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智能音箱不欢迎新玩家?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李北辰(ID:future-is-coming),作者:李北辰

智能音箱在中国的发展,确实出乎许多人意外。

根据IDC最近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在过去一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总出货量达到 4589 万台,同比增长 109.7%。

你要知道这一数据在2015年大概是1万台,2016年是10万台,短短3年间,出货量增长超过450倍。

新物种攻城略地的速度可见一斑,但我们首先要知道,智能音箱究竟“取代”了谁。

智能音箱不欢迎新玩家?

音箱总体上是个零和市场,其迅猛扩张,无疑是“挤掉”了中低端蓝牙音箱的市场空间。后者操作冗余且内容源分散,单就用户体验而言,委实面临着智能音箱的“降维攻击”,新旧事物的自然交接,在一二线城市或许已基本完成。

而在许多人看来,目前智能音箱的用户体验,或者说黏性的来源,主要依靠实在的内容,而非虚无的“连接”。

大概从2015年开始,万物中枢的恢弘气魄,让大批关联厂商闻讯赶来,BAT等互联网巨头,联想等硬件巨头,海尔等家电巨头,喜马拉雅等内容巨头悉数到场,紧随其后的还有深圳南山区上百家创业者,总之在这个巨大的“入口”附近,迅速聚集了潜在的颠覆者,野心家和追风者。

不过五年过去,给不少人的感觉,智能音箱距离“连接万物”真的很远。经过多家厂商的多年努力,目前中国智能家电的占比率还是很低,可连接设备远未丰富到刚需程度。

可能除了一部分小米用户,家电被智能音箱唤醒仍是个标准话术。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智能音箱更像一个“随叫随到”的内容播放器。

我一直觉得,相较于语音交互技术的“趋同”(追求准确率小数点后几位意义不大),内容资源才是目前智能音箱的壁垒,谁拥有不受制于人的内容越多,谁的壁垒或许就越夯实。

但内容是个无远弗届的概念,所以紧接着的问题是:智能音箱在哪类用户的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答案见仁见智,我自己的回答是:儿童内容。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许多智能音箱,是家长买给孩子的“玩具”(你当然也可以说是“学习工具”)。譬如我一个当了母亲的朋友,她平时很忙,疫情来临前,每天早晨都需要把孩子照顾妥当,送到幼儿园,自己才能去上班。

她跟我说,在这个过程中,智能音箱帮了她不少忙,“给娃放个儿歌,讲个故事啥的,我就可以自己安静地化个妆了。”而疫情期间,智能音箱更是成为了她的哄娃神器。

她还告诉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成年人总把智能音箱当做工具,但孩子未必,他们很容易把能“开口说话”的东西人格化,并产生“感情”。

“一百多块钱给小孩买一个玩具,不亏。”

确实“不亏”,因为巨头在补贴。

无需赘言,过去几年,巨头之间的频繁内战,直接将智能音箱腰斩到了“白菜价”,单台音箱的均价,大概只有一两百元。这也让很多人意识到,无论智能音箱的终点多么光芒万丈,大概率都是只属于巨头的战场。

事实上,如今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已形成了阿里,百度和小米的“三国杀”,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留给小厂的蚕食空间少得可怜。

IDC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阿里,百度和小米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成。

其中,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以全年1561万台出货量位居首位,同比增长87.9%;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位列第二,全年出货量1490万台,同比增长278.5%;小米的小爱智能音箱位列第三,全年出货量1130万台,同比增长89.7%。

这并不难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收益递增的传统剧本曾多次上演,因为在这个行业,规模往往就是一切,智能音箱三个最重要的价值皈依——内容服务,生态构筑,AI交互,本就为巨头所擅长,他们不断滚雪球增长的内容整合能力,场景拓展能力,技术迭代能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凶残博弈,往往会溅小厂一身血。

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整个市场的主导秩序已经建立。

根据易观咨询的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增长率,就将从以前每年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井喷式爆发,回归到20%左右的平滑增长。

当然,与任何充分竞争的市场一样,旧秩序固然已经建立,新势力也依旧渴望搅局,譬如华为等品牌都在野心勃勃,试图尽快开启自己的网络效应。

事实上,根据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19年智能音箱用户调查-中国结果》显示,中国已经有3500万家庭拥有智能音箱,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0%。但你要知道,在美国,这一数据是40%以上。

所以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机会还在,也许这里仍是一片亟待开垦的良田,只是所有人的脚步都必须加快。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