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大嘉购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 孙嘉宝

调整了五个月之后,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NASDAQ:BYND)重整旗鼓,开始飙涨——2020年以来的9个交易日中,累计大涨近55%。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此轮炒作能持续多久?

Beyond Meat 是一家“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 是美国发展最快的食品公司之一,属于人造肉中“植物肉”的一种。

人造肉主要分类两种:一种是植物肉,一种是实验室培养肉。

“植物肉”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质,生产类似动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观的食品。从2010年开始,很多创业公司进入该领域,如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Just。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如果说,“植物肉”是用植物蛋白质“拼”出来的,那么,“实验室培养肉”则是用动物细胞“种”出来。

“实验室培养肉”是从动物体内的肌肉组织进行细胞分离,提取少量干细胞,放在营养液里培育,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继而生长分化为人造肉。

在培育的过程中,还可以人工控制加入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使造出来的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这其中的公司包括Appleton Meats、SuperMeat、Mission Barns等。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当前主流的人造肉主要是“植物肉”。但从长远看,“实验室培养肉”无疑代表人造肉的未来。

Beyond Meat于 2009 年在美国马里兰州成立。2016年推出公司旗舰产品 Beyond Burger,另有Beyond Sausage、Beyond Chicken 等。

公司所销售的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新鲜植物肉类和冷冻植物肉类。其中新鲜植物肉类占比超过80%。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Beyond Meat在北美的发展顺风顺水。

2017 年 6 月,1000 家 美国克罗格超市(Kroger)及其附属品牌店肉类部门开始出售 Beyond Burger。

2017 年末,Beyond Meat与加拿大第二大快餐汉堡连锁店 A&W Canada 接洽 ,在其 1000 个网点菜单内增加 Beyond Burger。2018 年 8 月,公司与三家主要分销商合作,在欧洲推出产品。

2019 年 5 月 3 日,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集资金 2.19 亿美元。上市首日便大涨163%至65.75美元,市值在当日收盘时飙升至38.3亿美元。

Beyond Meat股东阵容豪华,包括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Twitter 联合创始人、前通用电器 CEO,还有前麦当劳 CEO Don Thompson 创立的风投公司 Cleveland Avenue 等。除此以外,Beyond Meat还吸引到美国肉制品巨头泰森食品的投资。

2019年三季度,Beyond Meat首次实现了盈利,三季度营业收入9200万美元,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250%。其中零售占比52%,餐饮业务占比48%。

此轮资金炒作Beyond Meat主要受益于三个因素:

因素一:麦当劳扩大试点 + Snoop Dogg明星助阵

Beyond Meat这波大涨得益于麦当劳试点人造肉汉堡消息。

麦当劳于2019年9月在加拿大部分餐厅试点使用Beyond Meat人造肉饼制作的汉堡。

2020年1月8日,麦当劳宣布与Beyond Meat扩大合作,从1月14日开始,将Beyond Meat汉堡的试用范围扩大到加拿大的52家麦当劳门店,并将这种汉堡的试点时间延长三个月。

就在1月7日,Beyond Meat的最大竞争对手Impossible Foods表示,不再试图为麦当劳供货,因为其人造肉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麦当劳的需求。

瑞银预计,如果麦当劳在其美国的近1.4万家门店推出此类产品,每年的销量可能超过2.5亿个。

1月13日,快餐连锁品牌Dunkin'宣布美国说唱歌手Snoop Dogg将推广用Beyond Meat肉肠制作的早餐三明治。受此消息影响,Beyond Meat立即收涨19%。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不过,对于麦当劳扩大试点的举动,一些分析师也有不同的解读。麦当劳扩大试点的计划表明它对Beyond Meat为所有餐厅供货的产能仍持保留态度。

因素二:进入中国

1月14日盘前,Beyond Meat的执行董事长Seth Goldman在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组织的2020年年度零售展会Retail’s Big Show 2020上表示,希望今年打入中国内地市场。

“我们还没有宣布任何事,但希望今年做些事情。”Goldman透露,Beyond Meat真正的目标是在各大陆获得成功,在当地种植作物并生产产品。

对于Beyond Meat来说,中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1月14日,Beyond Meat股价盘中一度飙升18%,冲高回落,最后收涨2.37%,至117.05美元。

但是中国市场真的想进就进吗?《纽约时报》认为,对Beyond Meat来说,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存在几个障碍的。

首先,中美消费者的认知不同。

尽管素食蛋白在中国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中,许多消费者认为肉是一个重要的地位象征。

而且中国做肉的方法通常与美国的不同,因为许多人喜欢吃带骨头的肉,而非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提供的肉排和肉肠产品。

近年来,不少中国公司已开始研发“植物肉”人造肉,但主要是针对素食者,而不是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希望吸引的肉食者。

其次,中国的监管程序很复杂。

Beyond Meat首席执行官伊桑·布朗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称,中国的监管程序“让人望而却步”。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在模仿动物肉制品的味道和口感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这意味着它们在中国会面临不同的监管。

Beyond Meat的“植物肉”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而Impossible Foods的“植物肉”则依赖于一种来自转基因大豆的血红蛋白分子。

在中国,监管食品行业的主要机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该机构已将Beyond Meat的产品归类为豌豆制品,将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归类为大豆制品。

但就目前而言,外国公司生产的“植物肉”人造肉不符合现有标准的,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或改变配方,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监管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虽然Beyond Meat称其配方符合中国的规定,但Impossible Foods则必须提交“新成分”申请才能获得批准。

随着监管审批时间的拖延,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正在研发面向中国消费者的“植物肉”人造肉。

深圳一家名为齐善食品的“植物肉”人造肉制造商推出了一种类似中国南方名菜“狮子头”的“植物肉”炖丸子。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北京一家名为珍肉的“植物肉”人造肉初创企业正在使用3D打印机来生产蛋白质替代品,包括骨头、肌肉,以及中国消费者希望在肉中含有的其他结构成分。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珍肉使用豌豆蛋白制作“植物肉”人造肉,并于2019年7月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此轮投资来自天使投资人王展及团队自有资金,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目前中国人造肉缺乏相应标准,2020年上半年,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将出台人造肉团体标准,从素食、人造植物肉、细胞肉三方面制定,从原料、营养、口感、风味、品质等方面进行剖析。

因素三:逼空行情

此轮Beyond Meat的拉升也受到了逼空行情的助推。

引发逼空行情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空头兴趣高,广泛的负面情绪以及技术上处于超卖状态。

这正好是Beyond Meat刚进入一月份时情况。

Beyond Meat长达5个月的调整引来很多空头。到了1月14日,Beyond Meat还有近40%的流通股票为空头头寸。仅在本月,这些交易员的空头头寸就超过了5亿美元。

麦当劳进场,人造肉第二波来袭

对于那些融券做空的投资者来说,股票价格的上涨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和追加保证金要求。所以,空头可能不得不平仓止损,这给多头增加了动力,为此次上涨点火浇油。

竞争对手环视,护城河不深

人造肉是一个大趋势和大市场。有数据预测,全球肉类消费约 1.4 万亿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 1%,那么市场规模将达到 140 亿美元。

市场虽大,却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除了上述提到的几家中国公司,越来越多的美国食品制造商和超市也在进入这个市场。

其中包括美国克罗格超市(Kroger)、蛋白质巨头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雀巢公司、美国食品巨头ConAgra、高端肉食制造商Hormel和知名谷物早餐和零食制造公司Kellogg。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突显了Beyond Meat的护城河还是比较浅的,几乎任何公司都可以进入该领域。

而且如果Kroger超市进入人造肉领域,这意味着其他超市也可以这样做,Beyond Meat的大部分业务可能会被抢走,或者利润会变薄。

可见,人造肉领域的竞争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很多变数。

这一轮由利好消息和逼空行情引发的Beyond Meat飙升行情的持续性,还要看后续在业绩的落实上能否提供更多的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