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仍在不断成长?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在苹果公司发布四季度财报数据之后,苹果公司的股价顺势上涨了6.6%。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消息,但是很多媒体并不看好苹果股价依旧上涨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甚至很多人开始慢慢不看好苹果公司,认为苹果现在已经过了历史的巅峰期。但在笔者看来,苹果很可能仍然被低估了,苹果的前途依然十分光明。
为何仍然有人看空苹果?
2019年的财报可能给这些看空者更多的口实,苹果公司正在受到消费者之支出下滑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在国内曾经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消费者批评苹果公司曾经利用回购股票的手段来支撑每年的收益,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国内投资者们嗤之以鼻。甚至有国内消费者质疑苹果“为什么不将这些投资布局在创新方面呢?”
苹果的创新开始遭到质疑,设计和硬件方面的大创新力度虽然不如以前,但是从财报来说,我们仍然能看见端倪,财报数据显示,2019财年苹果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而研发支出却增长了14%。即使硅谷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创新投入不断增加,苹果仍然很容易在这一块投入更多的资金,因为我们都知道的事实是,苹果是坐拥现金最多的互联网公司。
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苹果公司的毛利率多年来一直在不断下降,2011财年苹果公司的毛利率为40%,这一数字在2019年时变成了38%左右。所以,在看空苹果的人看来,这就是苹果公司很大的问题,因为在这些看空者看来,苹果已经在较低的利润率中收益。苹果公司正在从一家奢侈品公司变成一家普通的手机制造厂商泯然众人矣。
在2019年Q4财报公布之后,在中国双十一狂欢节中,苹果似乎并未验证如今出现的下滑现象。iPhone 11是一款十分成功的产品。在2016年,苹果公司也曾经经历了财报数据的下滑,但是下滑并非新常态,在2017年苹果公司恢复增长,并在2018年创造出历史性新高的收入。
与此同时,很多人认为“苹果公司正在成为一家消费品公司”。但在笔者来看,消费品应该是日常生活日用品,若是将苹果公司定义为一家消费品公司,无异于不了解苹果背后的事实,诸如苹果公司还是世界上最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我们都知道,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布出创世纪的iPhone 4和首部ipad,这与他们本身的A4芯片的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息息相关。如今,这种无晶圆厂成为苹果公司十分重要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苹果公司在半导体设计和操作系统方面整合直接推动了iPhone和其他iOS系统产品的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苹果公司的半导体系统,苹果公司可能就不会是库克式的苹果公司。
作为对比,在今年9月和10月,与苹果公司长期竞争的大型互联网巨头们都在苹果公司秋季发布会之后发布新的硬件产品,10月2日,微软在Surface Pro X中将产品处理器上标记了微软SQ1的标签,微软也正在向一家半导体公司迈进;谷歌 10月15日举行的“谷歌制造”发布会同样不同凡响,此外谷歌对Fitbit的收购足以表明,谷歌已经意识到,要想在竞争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学习现阶段的苹果理念。
因为,据市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全球智能手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在2019年三季度同比增长至47.9%,而以谷歌为首的安卓穿戴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被逼近死角。如今的谷歌公司更愿意做苹果公司的追随者。
还没有细说iPhone手机呢?iPhone 11系列新品的发布扭转了很多人对于苹果的期望,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苹果在今年春季发布会的演讲意在表明苹果公司正在转型,苹果公司将硬件设计消费品的主页转型成为一家服务型产品公司,这也就是为什么苹果公司愿意降低iPhone 11的价格,并坚持推出iPhone 11 Pro做法,因为在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之后,苹果公司ID软性服务诸如Apple TV+业务和游戏、信用卡支付业务出现快速增长,已实现转型。
iPhone 11可能是苹果公司的一个实验性产品,在笔者看来,iPhone 11“真香”源于苹果公司削减成本来增加单位面积的收入,所以iPhone产品低价格本应该是多少很难界定,因此作为一款平民化产品,这次苹果的新品试验毫无疑问极为成功。
财报数据还公布了苹果可穿戴设备的一些情况。财报显示,可穿戴设备业绩同比增长超54%,服务同比增长超18%……这表明苹果正在推广的转型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只有iPhone 产品业务出现了下滑,这些下滑均被服务和可穿戴产品的收入抵消了。所以第四季度苹果的收入同比仍然能够实现增长。所以,到底是谁说苹果公司已经“人到中年”,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了呢?
与谷歌和微软这几家公司相比,目前苹果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其实是最大的,因为苹果公司已经掌握了竞争对手们所渴望达到的硬件和软件产业生态的集成。未来的苹果可能在几大巨头的竞争总仍然能够长久领先下去,苹果的市场份额仍然会出现不断增长。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