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华米远征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江枫

当华米在2015年推出自有品牌AMAZFIT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解的——一个中国品牌为什么会取如此拗口的名字?

按照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的解释,AMAZFIT取义Amazing(惊喜)。不过熟悉科技行业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巧合——AMAZFIT与Amazon和FITBIT看起来均有几分相像。这两家美国科技公司都推出过大获成功的智能硬件——Amazon打造的Echo开创了智能音箱这一品类,FITBIT则推出全球第一款运动手环。

华米远征

图:华米科技 CEO 黄汪

取名之中处处有学问。AMAZFIT虽然读起来略为拗口,但不难看出,华米做智能手表,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全球化市场。在华米远征之初,一个便于产生记忆联想的品牌名,无疑会提升国际用户对新品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真正占领用户心智。在近日提出“科技连接健康”的新使命后,国际化为华米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1

海外市场贡献超一半

欧美市场一直是衡量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的制高点。

此前部分中概股在美股长期被低估,多少与这些公司的产品在欧美看不见、摸不着有一定关系。尤其中国消费电子产品,要想打入欧美市场格外艰难。尽管深圳南山等地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制造工厂,但在一波又一波智能硬件热潮如智能音箱、无线耳机等品类中,很多企业只是为海外品牌代工的角色。

品牌建设不易。PC时代,民族品牌联想通过收购IBM个人PC的路径,跌跌撞撞挤进欧美市场;智能手机时代,华为通过技术、营销优势,成为少有的能够在欧洲中高端市场立足的国产手机。万物互联时代,华米等新崛起的硬件厂商,在最初靠性价比打开市场后,以“芯+端+云”的方式,逐步走向高端,野心勃勃地要与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同台竞争。

此前财报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华米海外销量首次超过中国本地市场,出货量占比突破 50%,达到 51.3%;而一年前,海外占比为44.2%。同互联网公司出海多半在家门口的东南亚打圈圈不同,华米自有品牌AMAZFIT的产品进入了全球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美及日本等竞争激烈的国家。截至2019年8月27日,华米全球智能设备出货量突破一亿台。

华米远征

在华米创始人黄汪看来,今年是智能手表大爆发的一年。根据IDC预测,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2.229亿台。未来三到五年,这种爆发有望以每年30%以上增长的态势持续下去。其实,2019年也是智能手表市场排名动荡的一年。以第二季度数据为例,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苹果,其市场份额从44.4%升到46.4%;此前的老二FITBIT则从15.2%掉到9.8%,这也间接促成了谷歌价值21亿美元的收购案;三星则从10.5%上升到15.9%,成为市场第二名。

在国际市场竞争升级的形势下,即便要面对苹果、三星以及Fitbit在中高低端产品的全方位立体挤压,华米仍然以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第三方数据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华米科技旗下的自有品牌AMAZFIT产品表现亮眼,已经成功跻身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前五。此外,由于自研芯片“黄山1号”的加持,华米旗舰级产品Amazfit智能手表2 ECG版,成为了全球唯一可以和Apple Watch竞争的具有ECG心电图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

据估计,未来华米AMAZFIT智能手表70%的出货量,可能都会来自海外市场,这意味着需要拿下更多的全球份额。华米做好准备了吗?

2

野心背后的补课

好学生的功课都是在课外完成。在竞争激烈的领域,成败往往是比短板的过程。技术、产品、渠道、品牌,哪怕有一个短板,企业都可能落于下风,甚至压根没资格坐上牌桌。

华米的雄心能否实现,取决于以下几个现实条件的考量:“芯+端+云”战略落地情况,这决定着华米能否从技术、产品层面为AMAZFIT以及未来的健康服务提供储备;品牌、渠道等短板能否补齐,为进军欧美等国际市场提供支撑。

在技术上,华米的研发投入力度应该说是比较有诚意的。2019年上半年,华米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111.38%——达到9375.1万元,而去年同期投入为4435.5万元。当年华为手机在众多国产品牌中能打出差异化,离不开海思芯片的助力;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华米从一开始也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其自研芯片“黄山1号”在2019年量产应用到了多款AMAZFIT手表、手环中,黄汪在最近一次发布会上还透露,“黄山2号”设计完成,将于2020年量产。此外,华米还先后投资了SiFive和GreenWaves两家明星RISC-V创业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芯片技术研发。

华米远征

同海外品牌相比,供应链是中国企业的天然优势,可以让中国的产品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参与到国际竞争;但渠道、品牌上的制约也不容忽视,这两块一度是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障碍。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初期有小米渠道的助力,又在产业链上和DIALOG、索尼这样的巨头合作,但如今华米独立发展品牌,自然免不了另起炉灶,独自面对渠道的挑战。华米能拿下哪些国际渠道,其实也是其品牌力的一道证明题。

进展似乎不错。2018年底,华米宣布拿下美国第一手表品牌——天美时(TIMXE),双方达成全球市场渠道合作。通过后者,华米可以切入美国等成熟市场,而天美时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同样拥有强大的线下渠道,可以帮助到AMAZFIT。这起合作在黄汪看来,标志着AMAZFIT“从产品到品牌到渠道,已经初步完成布局”。

在销售端,黄汪强调已经不需要再完全借助小米,华米自建的立体海外渠道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线上有亚马逊,有当地的电商,线下有第三方经销商等合作伙伴,也有天美时这样的全球性战略合作伙伴。在他看来,这是为什么华米海外销售能超过总出货量一半的原因之一。在全球化之路上,华米撒出上百人组成的国际销售团队,从西欧到东欧,从俄罗斯到印度、东南亚,在世界各地“不停地跑”,让华米的销售网络实现自己控制。

如果不看数据,黄汪的介绍听起来多少有些自夸的成分。但从华米的“补课”结果看来,成效似乎是立竿见影的:今年三季度,AMAZFIT智能手表的出货量首次突破百万台。

3

进阶的使命

AMAZFIT其实更像是华米的一个翘板。智能可穿戴设备商们更为看重的是价值6万亿美元的健康产业。

仅以中国为例,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突破 7 万亿元人民币。而摩根斯丹利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健康市场的规模是至少是智能手机市场的6倍。

世界科技巨头中,苹果、三星、谷歌,都将健康追踪视为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并竞相在该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其中,搜索巨头谷歌的早期思路是做类似于安卓的智能可穿戴操作系统WearOS,但这种模式距离用户健康数据有一定距离,也让谷歌在健康布局上落后于苹果。

为了打破这种瓶颈,今年11月初,谷歌不惜掏出21亿美元收购FITBIT,希望后者可以补足自己在健康可追踪硬件以及数据积累上的短板。相较之下,苹果不仅布局领先,且布点更为全面。早在2015年苹果就发布面向开发者的HealthKit,并在随后通过Health Record应用和Apple Watch等硬件在个人健康数据入口上持续发力。

至于华米,自从2013年成立开始,就在关注健康和人体数据。应该说,健康既是华米的初心,最终也将决定这家科技公司究竟会有多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华米远征

很显然,华米创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小米手环1引入了计步和睡眠监测功能,小米手环2引入了心率监测功能。之后推出的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则引入ECG心电图分析功能,比苹果还要早上一年。

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黄汪强调健康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不像IT或者互联网。“不论是你们今天看到的华米芯片、云服务,还是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和医院、机构,这些资源都是过去五六年的时间里慢慢积累的。这个产业与用户健康相关,需要我们以严谨和专业的态度对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时间和设备数量的积累,健康数据才有深度和广度。在黄汪看来,这两点恰是华米的优势——华米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上拥有手表、手环、体脂秤等众多种类,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仅手表一个品类,华米就设计型号15个、SKU达39个。经过五六年的积累,华米设备销售已经超过1亿台,从这个角度来看,华米已经成为全球大的人体运动和健康大数据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华米共记录了总睡眠70亿晚,累计心率监测211亿小时;累计ECG心电图达1489万次,而初筛的房颤和疑似房颤接近7万人次。

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华米便可以顺势推出米动健康VIP服务,从而实现“芯+端+云”战略的整体落地。在健康追踪数据的价值挖掘上,华米选择与合作伙伴及医疗机构共同探索。如和美国AliveCor公司一起拓展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级心电图服务市场(AliveCor的心电图解决方案已经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CE审核),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共同在中国推动心脏健康管理计划……这种深度合作有利于在医疗健康产业更快地取得突破,对各方而言都有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逻辑,华米将公司使命升级为“科技连接健康”。这种使命背后隐含着更为宏大的商业企图—构筑全球健康生态。

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华米远征军会向高端市场进一步渗透,与苹果、三星等巨头的竞争未来应该会更加直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