都很清楚,得效率者得天下。

正如杨磊所说,“行业已经过了早期的粗放野蛮的打法,进入到依赖技术和效率,把这个生意做细、做精的良性循环中。”

当年拿着最少的钱、最少的资源,在夹缝中成长的哈啰,很早就意识到了效率的重要性。

“资源是有限的,不能长期以一种纯消耗的方式去占领市场。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后期是一个非常重线下的工作,运营效率一定要高,同时控制运营成本,才是长期的竞争力所在。”李开逐说。

效率从哪里来?人员和组织的优化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用技术的手。截至2019年年底,哈啰上海总部2000多工作人员中,50%以上是技术研发人员。

过去的2019年,运营中台的建设就是哈啰的重中之重。前线员工只是执行者,其背后的任务(包括车辆从哪里调、调到哪里、为什么这么调)都由运营后台的程序、算法来定义。

哈啰「不恋战」

这被哈啰内部称为“哈啰大脑”,就是基于数据发出指令,让单车、助力车、顺风车和换电网络等业务的设备、人员、工单和订单,在数据驱动下运转。 李开逐介绍,“1.0的时候还不叫哈啰大脑,叫哈啰平台,2.0升级为哈啰大脑。1.0时代侧重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根据这些分析得出结论和参考,简单来说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数据统计,从中发现规律和改进措施;2.0则是预测式的,加入大量的人工智能算法。” 基于此,哈啰单车用算法主动探知单车故障,提前预测未来会发生信号丢失的车辆,准确率达70%到80%。通过哈啰大脑2.0系统,可以将报错准确率提高至90%,每月节约成本数千万元。 “一个公司的基因,在创业第一天就基本决定了。”GGV执行董事李浩军回忆起一个细节,2015年第一次见杨磊,展示上一个停车项目的后台,他就本能的认为要靠技术提升效率。 事实上,这也是李浩军做科技类项目投资的一个核心:靠技术去提升效率,最终释放出价值。“我们当时就觉得哈啰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基因是最强的,这在后来的几年里也得到了验证。” 当然,哈啰的野心并不满足于此,在李开逐看来,共享单车已经进入3.0时代。1.0时代是2018年哈啰出行率先开启的信用免押时代,行业不再靠用户押金“资金池”获利;2.0时代是从粗放竞争转向对成本控制和精细化运营,聚焦效率和质量;3.0时代则是共享单车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

不只是出行

如果再用共享单车来定义哈啰,似乎并不准确。

虽然目前,两轮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50%。但是哈啰的业务形态除了单车,已经扩展到顺风车、电单车,以及共享换电等业务。

杨磊称,两到三年后,两轮的收入占比会降至20%-30%。当各项新业务尚处于萌芽阶段,两轮收入占比压缩也就意味着四轮业务将在营收中贡献更多,顺风车扮演了关键角色。

甚至再用出行平台来定义哈啰,也无法概括其未来。

就在不久前,哈啰出行App上线“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内容包含酒旅、餐饮到店业务,以及金融、车服、地图服务。一个出行平台,摇身变为初具雏形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不久前的高管会上,杨磊明确了哈啰的最终形态——一个以出行为基础的生活服务平台。

普惠,是杨磊口中的高频词,“从做共享单车那天开始,公司延续的思考路径就是希望成为一家普惠的公司,无论是做出行还是本地生活,都希望能围绕为老百姓提供相对便捷和经济实惠的产品。”

杨磊冲破边界的底气来自哪里?答案是3亿注册用户以及盈利状况,“哈啰在2018年3月份就实现了EBITDA(自由现金流)转正。目前,哈啰的现金流非常健康,而且是哈啰创业史上现金最多的时间。”

杨磊透露,经过财务的严密测算,根据“共享单车和助力车在2019年获得的毛利,再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发展及效率持续提升,哈啰在2020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是可预期的。”

对于新业务,李开逐在采访中说,本地生活是哈啰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具体的业务。目前哈啰在供给侧没有新推出具体的业务,本地生活服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第三方供给。“目前是调整方向阶段,没有形成很大的团队。”

他强调,“现阶段就是做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包括通过改版的方式得到用户习惯协同效果的反馈。给用户提供更多的生活类服务是基本认定的发展方向,一些业务也在开展。”

杨磊以中低端的酒旅需求举例,“哈啰的用户大部分是下沉市场的老百姓,基于这样的用户基础,哈啰希望做偏中低端的酒店。整个业务还在测试,所以现在还没有太多数据可以分享。”

李开逐补充说,哈啰聚集了很多顺风车车主,增加一个加油的服务,对于车主来说是顺其自然的需求演进,所以渗透的速度很快,当然这是导入第三方的业务。

除此之外,哈啰的换电业务也与本地生活不无关联,除了服务哈啰自己的助力车,还可以对接外卖、快递等本地生活服务商。或许,这将成为其未来获取供给端资源的重要入口。

出行与本地生活不可分割,这样的操作像极了美团整合摩拜的逻辑,当美团APP成为摩拜单车的唯一入口,流量价值显现。

曾有投资人告诉「蓝洞商业」,分析过美团和摩拜的用户人群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性。比如很多老人和小孩,骑过摩拜单车,但是从来没有用美团点过外卖、买过电影票。”结果证明,摩拜并入美团之后,后台的用户数据有明显增加。

这个逻辑颠倒过来,在哈啰出行的身上依然成立。不过是美团从本地生活切出行,哈啰则是从出行切入本地生活,殊途同归。

如今的本地生活战场,美团的“Food+Platform”占据绝对优势,但蚂蚁金服高调转型,从支付工具切入本地生活,给行业增添了几分变数;加之哈啰出行的入局,让未来更加可期。

李浩军坦诚,今天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最后都是超级用户平台业务,很难局限在其中的一环。如果把用户价值横向扩大,可做的插件应用有很多。“在出行以外,只要是用户需要的,理论上都可能成为新兴业务,只是时间节点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