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Discover、Capital One归国精英,这家传统消金要翻身了?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新流财经(ID:xinliucaijing);作者:小慧吖
成立4年的传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日密集引入两位在国外知名金融机构有过丰富从业经验的互金大咖,试图挽救这张表现平平的消费金融牌照。
11月,银保监会官网披露,核准成少勇(CHENG SHAOYONG)的杭银消费金融独立董事任职资格,以及核准蒋燕青的杭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任职资格。
提及成少勇、蒋燕青,消费金融行业都不陌生。一位是小赢科技总裁,一位是51信用卡前CRO。
成少勇曾就职于美国第一资本银行(Capital One)、香港汇丰银行亚太区总部、恒生银行,主管风险管理、消费信贷、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工作。2015年,任小赢科技首席风控官,2017年担任小赢科技总裁。
伴随成少勇的加入,小赢科技也于2018年9月成功登陆纽交所。
蒋燕青曾在Opera Solutions、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MasterCard Advisors等知名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工作,主要负责信用卡相关的营销和风险管理工作。2016年5月开始担任51信用卡首席风控官。
新流财经曾在《中国消费金融背后的神秘力量》一文中报道,蒋燕青在2016年加入51信用卡后,便负责该公司整体的金融业务板块,涵盖从产品、运营推广到风控策略、大数据、决策系统等各个环节,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内带领51信用卡的金融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并推出了iCredit智能大数据风控系统。
亦有知情人士透露,实际蒋燕青在2018年下半年便已加入杭银消费金融,只是近日银保监会官网才正式披露这一任职信息。
加强风险管理 or 拯救业绩?
持牌消费金融人才加入一般互金机构委任要职比较常见,互金机构到持牌消金却比较少见。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受银保监会监管,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极为严格。不仅需要在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工作年限,也需要通过考试审核,获得银保监会的审核批复。
实际上新流财经也曾了解到,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招聘普通员工也极为谨慎,甚至不招任何有P2P从业经验的员工。
此番杭银消费金融引入还在P2P系企业,以及曾经在P2P系企业委任要职的人才,令人深感意外。
“只能说明,杭银消费金融可能真的要开始革新了,因为他们前几年发展确实不太有存在感。“某头部持牌消金人士分析,或许行业更应该关注到的是成少勇或者蒋燕青曾在国外知名金融机构有风险从业相关经历。
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引入两位人才,是杭银消费金融希望加强自己的风控实力。
毕竟,2018年5月,杭银消费金融曾被浙江监管局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处以50万元罚款。
对于该次被处罚原因,杭银消费金融对媒体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初期业务中有个别业务是与经销商合作的消费分期业务,由于经销商欺诈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可见,早期的杭银消费金融,在风控审核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
纵观杭银消费金融成立至今的业绩,在持牌消费金融企业中,似乎未有太多存在感,直到2018年才扭亏为盈。
实际上,杭银消费金融早期发展与其股东基因存在一定关系。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2月,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初始股东为杭州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其中杭州银行和西班牙对外银行分别持股41%、30%,剩下的小股东分别持股10%、10%、4.5%、4.5%。
典型的传统城商行加外资银行组合,中西搭配,属实有点累。
这样的组合模式,还有成都银行和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联合成立的锦程消费金融。
在消费金融行业极速发展的这三年,这两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业绩表现平平。锦程消费金融成立8年,在2018年仅收获7648万元净利润,截至2018年末,总资产仅33.04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来城商行的消费金融业务能力并不突出,业务模式较为保守,加之与国外银行融合,股东意见通常难以统一,因此发展并无太多创新举措。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初期,董事长为应若飞,总经理为冯世鹏,一位曾是杭州银行温州分行行长,一位曾是杭州银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杭州银行基因浓厚。
2018年2月,杭银消费金融迎来了新任总经理金毅,董事长贝瑜,前者曾任杭州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后者曾为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行长。依旧是浓浓的城商行基因。
有趣的是,在2019年4月8日,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加至12.6亿元,引入新股东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92%,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也是在这个时候,杭银消费金融开启了变革的趋势。
自营现金贷已上线,半年已服务159万人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初期,业务较为保守,其官网显示主打两类产品:一是无抵押免担保的综合消费贷,也就是现金贷款,客户可以通过网点办理、预约上门等方式申请贷款,最高额度2万-20万元;二是家居商品等消费分期贷,但面向的主要是大杭州地区本地常住居民(本地常住居民指工作地点位于大杭州地区的杭州本地人或工作满一年的外地人)。
此后杭银消费金融也曾上线过“车位贷”等产品,以及与母婴电商贝贝网合作名为“贝贷”的贷款产品,只是并未掀起太多水花。
直到今年5月,杭银消费金融上线了其首款自营现金贷产品“消邦”,让人感觉到了一些新鲜。“消邦”与马上消费金融“安逸花”、招联消费金融“好期贷”类似,随借随还,“消邦”最高额度20万元,页面显示日息最低0.027%,截至11月30日,已服务158.64万人。
此外,今年杭银消费金融也密集开启与助贷平台合作,比如滴滴金融“滴水贷”、360金融,以及哈罗出行“臻有钱”,都有杭银消费金融的身影。
近几个月,杭银消费金融还在陕西、河北、湖北等地招聘客户经理,试图在当地拓展维护业务,据了解,杭银在这些地方发展的业务,与中邮、中银的线下大额信贷业务类似。
如今的杭银消费金融,正从线上、线下两方入手,试图打一场翻身仗。
最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在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得以迅猛发展,其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占市场有力一角,目前已有24家正式开业。
由于各家发起成立的股东属性不同,所走道路也不尽相同。
有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一开始就坚持互联网运营思路,以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快速发展,也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碍于股东的限制,无法将业务扩大,仅在所在省份简单开展,以及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一些助贷业务。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类发展缓慢,并无强有力的核心业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然不至于被市场遗忘,但终究令人感到惋惜。
杭银消费金融早期业务保守,但也可以看见其目前正在往自营线上业务发力,如今又引入两位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丰富经验的人才,未来发展也令人期待。
实际上,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强监管,一大批无牌非法消费金融公司正在被出清,一切利好都掌握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手上,未来的消费金融市场,也一定会是持牌为王。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