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年轻人“恐婚焦虑”?别催,慢慢来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毒眸(ID:youhaoxifilm)
今天你恐婚了吗?
2015年,中山大学社科院发布的《“80后”、“90后”中国青年婚恋观》指出,当今中国有82%的单身青年因缺少勇气不恋爱,76%适婚青年有恐婚心理;而到了今天,恐婚、婚恋担忧更是已经成为了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年轻网民们热议的焦点,相关微博话题累计阅读数已超过了2.6亿。
在感情问题面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被婚恋焦虑所包围。
但年轻一代真的排斥婚恋吗?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注意到,随着情感类节目《幸福三重奏2》的播出,过去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片中三对夫妻之一的郎朗吉娜夫妇,开始频繁登上微博的热搜。而和过去因婚礼、拿行李的是谁受关注不同,这一次二人则是以“恩爱”“甜”的形象,和张国立邓婕、陈意涵许富翔夫妇一起受到热议。
频繁登上热搜的郎朗吉娜夫妇
而这并不是一个“突发的事件”。最近两年,受到慢综艺和观察类综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情感类综艺作为将其中“情感”一环进行着重刻画的类型分支,也成为了新的流行趋势。从去年开始,各类情感综艺节目就扎堆出现在各大平台、卫视。
从《心动的信号》《我家那小子》等棚内观察综艺,到《幸福三重奏》《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等原生关系真情秀,综艺节目的聚焦友情、爱情、亲情等等亲密关系,打起了“接地气”的“情感牌”,大S和汪小菲“等明星夫妇”再获关注,“奇闻CP”等素人CP甚至也因此走红。在日渐增加的婚恋焦虑前,情感类综艺似乎成为了很多年轻受众的一剂“心灵良药”。
不过,伴随着情感类节目的兴起和扎堆,另一种声音也随之浮现: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综艺中过度的催婚话题、婚姻焦虑等问题,让他们本来就存在类似重压的生活“雪上加霜”,甚至可能直接催生出了逆反心理。原本的“蜜糖”,也有可能成为“砒霜”,给综艺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毒眸看来,对于情感综艺来说,光光“发糖”还不够,怎么讲好感情故事或许才是“命门”。
情感综艺,为什么受欢迎?
年轻观众钟爱情感类综艺,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很多年轻受众的情感状况,给情感综艺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国家统计局和民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为7.2‰,创下近十年新低;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年离婚数量从2001年的125万对上涨至2017年的437.4万对,离婚率也从1.96‰增长到3.2‰,增加了63%;截至2016年底,我国单身成年人的数量已经超过2亿,至少有58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空巢青年”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尽管独居、不婚,都是很正常的个人选择,但当与感情相关的综艺节目出现时,还是容易形成一个情感的切口。在毒眸往期文章中曾提到,真人秀的出现就是一种共情,而观众对于真人秀节目的讨论,也是人们对平时生活中所遭遇问题的情感突破口。因为相比于育儿等问题,情感综艺里婚恋、情感等话题更容易切中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引发其思辨和讨论,故而更容易成为热门话题。
“宠夫狂魔”吉娜成为话题
可尽管如今情感类综艺扎堆、常常受到热议,但也并不代表其总能贴合观众的需求。不少网友表示,有些情感观察综艺中的男女嘉宾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起争执,看久之后会越发排斥婚姻,以至于更不想恋爱了,而这些综艺的口碑也因此而受到了一些争议。
这类节目的设置当中,往往会为了增强话题性,通过剧情设置、剪辑等形式来放大冲突,例如给面无表情的嘉宾配上表示“冷脸”的花字,从而加强人物性格和剧情线的设置。可实际上,过度刻意强调冲突或许是情感类节目的一个大忌。
在分析情感类综艺的模式时,《新京报》的娱评人分析道:“我们总以为呈现在荧屏上的节目永远需要‘爆点’不然节目可能就不那么好看……对于探讨亲子关系、年轻人婚恋观的真人秀节目中,这个方法论或许并不通用。因为本质上仍是流量逻辑在主导的综艺爆点,牺牲的是‘真人秀’中最宝贵的‘真实感’,对于探讨情感的节目来说,无疑是舍本逐末的选择。”
《幸福三重奏2》中体现的夫妻两慢慢的生活
此外,很多情感节目为了升华主题,会特意进行较强的环节设置,输出观点时有说教式的成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希望利用真人秀综艺“放松娱乐”的观众来说,“强观点输出”式的说教容易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本来就是想嗑嗑糖,结果却要听一大段形式感很足的情感教育,看综艺的好心情就全没了。”
根据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个人会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认同。而当电视中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与个人所持观点相一致或相近时,则会引发“共鸣效果”,导致涵化效果有扩大趋势。
换言之,当社交媒体上“恐婚”、“厌婚”成为一种常见的婚恋观时,情感类综艺刻意渲染情感冲突、刻意展现夫妻间的矛盾,虽然有可能引发很多共鸣,但也会加剧年轻观众对于婚恋问题的焦虑感,甚至会导致逆反情绪扩散、蔓延。
毒眸注意到,今年情感类综艺市场虽然延续了去年的火爆,可是部分节目较同一类型或者上一季,已经有了明显的口碑下滑。由此可见,对于整个情感类综艺行业来说,已经来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内容方并不是切中感情就万事大吉,更要注重讲故事的节奏和方式。
情感类综艺怎么做?
面对拐点,从业者该如何打破僵局?
云合数据显示,《幸福三重奏2》的百度搜索指数人群画像中,20-29岁年轻观众已在近期占到53%,成为主要受众;360搜索指数的人群画像之中,19-24岁观众占据39%,25-34岁观众占据40%。而这一年龄阶段的节目受众,恰是最容易受到工作重压、情感焦虑、催婚压力影响的年轻人。
一方面表露出“恐婚”,一方面对情感类节目表示“真香”,这种现状恰恰证明了,婚恋题材和甜蜜生活本身,并不是情感类综艺节目受众所排斥的要点。年轻观众对于情感与婚恋话题的排斥,本质是对于生活环境中社会压力的排斥,和对感情生活有美好期望、却又害怕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恐慌”。核心是社会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害怕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不匹配。
正因如此,在这类情感类综艺节目中,作为节目制作方若想要真正抓住用户,所应该呈现的不应该是为了热点而铺陈的争议情感话题的争议或说教,而是对美好感情生活期盼的具现化实例,甚至于婚姻、感情中问题的解决之道。真正做到“慢下来”,用更“舒适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
在《幸福三重奏》第一季开篇,曾经给出过一组数据:根据《国民婚姻情感指数白皮书》,在我国夫妻对于婚姻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之中“工作压力的排解、家庭琐事的处理、抚育孩子的责任、赡养双亲的义务”等,成为拉低夫妻感情分数的主要原因,超过80%的夫妻希望和另一半有两人独处的时光。
为此,在《幸福三重奏》系列之中,核心背景设定就是让三对明星夫妻前往为他们专属定制的“二人世界”。在一段难得的独处时光里,远离现实生活中繁杂日常的干扰,没有紧迫的任务线设置,更多聚焦于明星夫妻之间自然的生活状态和具有烟火气的幸福细节,以及“慢下来”的故事与生活节奏,从而表露出更多的舒适感。
张国立和邓婕在旅游时互相拍照,因为光和影子的位置互相打趣;登山的休息间隙,许富翔会帮补妆的陈意涵系鞋带;郎朗会在先下车后扶着车门避免妻子撞到车顶,游轮上也会提醒爱美的吉娜添件外套……在各大平台上,受到讨论的不再是“男女在婚姻中关系不平等”、“XXX真作”,而是#陈意涵许富翔相处模式# 、#郎朗教吉娜中文#、 #张国立求生欲#等更生活化的话题。
张国立的求生欲
与此同时,在细水流长的真实夫妻相处日常中,节目组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后期的“功力”来增添温馨感:不是通过刻意设置冲突的剪辑,而是通过诙谐的花字和音效,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增加趣味性。节目结尾也通过沙画的形式,为每对夫妻配上文案,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形成向往,而非进行强硬的观点输出。
潜移默化的输出,也的确在几期节目之后起到了效果。在上节目之前,大众或许会对三组嘉宾存在刻板印象:张国立邓婕“老派演员”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郎朗吉娜因为机场拎包事件在网络端颇受争议,陈意涵与“其貌不扬”的许富翔结婚时也有大量网友表示不解……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节目开播前,他们或许都不是很多网友心中,最为理想的婚姻模型。
但是借助对三组夫妻生活的刻画,观众能够看到与印象中不一样的他们。有很多网友表示张国立邓婕的“互怼模式”很有意思,郎朗和吉娜的恩爱常常被人调侃“给人喂柠檬”,更有观众感叹从许富翔对待陈意涵的方式中“终于明白了大发为什么会和他结婚”。
陈意涵、许富翔夫妇的日常
而这样的嘉宾组和模式设置,对于观众的意义也不止于“嗑糖”,同时也是婚恋模式的一种梳理:张国立邓婕代表了父辈的夫妻关系,生活方式中有数十年磨合和包容之后的沉淀;陈意涵许富翔是刚结婚一两年的年轻夫妇,两者保留自我、相互尊重;郎朗与吉娜正值新婚燕尔,生活中有更多分享甜蜜的时光。
各具代表性的三对夫妻,在给观众带来观看综艺愉悦感的同时,或许也能给他们在面对今后不同时期的婚恋关系,提供一些借鉴,消弭大众对于婚姻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带来的迷茫。“现代人对爱情是什么态度呢?大概是向往爱情、憧憬爱情,但不确信爱情是不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有时候看看这种情感慢综艺还挺好的。”豆瓣上《幸福三重奏2》的一条热评,似乎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这样的创作思路其实也不仅仅适用于情感类综艺,面对愈发注重自我独立的年轻一代,说教式的情感价值灌输,或许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潮流与审美。和年轻用户站在同样的视角和立场,用更独立、真实舒适的方式去呈现他们所向往的价值和生活模式,不为热度“加速”,“慢下来”与之对话、引发思考,可能才是和年轻观众走得更近的法则。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下一篇:咦?疼痛文学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