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另眼看财报:腾讯「To B」时代已经到来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新摘商业评论(xinzhainews);撰文:皮爷

一份财报,将腾讯再次送上焦点图。

3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19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19年Q4腾讯营收1057.67亿,这是腾讯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外,“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年收入达到了1014 亿元,同比增长39%。

不难看出,尽管国际市场近期震荡剧烈,但腾讯依然表现出强抗险能力,依靠自身强有力的游戏、社交、金融以及企服等诸多引擎,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得不说,这份财报亮眼之处颇多,但最令外界惊艳的还是这份TO B成绩单——腾讯云业务全年收入超170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市场,付费客户数超过100万。

同时,B端业务几乎与游戏比肩。第四季度,腾讯游戏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8.6%;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8.2%,离腾讯第一大业务只有半步之遥。

另眼看财报:腾讯「To B」时代已经到来

距离腾讯喊出“产业互联网”口号刚过去18个月,从C端到B端的视角切换,改变的不仅仅是服务的对象,更多的还是内在引擎的换挡重启。

体量大如腾讯,人们依然有理由存有质疑。

但透过这份财报,我们或许能拼接出腾讯在过去一年的产业路径。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这个呈现TO B姿态的巨头到底做了什么?留下的产业痕迹又是哪些?在已经到来的新基建战场上,它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答案已经被公布。

云「加速」

腾讯云的加速姿态已然成为常态。

一组在财报题卷中的数字,或许能让人更为清晰地感知到这个“加速度”:2019年,腾讯云实现全年收入超过170亿元,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为91亿。据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2019年Q4腾讯云收入约57亿元,同比增速100%左右。

显然,这是一条足够惊艳的上扬曲线。

基于曲线的一个大背景是,随着产业生态的逐步进化,云计算俨然已经成了企业数字化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一个近距离的案例是,在疫情期间,根据学而思、猿辅导等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产品单日同时在线流量一度超过500万人;除此之外,好大夫在线、腾讯医典、丁香医生等多个医疗app同样出现多次近乎10倍于平常的流量高峰。

超大流量对应着的是服务器的满负荷运转。不论是在线教育、医疗还是远程办公产品,每一个流量峰值都是对自身服务器的压力考量,而一旦出现问题,轻则产品卡顿,影响用户体验,重则影响数据安全。

以腾讯会议为例,自1月29日开始,其背后的云资源每天都在进行扩容,8天内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涉及的计算资源投入超100万核。

显然,上云已然是企业不可避开的一环,依托巨头云资源的扩容,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不用担心产品侧的流量限度。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站,即通过将数据放置于云端服务器,企业可以更为灵活轻便地实现数据的调度以及内容的分发,进而为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天然的蓝海市场也恰为腾讯云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燃料。

加速度曲线的决定因素不仅在外部,更在内部。

腾讯云有持续向上的源动力。据了解,截至目前,腾讯云有超过200种IaaS、PaaS、SaaS产品,共计超过90种行业解决方案,在2019年5月,腾讯在全网的服务器总量超过100万台,带宽峰值更是突破100T。

基于这两组数据的最佳定位是,腾讯是中国首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务器数量过百万的公司之一,同时更是国内第一家带宽峰值达到100T的公司。

打铁尚需自身硬。显然,透过财报上的这组数字,外界更能看得到的是腾讯基于自身云计算的决心和底气。而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恰可以理解为是腾讯TO B的信心。

一个明显的感知是,如果说在CSIG成立之前,腾讯云是处于单引擎奔驰的状态;那么在“930”之后,腾讯云的状态更可以被理解为置换成了足够安全的双倍引擎。

这也意味着,机器的运转速度不仅要快,质量也要足够高。

疫情下的产业「练兵」

如果把腾讯的产业路径比作是排兵布阵,那么这次疫情便可以看作是一场产业军队的“大练兵”。

两个演习数字在财报中被披露出来:一边是腾讯会议推出两个月内,日活跃账户数超过1000万,成为当前中国最多人使用的视频会议应用;另一边,腾讯健康码成为疫情期间最多人使用的健康及出行记录电子凭证。数据显示,自今年二月推出以来,腾讯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25亿人次,被超过300个县市的9亿用户使用,累计访问量达80亿次。

对于这两个产品,大部分人都不陌生。腾讯会议整体而言是一款云视频会议产品,在疫情期间基于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等需求的激增成为众多公司的办公首选;而后者健康码,则是腾讯基于自身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一款能够在线收集人员健康数据的产品,协助社区进行数字化管理,进而构筑疫情第二道防线。

显然,这两组足够亮眼的数字背后是腾讯厚积薄发的产业能力。可以看作,不论是腾讯会议,还是腾讯健康码,抑或是在此次疫情中大放异彩的腾讯医典、腾讯课堂,都更像是一次腾讯基于自身产业能力的排列组合。

而这次疫情也更似一个催化剂,在加速云与产业融合同时,更基于不同的场景及时高效地进行产业端产品的输出和赋能。

细节更能体现产业路径。一个明显的案例是,一款在之前需要要发一两个月的“微应急”小程序,在此次中疫情中,腾讯政务团队仅用时不到48小时的时间就研发成功。

不仅如此,政务、金融、教育、医疗、工业……在每一条支线上,腾讯的产业路径都足够清晰,也足够迅速。

可以理解为,在此次疫情的“练兵场”上,腾讯自身的产业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利用,同时也更加速了自身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恰如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所说的那样,这次疫情是产业互联网能力的集中演练,也更是“新基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诚然如此,尽管这次疫情腾讯留给外界的仅是两组可视化的数字,但更能看出的是,经此一“役”,腾讯的产业互联网路径正在愈发饱满,愈发成熟,基于新基建的定位也在逐渐清晰。

「TO B」腾讯

腾讯的自我刷新再次启动,在此之中,产品力率先被“重塑”。

腾讯会议DAU破千万,健康码亮码25亿次、腾讯健康覆盖超过3亿微信用户、腾讯医典访问量超 6亿……

疫情中的这些数字,无不在向外界宣告着腾讯新的产品逻辑——即以C端产品力筑底,以技术和服务做原料,更多倾向于B端需求和产业变轨,进而打造出真正适应产业生态的新产品。

透过现象看本质,产品力的进化是表象,对于TO B的理解则是加诸于上的本质内核。

案例是最佳佐证。疫情期间,腾讯更是开放各类疫情服务工具的接口,真正以“开源”的方式,目前共支持了100多个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上线疫情服务相关小程序。

不难看出,公众号、企业微信、小程序生态体系、微信支付……外界所能看到的腾讯每一项C2B能力,在日益清晰的产业框架中,都俨然已进化成它在产业互联网中的最强抓手。

通过对C端强有力的触达和满足,辅以自身强大的产品能力,进而释放出足够清晰的产业能力,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恰是腾讯的TO B路径。

财报的数字或许不足完全看透腾讯在过去一年的TO B路径,但每一条支线清晰的运转却足以说明腾讯加诸于产业互联网的决心。

腾讯,正在成为一个TO B腾讯。

不论是从技术能力,还是从产品生态,抑或是对产业的理解,企鹅王国正在以一种坚定的姿态践行着自身的TO B模式。

而在疫情的“练兵场”上,腾讯已是重量级角色,更可以理解为,这也正是腾讯在新基建战场上集结自身能力的一张综合题卷。

如果从18个月的时间维度看,TO B腾讯俨然是一个产业“新秀”。或许,对它而言,第一年的这份成绩只是个开始。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