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轮融资后,明略科技的纵横略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子弹财经(ID:wwwhygc) ;作者:龙老师
随着中国社会、中国企业普遍的拥抱数字化,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更深刻的协同和产业链再造,而其本质是整个社会资源系统需要一套完整的中台来支撑,明略科技在其中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智能营销是明略的一面旗帜,但从本质上来说,智能营销仅仅是明略的“中台战略”在数字世界中的一个具体落点,基于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行业Know-How,明略将树立一个更加开放的格局。
多曲线增长的明略
3月27日,明略科技集团宣布完成3亿美元E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淡马锡、腾讯领投,快手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明略能够在资本寒冬的当下,得到投资人的看好,主要还是有一个足够漂亮的增长曲线。
2014年,成功创办秒针公司后,吴明辉再度开启创业,建立了一家“数据”为名的公司。当时的AI还处于概念导入期,只有部分头部企业和一些巨头在这一领域开始聚焦,甚至百度都没有喊出“ALL IN AI”的主张。但是,由于对数据的价值以及其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深信不疑,作为北大出身、AI专业的博士,吴明辉进行了提前布局,这就是他将明略以数据为名的原因。
随着行业出现ABC合流(AI+Big Data+Cloud)的大趋势,明略数据转身成为明略科技,成为行业内的头部公司。而明略的业务特色之一,就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力,实现了业务的充分多元化。
吴明辉曾多次谈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多元化就成为必然。他说:“很多投资人眼里的明略,在企业级服务市场是有多战线作战能力的。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赛道,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增长曲线,分别对应成熟期、高速增长期和创新发展期,这种多曲线的驱动加上明略不错的管理能力,让我们始终能高速成长。”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中,如果看上市公司的数据,大概复合增长率在20%是一个平均水平,而明略科技每年的复合增长在50%—100%之间,这个增速保持了多年,这也是明略一直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原因。
对于本轮融资,除了继续投入研发外,明略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进行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并购整合。根据第三方数据,中国目前有约6000-7000家AI企业,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得以持续融资;而从2018年开始,行业的大鱼吃小鱼不断发生。而这并非坏事,纵观近十年来的中国科技行业发展,大规模企业追随风口而起,然后迅速整合并购的格局不断出现,千团大战、千播大战及出行大战都因循了这个规律,从而使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
“坦白讲,这个行业接下来应该会有大量的整合和并购的契机,我们的投资人也希望在未来几年里面,明略可以通过资本去做一些整合和并购,从而加强我们在新的赛道的能力。”吴明辉说。
加速立标杆,深切垂直行业
明略科技以搭建智能化时代的数据中台与营销智能平台为战略目标,本轮融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垂直领域市场拓展和标杆客户打造,以及由此形成产业生态链的建设。
为什么要深度解读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是AI行业从最早的野蛮生长逐步进入跑马圈地的第一个战略转折期,行业开始出现的趋势是头部玩家固化、赛道细分化,在这个阶段,一个企业的总体战略格局将决定它未来能走多远。
明略的策略很明确,一个是重点大客户,一个是重点深耕垂直领域拓展,而这两个其实又导向一个结果,即标杆客户打造。
争夺大客户对于当今的AI企业的意义非常重大,考虑到整个AI行业在中国落地发展的时间还不到十年,还处于一个从概念普及期向广泛落地期切换的中间状态,目前能够在AI能力建设方面具有强大需求和足够支付能力的,很长一段时间仍将主要是政务市场和大型企业,而这些大客户的项目中,往往也存在AI技术发展中的许多空白。可以说每一个新大客户的开拓,不但意味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还将给不断发展中的AI技术平台提供诸多的开拓领域和创新思路。
吴明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大客户业务在早期拓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定制化、项目化的交付,明略会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把我们在各个垂直行业获取的行业知识,想办法产品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去打造一个强大的中台,或者说是PaaS平台(平台及服务),这个中台它会使得我们前端在对不同的客户,做定制化的交付中成本是最低的,效率是最高的,甚至可以交给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来做。”
而打造标杆客户的B面,则是除了继续聚焦于核心能力,也要纵向延展,在新的垂直行业里树立新的标杆,也就是纵横兼顾,重点打造。
对于明略来说,进入一些新的垂直领域的意义是两方面的,一个是为后续的发展预留市场空间;第二就是力争在抢占垂类中占据更多的市场规模,这个比例意味着竞争对手很难再夺回这一市场。
而进入这些垂类就需要明略具有两个方面的战略能力,一个是继续把明略的核心业务做深做透,另一方面是通过整合并购,与一些真正在垂类中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行业Know-How的人才资源和客户资源整合起来,从而树立在具体领域的行业标杆。
众所周知,数据是AI行业发展的底气和积淀。在最新的行业研究中,“数据成本”成为新成本结构中的重要一环,虽然数据也可以购买,但更多的是通过积淀。而目前明略已经积累了业内领先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历史数据达到10PB级、日均增量数据超过10TB级的环境下进行数据价值的挖掘,实现毫秒级的预测性分析,并结合行业知识图谱形成决策和行动。这种先发优势也是明略的能力、经验和竞争壁垒。
核心竞争力的再打造
明略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根植于数据能力,而体现在中台能力的构建上。
以零售行业为例,明略科技为行业领先的一家新零售公司打造了一套AI中台,主要带来了三方面的提升。
首先,改变了探索方式和时间效率。数据科学家写代码通常是交互式的,原先类似拖拉式的方式无法满足数据科学家的需求,明略科技的AI中台使探索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并且探索时间从15天减少到了7天。
其次,改变了模型发布方式和发布效率。原先的做法是,算法工程师写完一套,工程师重写一遍,然后再上线,使用AI中台后,可快速上线同时做AB测试、滚动升级及小流量测试等,平均发布时间也从15天大幅降低。
最后,原先AB测试需要人工重度参与,且复用性差,现在则能轻松应对。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明略的中台作为抓手,当把所有系统通过数据连接起来,就能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打开了企业内部的黑匣子,通过数据化透明呈现,让员工清晰的看到企业的经营目标、阶段性目标、自己完成目标的进展、自己和其他同事的权限及职责,并会主动思考在分工上如何与他人更好的配合,才能提升自己这一环的效果转化率。这样,通过组织代码化也平衡了放权与收权上的关系。
数据能力不仅仅可以“管人”,也可以管设备。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上海地铁的例子,上海地铁是目前全球最繁忙、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均载客量1200万,这对整个“维保”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并且日常巡检也面临着极大的运营压力。
上海地铁大致分为生产网、管理网和对外服务网,以生产网来说,这里面是轨交最核心的一些设备,比如车辆、信号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上海地铁有50多种不同的车型,涉及多达2万多个设备,这些设备之间有控制联动,有故障会相互影响,这需要有相对应的传感器采集数据,这也代表着不同的数据协议,数据治理难度很大。
明略科技通过构建数据中台的方式,重塑上海地铁的IT架构,打通IT和OT领域,对轨交系统的三网数据进行汇聚,在形成共同的数据源后,明略科技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和输出统一数据服务,并实现通用业务,这样数据在被实时调用时,不仅可及时掌握车辆的运行状态,还能从中获取业务洞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维保与运营。
在这两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之后,笔者想略微分析一下明略核心能力和中国数字化社会未来的关系。
明略科技的各种技术成就不胜枚举,如果专门谈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一篇独立的万字长文。但笔者在这里只举两个最核心的竞争力——数据中台和营销智能平台。
明略可以说是国内AI企业中最“死磕”中台概念的一家,这与吴明辉本人的认知有重要的联系。
吴明辉认为,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只要业务不断发展,就必然会形成前台和后台之间的连接效率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台化,无论这个中台是数据中台还是业务中台,本质上都是以数据为基础,优化资源匹配效率的一种服务能力的体现。
而随着中国社会、中国企业普遍的拥抱数字化,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更深刻的协同和产业链再造,而其本质是整个社会资源系统需要一套完整的中台来支撑,明略在其中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智能营销是明略的一面旗帜,但从本质上来说,智能营销仅仅是明略的“中台战略”在数字世界中的一个具体落点,基于此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行业Know-How,明略不仅仅在营销领域的AI化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还渐渐向公安、工业及金融等领域和行业渗透,不断积累深度Know-How,通过成功落地多个标杆级、城市级和企业级数据中台,目前,已为公共安全、工业、数字城市、金融、营销、广告及服务业等垂直行业的2000多个组织,提供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笔者的一个观察,即明略的业务向PaaS化演进的问题,也就是所谓“平台即服务”。
我们可以看到,从表象上,明略的业务越来越多元,不仅有领域跃迁,还有垂类独占,但究其根本,明略只是在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各行各业的多源异构的数据治理,明略的本质是帮助客户把这些数据整理到一起并可以灵活调用,进而使其可以面向未来的智能时代。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明略在业务的中台化,可能推动其整体生态的平台化,也就是形成一个以数据治理为核心能力的中台,再接入各个垂直领域,以生态化为连接,以平台赋能输出为服务模式,重新定义PaaS,并重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的企业乃至社会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而平台化的价值还在于,服务大客户和垂直类典型客户,只是“冰山的水上部分”,真正需要AI持续赋能的是水面下深不见底的大量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它们的技术力量单薄,几乎无法独立实现AI化,所以明略势必也要通过进一步沉积数据、行业Know-How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开源、开放及解决方案化的平台能力,使得社会的每个经济细胞都能低门槛的使用AI能力,从而解决整个经济社会的降本增效,相信这将是明略的下一个核心课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