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一年,京东沉向五环内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AI蓝媒汇,文:韩小黄
被外界评价在“下沉”这一战上落后对手的京东,再次强调了向五环内进攻的信心。
1月12日,2019年度京东零售表彰大会在北京举办,CEO徐雷在会上宣布:“未来三年,我们希望在下沉新兴市场再造一个京东零售。”
而就在一年之前,刘强东也曾明确指出,将下沉市场定位京东集团年度三大战役之一。
但一年过去了,京东的下沉成绩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获得爆发增长,用户、财务数字依旧缓慢回血中,下沉的方向似乎也有些南辕北辙。
成绩:下沉一年,收效甚微
无疑,过去的2019年,是京东全面应对下沉大考的一年。
在这期间,京东不断加码社交拼购,不仅将微信一级入口让位京喜,还以战略合作的身份联合推出芬香,以社群+三级代理的形式进行社交裂变、提升获客效率……
除此之外,摘掉“精英”标签的京东在营销玩法上也愈发向淘宝、拼多多等友商靠拢,百亿补贴、游戏瓜分红包、邀请好友助力等营销手段除了出现在主打下沉的京喜中,也渐渐成为了京东主站的玩法重点。
“双十一的时候还在吐槽淘宝的盖大楼太复杂,不如京东简单粗暴,结果到了年货节发现京东也和淘宝‘学坏了’,需要不停的做任务,炸了几级之后也就看到几毛钱的红包。”十年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深度用户萌萌告诉AI蓝媒汇,“最恶心的是也学了组队pk的形式,直接放弃了。”
只在京东购买电子产品的标准“五环内”用户赵亮也曾在双十一向AI蓝媒汇抱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复杂的营销规则:“为什么就不能向京东那样直接减钱呢?”而这一次,前者也失去了站在电商用户“鄙视链”顶端的资本。
无论如何,全面拥抱下沉市场是京东愈发明确的决心,但正如上述用户反馈的那样,由于天然的消费习惯差异,这种转变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让原本在京东追求“快”与“好”的用户丧失了优越感。
而另一方面,又是在下沉市场的“低速”入侵。
去年11月15,京东发布了Q3财报,截至到2019年9月30日过往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344亿,新增1310万活跃用户,环比增长4.08%,同比增长9.5%。其中,财报期内超过70%的新用户来自低线市场,成为京东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2019Q3 京东活跃用户数
制图:刘琪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报告期内的9月,京东下沉的“利剑”之一京东拼购已经更名为京喜,并上线APP。也正因为此,业内评价这是得益于其下沉策略初见成效。
但反观本就不高的新增总量,单季度不到一千万的新增与庞大的下沉市场规模相比,恐怕只能说“收效甚微”。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下沉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在国内整体移动网民用户中占比超过一半,人均使用时长也超过非下沉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已突破5小时,且增长更快。
最直观的是投资人的反应,Q3发布后,京东股价先大涨近7%,后收盘微跌0.06%,市值一度再被拼多多超越。
Q4数字尚未公开,仅从前三个季度的涨势来看,京东在2019年的下沉大考,成绩不算亮眼。
决心:为京喜让位微信入口
事实上,京东在“下沉”策略上的“投入”并不小。
根据1月9日微信公开课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1.5亿,同比增长6%。而众所周知的是,微信已经连续五年为京东开放了一级入口,刘强东也曾在二者合作一年后表示:“到201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增用户中超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商平台,长久以来,微信庞大的流量池给很多新兴平台提供了充分、便捷的流量入口,通过现金奖励、实物奖励、虚拟奖品、集赞、拼团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诱导用户分享,获得品牌在微信生态下的更多曝光。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裂变方式,使诸多小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指数级别的用户增长,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获客成本,几乎已经成了一切线上交易的命门。
拼多多的崛起,正是吃到了微信提供的这一波红利。根据其此前的赴美IPO招股书显示,凭借腾讯给予的巨大社交便利,2017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仅为11元/人。而失去了这份“分享”便利之后,这项数字变成了143元/人。
也正因如此,京东才决意将这份巨大的流量红利让位于“下沉策略”。
去年10月31日,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级入口,用户点击微信“发现”,再点开“购物”图标,即可进行购物。
打开微信“购物”,直接跳转至京喜页面
但事实上,即便是坐拥巨大流量池,京喜也并未展现社交拼购的裂变增长神话。甚至AI蓝媒汇在随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京喜的存在。
“社交拼购的玩法要么是以共同场景组建社群,挖掘私域流量,要么就是纯低价吸引,现在京喜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做到极致。”业内人士分析到。
所以,京喜缺少一个推力,来激发裂变。
反观另一个与京东相关的社交电商载体——芬香,在裂变的效果上就显得更顺畅一些。其主要以社群+分级的模式,鼓励群主带货分得佣金,从而增加交易量与用户量。
“我自己是全职妈妈,没有时间上班,也不喜欢做其他乱七八糟平台的东西,所以选择了京东芬香。”群主冰鱼告诉AI蓝媒汇,“如果你自己是超级会员,那么通过别人通过你链接下单的话,你就会有佣金收入。”
而想要成为超级会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50人的社群。“100人可以免费配机器人助理,机器人自动发商品链接。”另一群主解释道:“打个比方,消费者在京东上300块钱才能买到的东西,通过芬香,客户可能拿到大额优惠券+返利,实际上可能只需要支付50块钱。”
也就是说,芬香只承担“带货”的责任,而最终交易依旧需要在京东主站完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根据AI蓝媒汇在多个“内购群”观察,所有优惠商品均来自京东非自营的店铺。
为京喜开放了流量入口,却没有大力推广;与香芬“战略合作”却仅限“站外”沟通,在社交拼购这一点上,京东下沉得有些克制。
中场:“五环内”变身“羊毛党”
克制的结果就是,京东的下沉暂时没有对三四线以下用户产生巨大影响,相反为原有用户提供了“薅羊毛”的便利。
“群主会告诉你凑哪几张券,或者系统有‘漏洞’,比自己买还是合适的。”群成员安妮告诉AI蓝媒汇,“我自己工作比较忙,还要兼顾买菜、买日用品这些事情,没时间比价,所以进群跟着别人买还是比较方便的。”
社交拼购的大肆铺陈,改变了安妮的消费习惯,她此前一直是京东plus会员,“后来发现还是社群实惠。有时没空盯着群消息,回到家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芬香的社交模式,显然比京喜的拼购模式更加奏效。
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于,这种模式最终改变的是京东原有用户的消费习惯,将安妮这样的“五环内”用户变成了“羊毛党”,却并未见其在真正的下沉市场有何作为。至少截至目前并未有相关数据直接显示其“下沉成果”。
且AI蓝媒汇在多个芬香社群内观察发现,与安妮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说实话群内发布的商品单价还是偏高,很多是进口商品,保健品、美妆、零食、生鲜等,优惠之后的价格都不低,低线城市恐怕对这些不感冒。”
京东祭出的两大下沉利器,至今没有大规模影响到真正的低线市场,反而让“五环内”的用户愈发沉迷于“薅羊毛”的乐趣。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回顾京东一直以来宣称的下沉策略可以发现,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和聚划算、拼多多等截然不同的方式。“我们将以供应链为核心,打造独特的产业带拓展计划和C2M定制模式,顺应下沉新兴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超高性价比的商品。”徐雷在昨天的表彰大会上如是说。
也就是说,京东的下沉是基于不动摇原有核心供应链、sku特征的前提下,拓展渠道,改变带货模式。试图将原来只有一二线用户喜欢的商品,卖给下沉市场,“教育”后者消费升级。
“下沉其实不是这两年的新词,2015年我们在战略布局会上就明确了‘渠道下沉’这四个字,比如在低线城市布局京东家电线下店。”一位京东前高管向AI蓝媒汇透露。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京东家电线下店
京东此时宣称的“整体下沉”与五年前宣称的“渠道下沉”,并没有太大改变。
“其实我个人对于京东下沉是非常看好的。”现在的赵亮是典型的“五环内”用户,但其父母依旧生活在老家的某四线城市。“之前在老家布置婚房的时候,我极力要求在京东购置电器,爸妈坚决反对,一定要自己在镇上买那些在我看来非常低端的电器,且价格一点也不便宜。”
京东想要“教育”低线市场,目前的结果却是低线城市用户依旧不买账,反而让原有用户尝到了“省钱”甜头。
下沉一年,京东沉向了“五环内”。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