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蓝图:中国新金融企业应抓住高质量发展契机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互金观察站(ID:hujinguanchazhan),作者:甜敬
12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在重庆拉开帷幕。“亚欧合作对话”是由博鳌亚洲论坛与欧洲咨询联盟共同发起、致力于推动亚欧两大洲全面、深入、高质量的合作。而此次会议则主要聚焦于积极促进和深化亚欧之间和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发展。此外,会议还就金融全球化的前景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对话邀请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保东,欧洲咨询联盟–安博思公司高级合伙人博吾乐,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芬兰前总理、创新领域专家埃斯科•阿霍,重庆市市长唐良智等在内的政、商、产、经界精英。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3个国际组织等400余名政商学界嘉宾、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当前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者以及博鳌亚洲论坛连续五年的会员,恒昌也受邀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亚欧合作对话会。同时,恒昌旗下高净值客户俱乐部“恒友汇”会员也受邀出席了本次盛会,共同关注金融全球化和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和挑战。
1
预见变革时代下的“风向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全球化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挑战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宽松,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将步入“负利率”时代。而全球贸易壁垒、民粹主义等全球经济和政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更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为全球金融业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对监管和行业带来未知的挑战。
尽管挑战重重,但前景依然乐观。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已按下“加速键”。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指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有巨大的潜力。举例来说,中国A股相继纳入MSCI等国际主流指数,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总数已达1000余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的限制逐步放开。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有关举措”,中国的金融开放正在有序进行。
此外,技术创新正为金融业务创造更多的空间。在了解更多全球经济形势,明晰发展趋势的同时,金融科技企业也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具体挑战,规避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目光长远的全球化资产配置,以满足多样化、专业化的用户需求。恒昌旗下高净值客户俱乐部“恒友汇”受邀参加博鳌亚欧合作对话会议,就是恒昌为高净值客户开拓国际化视野,掌握新金融时代“风向标”构建的平台与纽带。
2
新金融企业如何迎发展契机
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的时代背景,已成为金融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从长远看,机构化是金融全球化和开放的必然选择。依据二八原则,80%的个人投资者面对复杂的局势,容易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作为长期的金融活动行为,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应该借助财富管理机构具有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把握未来投资方向,洞见全球资产配置趋势,避免在多变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金融市场中做出次优的投资判断。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和个人财富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为中国的新金融企业创造了庞大的蓝色市场。根据贝恩公司和招商银行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就指出,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达到197万人,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90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底将突破200万亿大关。
新金融企业提升财富管理专业性和服务品质已经成为关键。
此外,在金融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双重趋势下,中国的新金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度小满、京东、恒昌等创新型企业利用金融科技释放的巨大力量,为不同国家人群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像度小满金融建立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输出金融科技,致力于建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生态联动系统,而恒昌则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上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智能化、国际化的资产配置路径。在近期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恒昌位列高净值人群青睐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第六名。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科技为新金融企业提供了新的舞台。”恒昌首席产品官贾裕泉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新技术如何颠覆金融业,金融企业都应该尊重金融的本质,敬畏金融风险。技术的变革与金融的本质并不冲突,技术的变革将催生一个平行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与财富管理服务。
在金融全球化的新航海时代,新金融企业更应洞见和抓住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时代蓝图和发展契机,迎接变革与挑战,迈出跨时代的一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