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园长 语境 编辑:周矗 石灿

3月18日,腾讯发布2019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Q4,腾讯的媒体广告业务同比下降了24%。

在电话会中,马化腾专门对这项业绩下降作出了解释。

在马化腾等高管看来,这项下降是可以接受的。媒体广告(比如腾讯新闻、腾讯视频上看到的广告)收入不到腾讯广告营收的20%,社交广告(比如微信朋友圈中的广告)等种类的广告收入还保持着上升势头,因此总体影响不大。

Pony的另一番话,却道出了互联网广告行业的一个不良信号——“网络广告业务的毛利率会有一些承压,尤其是媒体广告业务”“媒体广告收入恢复或还需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不好过的日子还将持续。广告是互联网内容和商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我们每个人的互联网体验密切相关。令人担忧的是,它已经“不好过”到什么程度?何以至此 ?将往何处?

那只黑天鹅,让下滑变成了下坠

巨头们的财报数据,也在验证着这个“不良信号”。

百度预计,2020年一季度核心收入(广告)将同比减少10%-18%;微博CEO王高飞则更为悲观,他预警道,今年一季度微博营收可能下降15%-20%,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

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企业削减成本的第一刀,往往会砍向营销和推广费用,调整广告支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将流量卖给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的“古老”盈利模式,至今仍是重要现金流来源。即使是BAT级别的巨头,广告营收仍占收入的30%-50%,甚至更多。

“销售自然是难了一些。”一位接近腾讯广告销售体系的工作人员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疫情期间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处于整体萎缩状态

这种影响,在广告行业高层的言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让站位更高的他们忧虑的是,这次疫情不是广告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自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行业就已经进入了下行区间。

与2003年非典时期的经济环境不同,短期的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中国长期的“经济疫情”还没有结束。广告巨头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对于企业,难的是如何应对疫情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人口红利的消失,流量红利的结束。”

2019年,江南春所在的分众传媒净利润18.8亿,同比减少了68%,公司盈利能力“腰斩”大半,可谓惨烈。

对此,分众传媒在财报中将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互联网类广告主因市场融资环境等原因调减广告预算,互联网行业广告收入大幅缩减”。

这不是分众传媒经营不善,而是互联网广告行业在2019年的普遍问题。

另一家A股上市广告公司每日互动,2019年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滑55.38%。和分众传媒一样,每日互动也将互联网广告缩减归为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两家上市广告公司的遭遇不难看出,2019年的广告行业遭遇的寒流有多冷洌。蔓延全球的肺炎危机,则让这场寒流变成了暴风雪。

2月10日,新潮传媒上班的第一天就宣布裁员10%,并且要求大家不要“过度解读”。CEO张继学表示,“新潮账上尽管还有近10亿现金,但如果收入归零,也只能活六七个月。要战胜此次疫情,必须踩死刹车,卡死现金流,降低成本,确保活着。”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许久未见的用户时长增长,出现在了2020年1-2月

图源:QuestMobile

唯一的“好消息”是,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变多了,流量大盘在短期内实现了多年未见的高增长——Quest Mobile数据显示,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从1月23日的50亿小时,上涨到2月3日(许多企业线上复工第一天)的61.1亿小时。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流量多了,用户多了,可以卖的线上广告位和曝光数量也变多了。

但先别高兴太早。

广告主萎缩的情况下,可供销售的广告位多了,只能让线上广告变得更不值钱。

一位接近百度营销的人士,向自媒体罗超频道透露了关键词广告的报价数据——百度搜索、信息流和好看视频中同一个关键词的广告单价,在疫情后均创下新低。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一种典型的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

在百度上买关键词广告,是一种普遍的营销策略:当用户搜索特定关键词,广告主的链接就会优先展示在搜索结果中。这也被称为关键词竞价排名,一度是搜索类公司的主要广告盈利模式。

关键词竞价广告有个缺点,那就是总会有同行来竞价,购买费用如拍卖一般节节上升。但在疫情期间,就连关键词广告都出现“逆转”,广告单价开始下降了。

对于互联网广告大厂们来说,如何处理好“多出来的流量”也是个大问题。过剩的流量不是普通商品,可以像倒掉牛奶那样销毁,而要找到一个新去处。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降低了广告销售价格以留住广告主;另外,还推出了不少流量扶持计划,把富余流量和合作伙伴分享。

就在最近,淘宝联合阿里妈妈为商家提供直通车、钻石展位、超级推荐等营销资源,抖音拿出10亿直播流量打造“宅家云逛街”计划……大厂愿意拿出这些流量的背后,有相当的原因是流量多而廉价,用它们来赋能商家比直接广告变现的效果更好。

广告主过冬了,供应商们怎么办

2月9日,北京网红会所“K歌之王”宣布与所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尽管之前就传出过效益问题,但这家曾让王思聪一夜豪掷250万的顶级KTV突然崩塌,还是成了一时的大新闻。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K歌之王宣布关闭,堪称线下行业遇冷的标志性事件

这也是2020年初,线下行业的一个缩影——生存,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线下娱乐、餐饮、酒店……这些原本的互联网广告大户,纷纷停止了投放或资源置换合作。

原因无他,“春节后就没有客人了”,一位三线城市中型酒店的负责人告诉刺猬公社,“美团、飞猪、携程的广告合作,我们都中止了。”

对于线下行业而言,这种打击是全球性的。国际知名餐厅预订平台OpenTable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使用该平台餐厅的实际到店用餐人数同比下降了98%。

受影响广告主还不只线下行业,部分线上数码、零售也被波及。“我们很多客户是手机品牌,他们的发布会都改为线上或者延期举行,对我们影响就相当于项目周期变长了很多。”广告工作室“竹蜻蜓”创始人李鸥说。

李鸥曾在4A广告公司和互联网大厂工作过,2019年4月成立了现在的工作室,主要服务手机等数码厂商。他们聚焦广告美术设计,在产业链里属于偏下游的生产环节。受到宣发需求减少影响,工作室从1月到现在新增客户不多。

因为业务收缩,处于行业中下游的广告行业供应商们,还遭遇了回款账期延长或合约调整。竹蜻蜓工作室服务腾讯的一个项目计划一月结束,“因为疫情他们的视频不做了,削减了预算,整体项目也延后到现在。”李鸥说。

但部分受疫情影响而火爆的在线行业,营收和用户规模不降反升,并且对广告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很多企业都希望,在危机期间,将行业、品类的机会,借助营销和广告传播变为品牌的机会,并且还要提升产品的销量 。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典型的大型品牌广告,疫情期间少了很多

从广告的功效上看,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树立品牌形象的品牌广告(Brand Awareness,比如银联《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小猪佩奇电影《啥是佩奇》),以及直接促进销量增长的效果广告(Direct Response,请李佳琦、薇娅或者罗永浩带货,也可以看作广义的效果广告)。

越来越精明的广告主们,希望在一次广告投放中同时实现这两个效果。

始于2019年的广告营销理念“品效合一”,在最近被越来越多广告主提起。其中,对于“效”的追求,占了很大一部分。

疫情期间的广告投入,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打造很有帮助。但任何广告支出,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回报预期的投资”,而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在非常时期,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尽快变现、降低风险,有立竿见影式的传播。“客户更多地往电商、销售方向靠拢,比以前更加务实。”资深广告人王凯是北京赞意互动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伙人,他向刺猬公社透露了这样的“趋势”。

广告客户更加青睐“直接有转化的方式”,需求也更贴近“卖货”。王凯说,即使是明星代言等品牌广告,有些客户也希望能够向销售侧倾斜。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这样看来,罗永浩的选择简直太顺应时代潮流了

2019年互联网广告的数据证明,效果广告具有“逆周期性”。效果越直接的广告类型增长就越强劲。奥美创始人奥格威那句名言“广告不是艺术,做广告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是广告。”也被广告人们一次次反复温习。

2020年,这个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不少广告人的感受是,客户的互联网广告投放更加在意ROI(投入产出比),或者说,客户对于ROI的视角放宽了。

“广告达到了多少曝光量级,得到了多少转发点击,这些是客户之前在意的核心指标,我们的业务也以数据为导向。”一家4A广告公司的资深媒介策划经理周冬说,在特殊时期,广告主在媒介投放时,除了关注千人成本、受众触达等传统核心指标,对内容、创意等软性信息的思考会更加深入。

周冬分析说,“广告传播说到底是人性之间的交流,而疫情期间是最考验人性的时候,这将倒逼广告主更重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触动人性底层内部逻辑。”

这意味着,广告主在衡量投放效果时,还要更深地结合广告传播的本质——内容,在可监测的统计数字之外,关注广告在社会影响力等维度上的作用,重视“和人真正做沟通的东西”。

周冬觉得,从长期看这也是广告行业的自省和进步,是一个“好现象”。

报复性反弹?还是谨慎乐观吧

我们不难从遭遇“黑天鹅”的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现一两抹亮色,但对于大多数企业和供应商而言,这依然不是一个温暖的春天。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一些研究者预警了更大规模的宏观经济危机

图源:泽平宏观

3月中旬,疫情已经有所好转,但仍有广告公司工作人员向刺猬公社透露,“几乎所有广告主都缩减了预算。”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它对经济领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测。

广告主们也明白,一方面是没有客源,曝光度再高的广告也谈不上转化;另一方面,人们的关注点至今还在疫情上,在此期间做投放效果不好,相当一部分广告主处于“冬眠”观望状态。

“大多数行业短期内的投放量肯定是要缩减的。”周冬说,“甲方也都在等市场大环境的转暖,静观其变。”

但和周冬一样,很多互联网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判断是,等到疫情得到彻底控制时,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广告)投放。

最近两个月,企业营销活动大减,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也在减弱。一些广告行业人士据此判断,为了强化在消费者视野中的存在感,并借助广告提升业绩,企业将在后疫情阶段加大投放力度。

对于互联网广告来说,还有另一个更大利好。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线下人群聚集都将受到限制。包括苹果WWDC和ipad Pro、华为P40发布会在内的大型展会,都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就为线上营销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本用于线下广告和宣发的种种费用,将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互联网广告营销中。

但这轮“反弹红利”,不是所有的细分行业都能享受。

移动广告分析平台DataEye整体分析了16个大行业后发现,疫情对广告主活动的影响与2003年非典时期很像,即广告大盘整体萎缩,局部增长。

互联网广告大败退

Dataeye监测到,旅游类广告的投放在春节前“归零 ”

餐饮酒旅等行业的广告投放断崖式下跌,季节性行业(如冰雪运动等)投放基本归零,在线教育、医疗、办公、游戏娱乐、生鲜零售等逆势增长的行业,广告投放增长明显。

最近,互联网用户时长大涨,流量价格相对低廉,正是一个扩大广告投放规模的低成本获客机遇期。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行业为例,平时获客成本往往高达上千元,在用户被动宅家期间,他们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迅速扩张。

2019年,腾讯、阿里、百度、头条、微博五大巨头,垄断了国内互联网广告近7成的市场份额;行业内前十的头部企业,拿走了中国互联网广告大盘的94.85%。这些巨头同样也是互联网广告投放大户。

周冬分析道,“大公司们可调动的资源比较多,对于(竞争激烈的)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B端业务,可能会有一波相应的投放高峰。”

当人们讨论疫情对广告行业的影响时,常常会想起2003年“非典”期间分众传媒的创业故事。那年,江南春刚刚创办了分众传媒,就遭遇了“非典”。周围人都力主收缩保命,分众传媒却大举进入办公楼宇,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拿下了海量电梯广告资源。

等到同行们反应过来时,分众传媒已经成长为电梯广告行业翘楚。这个案例,在之后的十几年间都是企业“危机中寻找机会”的标志。

“非典”和“新冠”两次危机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已经迥然不同——一个是经济上升期的“局部事件”,另一个则是存量竞争时代的“全球危机”:危险更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的不确定性加大。

2020年的互联网广告行业本就是Hard模式。在引入疫情这个“复杂变量”之后,吃广告这碗饭的人们,请准备好更强的“反脆弱”本钱。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