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猫眼又遭行政处罚背后:留给在线票务怎样的启示?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向善财经(IPOxscj),作者:至庸

前不久,不少媒体报道称,北京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而理由是“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猫眼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去年年初一次优惠观影活动中,有其中一家合作机构合约到期,但在宣传页面中没有及时删除,导致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

因为失误被罚了二十万,对于猫眼而言罚钱倒是其次,主要是“虚假宣传”这一罚款原因可能给外界传达出一种不太好的品牌形象。而近段时间,本应热闹非凡的春节在线电影票务市场,也因疫情的出现变得一片萧条。

对于猫眼而言,进入新的一年以来,不管是自身的还是行业性的,烦心事似乎是有些多了点。

1

流年不利

屡因违规遭罚,舆论质疑云云

据企查查检索显示的信息来看,猫眼在去年也有过两次行政处罚。然而据一些媒体报道,2019年,猫眼公司其实有3起行政处罚记录,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先后分别罚款7万,3万,7万元。理由分别是未向消费者明示演出最低时长及演出最低曲目数量,涉嫌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的违法行为以及涉嫌存在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

在加上今年被工商局罚的二十万,不得不说,猫眼遭受行政处罚频的次数似乎是有些多了点。

猫眼又遭行政处罚背后:留给在线票务怎样的启示?

事实上,不只是违规,在舆论方面,从去年到现在,关于猫眼业务和服务方面的质疑其实时不时会冒出些。

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有关2019年十一假期的一份报告,根据《“十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线票务类的舆情高峰事件是“猫眼单方面退票”。相关负面舆情信息还包括在线票务存在客服电话打不通、订单无故被取消等问题。

2019年10月,中国网曾报道过有用户在参加完“猫眼电影”的拉新活动后遭遇“奖金无法提现”的问题,质疑平台存在虚假宣传、有意欺骗消费者的问题。猫眼方面解释失败主要是平台服务器近期正在系统维护。既然服务器需要维护,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声明?如果猫眼提前做声明了,为何还有这么多质疑其虚假宣传的人?是没传达到位还是其它原因?

从过去几次行政处罚和相关舆论质疑,再到前不久的20万罚款,猫眼似乎总是因为管理疏忽、服务不到位之类的原因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也要警惕量变质变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猫眼作为线上服务平台,服务水平用户体验决定了它的品牌形象。正是因为一次次的“小问题”、“小疏忽”,给猫眼带来了一次次有关部门的罚款以及舆论上的质疑,这真的需要猫眼注意一下了。

不得不说,猫眼面对一些质疑和处罚能够给出疏忽、系统问题等理由,也会主动道歉。只不过对于猫眼而言曾经在数据宣传上被外界质疑。

2015年,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当年7月票房市场总收入为54.9亿元,其中电商票务占据46%的份额,约为25.3亿元。按照猫眼电影公布的22亿元交易额(7月单月),这意味着猫眼电影占据了电商票务市场的87%的市场份额。这一数据一经曝出,在当时似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而在2018年,有媒体报道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为12.61亿元,而非猫眼刷屏的13.19亿元。

企业以信立为本,猫眼这两次数据问题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其品牌形象而言可能会是一种伤害。这时候,如果自己再不仔细经营减少疏忽,平台和用户之间的信任该如何维持?企业凭什么去争取更多市场呢?对于猫眼而言,可能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2

“下半场”混战打响

流量问题或成发展硬伤?

透过猫眼因为小疏忽导致自己被罚这件事,或许给人一种行业不成熟的感觉。但这个看似不成熟的行业,它的上半场争夺竟然已经宣告结束。

如今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线票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行业格局趋于稳定,纯票务已经到达一个瓶颈,以内容和电影产业链扩散的下半场争夺正式打响。

对于猫眼而言,肯定不会安于做一个电影票分销渠道,早已开始从下游产业链转向上游产业来竞争。此前,猫眼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以及其它。其中,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卖电影票更是重中之重,占据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而在未来,猫眼娱乐未来似乎是想走垂直化发展道路:通过借助在线票务平台的流量入口,在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延伸,深耕投资出品、宣发以及衍生品销售等。进行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延伸,这其实也符合所有产业发展演化的发展趋势。

但在向善财经看来,猫眼如今进军电影宣发业务,参与电影的投资出品、发行和宣传,自己还制造电影,外界其实有一些关于其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质疑。此前有媒体报道,电影《后来的我们》似乎就遭遇一些网友的质疑。具体真相如何我们不知道,但这对于其品牌形象可能带来一定的伤害。

此外,对于猫眼而言,限制其多元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流量。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下半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联网流量红利殆尽,对于猫眼自身而言,要想依靠自己的专属流量增长入口有些过于难了。猫眼拥有美团、微信、点评、QQ、猫眼、格瓦拉电影网等六大入口。但有媒体报道称活跃用户绝大多数都不是直接来自于猫眼APP,而是来自于微信、QQ、美团点评等。

不得不说,猫眼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流量有些受制于人,这似乎也为其多元化扩张增添了不少限制。当流量在自己手里,成为自己的“私域流量”,那样的话可操作空间就会多得多,可流量是别人家的,拿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卖票。

此外,猫眼娱乐在过去由很长一段时间的亏损时期,根据招股书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与2017年猫眼净亏损额分别达到12.97亿元、5.08亿元、7610万元。去年上半年虽然盈利了,但转型的迫切性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到猫眼的资金需求,随着猫眼入局电影内容制作领域,持续盈利或许并不是件容易实现的事。

此外,电影投资一直都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三高”行业。电影到底挣钱不挣钱,谁也不知道,很多被看好的电影扑街,不被看好的电影逆袭,这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事,不可控因素太多。

入局电影成本高,可能会受到质疑,不确定也大。可不做电影,其它业务与自身主营业务协调性又不大,而且又缺乏私域流量,这似乎就给人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此外,就目前而言,猫眼布局电影制作短期内或许很难有大的成绩。

一方面,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文化传媒板块相比2015年高点跌幅已超过70%,行业整体本身就处于一种周期性阶段。整个影业大环境所使,猫眼这个行业“新人”可能很难做出太大突破。

另一方面,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因素。由于疫情因素,春节档不再热闹。猫眼以及其它在线票务平台也都及时相应政策发布相应的退票方案方便用户,这一点值得点赞。但对于猫眼自身而言,疫情来了,无论是电影还是卖票都迎来了大的冲击。换句话说,猫眼电影业务究竟如何,可能短期内我们还是得不到答案。

当然了,冬天总会过去。

对于猫眼而言,其实不妨趁现在应该给自己放个假,冷静一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不要再因为一些小的疏忽导致自己被罚款或者质疑,进而伤害品牌。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