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合生汇探索直播+电商新模式 购物中心花式抗疫能否突围?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丁道师(ID:dingdaoshi),作者:丁道师
西贝账上资金撑不过3个月、电影院收入几乎为0、北京有300家企业向当地地方银行申请贷款574亿、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4.4%……
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超过我们的想象,并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
作为多业态经营的大型购物中心,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开业率约70%,二三四线购物中心开业率逐步降至约35%。
以苏宁置业为例,旗下大小购物中心40个中,关店率达到80%,部分仅保留超市保障民生供应。
相比闭店,一些还在坚持开门营业的购物中心损失其实更大。像北京网红购物中心朝阳合生汇,疫情爆发之前,合生汇的日均客流超过10万,而现在每天的客流不到1万。为了服务这不到1万的消费者,各种防疫物资、房租、水、电、人力等等运营开支一样不少,对购物中心来说亏损更大。
而且综合各方消息来看,国内包括万达、红星美凯龙、华润、大悦城、保利、卓越、宝龙等在内的大多数购物中心或者地产房东,纷纷减免了商户7天、半月甚至1个月的租金。
购物中心,疫情期间没有了租金收入却依然维持较高的运营开支,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抗击疫情不利影响 头部购物中心纷纷探索直播+电商模式
淘宝网在非典时期崛起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佐证了“任何时期,有危就有机”的理论。
国内一些知名的购物中心,在疫情期间,纷纷开启了多种形式的自救。在这其中,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利用短视频、小程序、电商APP等平台,探索直播+电商的新模式,携手一众合作伙伴通过在线销售的形式,共克时艰,寻找新的爆发点。
笔者2月16日在刷抖音的时候,注意到朝阳合生汇,联手入驻的某美妆商户,搞起了直播+电商,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据悉,朝阳合生汇2月10日——2月16日,将营业时间调整为每日10:00-18:00。同时启动线上服务云逛街,优选数十家品牌开启线上购物,和消费者在疫情期间保持社交往来的同时,有效的增加营业收入。
同样,此前和微信小程序达成合作的大悦城,也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助场内商户维持经营、维系消费关系。朝阳大悦城在疫情期间,通过抖音的直播服务,鼓励消费者通过京东到家这样的电商平台,下单订货,保障生活所需。
凯德集团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支持商家线上销售。通过凯德星商城平台,实行对商户线上销售费用减免,最多可达3个月的线上扣点减免。同时针对消费者的线上补贴也进行了升级,凯德星会员消费时抵扣的相关积分费用由凯德星补贴给商户。
还有万达影城,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启线上销售模式。通过微信、支付宝、外卖平台等多种渠道,针对部分卖品及衍生品,推出线上售卖订货、线下配送上门的贴心服务。
不打烊探索在线新模式 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价值
客观的讲,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购物中心这种更注重线下体验的商业服务形态来说,线上搞的再好,小程序用的再溜,直播节目观看的用户量再多,也不可能弥补线下带来的亏空。
那为什么各大购物中心还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搞这种模式呢?
在我看来,购物中心疫情期间的这些自救举措,至少会带来营收和减亏之外的其他三点价值。分别是:
①减少恐慌,增强各方凝聚力。
你不开,我不开,大家都不开,城市商业就会失去活力,商业活力的丧失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生活生活的信心。
关键时刻不打烊,无形中给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吃了一颗定心丸,减少了来自各方面的恐慌,增强了凝聚力。
②留住用户,为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增长蓄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越是在这个时期开放运营,吸引到的用户越是忠实和核心用户。
疫情对国家治理是一次大考,对于各大购物中心的运营能力来说也是一次大考,谁能经历这次大考,谁就能留住用户,并且享受疫情过后报复性增长带来的红利。
③为“线上+线下”模式的落地打开了突破口。
这几年,一直有线下商业大佬抱怨“我们都是给BAT打工的”,以BAT京东苏宁拼多多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对线下的冲击很大。线下也纷纷开始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的落地,寻求新的增长之道,不过这个探索的过程比较漫长。
现在,疫情的出现,客观上缩短了这个探索的过程。线下购物中心尤其是超市板块的在线业务,获得了远比平时快的增长。可以说,这场疫情,为“线上+线下”模式的加速落地打开了突破口。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