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思考的两个问题:快手和B端的相互赋能、快手到底是什么?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丁道师(ID:dingdaoshi),作者:丁道师
1
之前我们的文章提到过一个观点,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也是“机”。
对于快手来说,正在携手各方,加速探索“机”的一方面。
一汽大众千位4S店销售在快手开播,1万粉丝主播月销100多辆新车。其中,一汽大众东北区域以矩阵账号形式入驻快手,粉丝量在短时间内由30W突破了100W;
快手用户“于维盛(草莓技术)”和“哥种葡萄”则坐在自家的田间地头,通过手机的小屏幕在线与农技专家交流,学习“留树保鲜”等技术手段,推迟上市时间,等候销售渠道恢复通畅;
阿迪达斯首次在快手平台上与快手主播李宣卓合作进行直播“推货”,单场销售突破210万,全场累计卖出1万多单爆款商品,其中,阿迪达斯经典贝壳头运动鞋仅用5秒就售出了600多双;
因疫情被困湖北荆州老家的汪洋老师,正月初三至今的一个多月以来,汪洋在快手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粉丝,其中几十名粉丝整个寒假跟着他持续学习……
2
近一个月以来,快手被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和机构,玩出了多种新的花样。我周围不少长期跟踪报道快手的媒体朋友,这几天总会和我探讨一个话题“快手到底是什么”?
我开玩笑说,快手发展到今天,变成了一个“四不像”。
虽然是玩笑,但我们应该审视,这个问题被提出,说明了今天的快速早已经超越了短视频或者直播平台。
“借助”这次疫情,快手生态在B端的想象力进一步被我们所认知。一方面,快手给无数个行业带来了新想象力,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无数个行业的人涌入了快手,也扩充了快手的用户群体,激发了快手的发展想象力。
3
很多时候,利益都是相互的,赋能也是相互的。
2020年3月1日,我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进一步谈了快手和商户直接相互赋能的几个观点。
以前,线下的商业企业,所覆盖或者所服务的用户,主要是到店的群体。现在借助快手,扩充了他们目标用户群体,比如一汽大众的4S店就通过快手,几何级新增了粉丝数量,“云看车”的模式让更多用户甚至昔日的路人用户了解到店面和车辆销售政策,激发了消费购买欲望。
同样,反过来看,也因为这些商户的努力,无形中也帮助快手带来了新的用户群体。比如某网红和某品牌合作在快手开播,很多从未用过快手的粉丝,因为要看这个网红,下载了快手。
简单来说,因为内容的扩充,吸引了原本对快手的路人用户。这个春节期间,快手的活跃用户中,一定有很多是完全新增的用户,这个价值对于快手来说甚至比春晚10亿红包更大。
4
有人说,疫情期间,商店关了,物流也接近瘫痪,那么一些需要线下完成的商业行为,还有必要玩快手吗?直播带来的数据是不是虚假的狂欢和繁荣?
有必要,太有必要了!直播数据不是虚假繁荣,而是价值积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更是文化和品牌认同、理念和认知碰撞的社群关系,有了这些关系之后,后续的买卖才能持续,才能常态化的运转下去。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来销售产品、推广服务、建立用户连接。
只要能满足这三个价值中的任何一点,都应该去尝试,去大力探索。当然不一定非要通过快手,但目前就我的观察来看,快手是最适合的。
当然我们现实一点,也可以仅仅就销售意义来谈。现在企业也可以通过快手直播,留住用户,为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增长蓄力。
5
虽然我前文提到,这次疫情期间,快手是B端商业的赋能者,同时也是被赋能者。但总的来说,快手主要是一个投入者和赋能者的角色。
我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这几年,一直有线下商业大佬抱怨“我们都是给BAT打工的”,以BAT京东苏宁拼多多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对线下的冲击很大。
后来线下的商业企业为了应对线上的冲击,也纷纷开始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的落地,寻求新的增长之道,不过这个探索的过程比较漫长。
现在,疫情的出现,客观上缩短了这个探索的过程。这段时间,通过对直播、电商、社交等互联网工具和产品的利用,一些线下购物中心尤其是超市板块的在线业务,获得了远比平时快的增长。可以说,这场疫情,为线下的传统企业“线上+线下”模式的加速落地打开了突破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其他平台,线下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利用快手的实现破局和弯道超车。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快手长期以来坚持普惠的政策,不会让流量集中在头部的玩家和头部的网红明星,而是给更多普通的机构、个人、企业,分配一些差异化的但尽可能精准的流量。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没有背景和资源的企业,网上直播首先就想到了快手,而不是高冷的其他。
6
快手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因为快手一直在变化,快手的用户也一直在变化。
我之前在下沉市场走访的系列文章中,给大家分享了山西吕梁的一个网红县–临县,该县有7万人玩快手,还举办了快手培训班,副县长携手群众网红带头直播卖红枣,为农村农产品电商上行打开了门路。
在这里,快手是一个网红直播+电商带货的平台;在这里,快手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备注:就在刚刚,该县正式摘除了贫困县的帽子);在这里,快手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我听到太多来自一线的关于快手定位的声音。
放寒假的小学生,说快手是一个可以上课学英语的手机软件;村头的张大爷说“快手厉害哩,还教人们怎么种地”;一个喜欢唱歌的亲戚说,快手是个KTV,还可以和别人PK;我大姐通过快手学习做凉皮,说比买的还好吃;村里的一位干部说,快手还可以看《新闻联播》……
你说快手是个啥,快手不是个啥?
写在最后:一年前的今天,我赶赴北京工商大学,和何辉教授就“快手是什么”这个话题做了半天的探讨。
我当时说了一个观点,快手将从最初的生活娱乐消遣工具,进阶到工作、生产工具,再升级到一种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上一篇:京东直面大考:供应链的硬核战疫
下一篇:挺住了这一波,微盟正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