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年 “宣传虚假”和“数据虚假”阴影下的猫眼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一视财经(ID:yishicaijing);作者:木子 编辑:西贝
北京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猫眼”)于去年2月初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周年在即,却迎来了行政处罚。
日前,猫眼因为“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
1
四次行政处罚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京东市监工罚(2020)10号﹞显示:
经查:2019年3月30日,和平里工商所接消费者举报,当事人在其旗下猫眼APP上宣传“与建设银行联合举办周六电影秒杀活动”,活动页面说明该活动支持消费者所持有的建设银行龙卡mastercard双标信用卡,但消费者自2019年1月每周参与该活动无一次成功,后消费者致电建设银行被告知消费者持有的“建设银行龙卡mastercard双标信用卡”不参与该活动……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属于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罚款20万元。
对此,猫眼回应称,去年年初一次优惠观影活动中,有其中一家合作机构合约到期,但猫眼在宣传页面中没有及时删除,导致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得知用户反馈后,已变更了宣传页面,并进行了严格的排查,未对消费者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猫眼第一次涉嫌“虚假宣传”。
据了解,去年10月份,据中国网报道称,有多位用户在参加完“猫眼电影”的拉新活动后遭遇“奖金无法提现”问题,质疑平台存在虚假宣传、有意欺骗消费者的问题。猫眼电影则辩称提现失败主要是平台服务器近期正在系统维护,用户提现需要错开时间,同时还将部分用户未能成功提现的原因归咎于“不符合活动规则”。
事实上,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猫眼已累计了四条行政处罚信息,除此次外,其他的处罚信息分别为:未向消费者明示演出最低时长及演出最低曲目数量,涉嫌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的违法行为以及涉嫌存在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光线传媒高管王牮(董事长王长田的妹妹),该公司由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是后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最终受益人;此外,美团点评的投资实体之一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和腾讯投资的投资实体之一林芝利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是后者公司的股东。
猫眼电影于2016年从美团业务线中剥离后,一直独立运营,至2019年2月成功赴港上市。亏损多年之后,猫眼娱乐2019上半年财终于首次实现盈利。
财报显示,猫眼娱乐上半年总收入为19.846亿元人民币,其中,娱乐内容服务上半年收入6.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广告业务收入1.56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78.1%,非常可观。此外,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减少了近五成。
但猫眼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也遭遇了密集的用户投诉。聚投诉显示,猫眼被投诉超过三百条,主要存在“退票难”、“强制退票再坐地起价”等问题。
2
被专资办打脸,数据真假质疑
2015年猫眼电影曾陷入“数据造假门”。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7月(2015年)的票房市场总收入为54.9亿元,其中电商票务占据46%的份额,约为25.3亿元。按照猫眼电影公布的22亿元交易额(7月单月),这意味着猫眼电影占据了电商票务市场的87%的市场份额。时任微影总裁林宁当时就讽刺,“呼吁各院线晒数据,打击吹牛不上税。”
此外,2018年2月17日,猫眼大量“单日票房超13亿元”却被专资办公布的数据打脸了。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2月16日(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为12.61亿元,而非猫眼刷屏的13.19亿元。被专资办打脸以后,猫眼不得不作出回应,其回应手段就是叫数据悄悄改回去。
此外,猫眼一直备受质疑的是,为自己投资宣发的影片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数据。
比如,去年4月28日,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4天报收超9亿元票房,成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最卖座影片。在票房猛增的同时,该片上映首日晚却被曝出大量集中退票的情况,被业内怀疑猫眼为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
再比如,近日有用户质疑猫眼为自己投的几部电影《姜子牙》、《囧妈》、《紧急救援》等做高预售,而对其他平台预售一骑绝尘的《唐人街探案3》做低预售。
不少用户质疑猫眼是否有暗箱操作的猜疑。在同时拥有该电影出品方、发行方、宣传方等多重身份的情况下,市场对于猫眼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行为产生质疑,以至于让不少影片投资方跟用户产生了不信赖感。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