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万到1.08亿,手机拍照进化史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11月5日,小米1.08亿像素的CC9 Pro将正式发布,这意味着1.08亿像素的手机将正式量产。2000年日本J-phone联合夏普公司研发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拍照功能手机,当时的像素只有11万。
如今,手机拍照几乎成为人们的刚需,手机像素也发展到了1.08亿,主流手机都已经能够拍摄2160P的高清视频,DC、DV已经退出主流市场,单反、微单的市场也在缩小。
从11万到1.08亿,手机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未来手机拍照将走向何方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 从玩具到好用
尽管2000年就有了拍照手机,但是日系手机市场是封闭的,没有多少人能买到这种手机。拍照手机真正开始普及,应该从2002年诺基亚的7650开始。
大约在2002年前后,彩色屏幕、3G、摄像头几乎是同步开始流行的,尽管中国3G要到奥运会才发牌,世界其他国家的3G还是上马很早的。
在3G应用初期,人们相当的应用场景是视频通话,要通话就要有摄像头,于是就有了11万,30万的前置摄像头。
进而发展出30万,130万的后置摄像头。
因为技术和限制和观念的进步,早期这些摄像头的拍照效果都是惨不忍睹的,仅仅处于能分清人的水平。
手机拍照的推动者是日系厂商,由于日本市场的封闭与竞争,以及日本厂商在数码相机,镜头,CMOS等领域的领先。索尼,夏普等厂商很快就把当时数码相机使用的高品质CCD和镜头用到了手机上。
同时,为了省电和成本,也发展出高品质的CMOS感光元件。
到了200万像素的年代,日系已经有索爱K750C,NEC N840这种拍照比较优秀的产品了。
同时,诺基亚作为当时手机行业的领先者,也跟进了手机拍照,虽然诺基亚没有日系的积累,但是欧洲有卡尔蔡司,诺基亚与卡尔蔡司合作,也推出200万,320万像素的手机。也使用比较好的CMOS和镜头。
这样,手机逐渐能够记录日常生活了,虽然画质还不如DC,但是已经可以用了。像夏普SH903这种产品,已经有320万像素,2倍光学变焦。手机拍照从玩具变的好用,开始出现替代DC的势头。
二、 从1000线到2000线
在功能机发展到500万到800万的年代,苹果发动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手机进入智能机时代。
在功能机时代,虽然手机像素也能达到500万,甚至800万,但是实际画质还是不能与DC相比的。
在ISO12233测试中,入门单方和优秀的DC中央分辨率能够达到2000线左右,但是手机无论是500万或者800万都只有1000线左右。
一直到诺基亚N8,用了1/1.8寸的1200万CMOS(这个规格,非诺基亚品牌一直到华为P20pro才超越)
手机拍照的分辨率才达到2000线。
在智能手机的初期,无论是200万,320万还是500万,800万都没有接近2000线的水平。像荣耀一代,虽然也有800万,但是实际也只有1000线左右的水平。
最终,这个瓶颈被苹果打破,苹果通过高品质镜头和BSI的CMOS,提升了拍照的画质,用800万像素做到了2000线的分辨率。
这意味着,到了iPhone4S之后,手机可以正式替代DC记录日常生活,也能拍摄出一些具有艺术性的照片。
从此以后,DC和DV逐渐走上末路。
在iPhone4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1200万,1300万还是1600万,画质均没有太大突破。
虽然,苹果也是一代代进步,2000线之后,2400线,2800线也逐渐能达到,但是竞争对手也在追近。
无论是OPPO,小米,华为还是金立,在2018年前的手机,差距都不是太大,都能满足日常拍摄需求,但是拍的好不好主要还是看技术。
尽管各家手机都说自己媲美单反,而事实上佳能的5D2配上很便宜的定焦镜头,也能接近4000线。
2012年,诺基亚曾经做过808,用1/1.2寸,4100万(4比3是3800万),做到过的接近4000线。
卡尔蔡司实验室发现,由于手机镜头更小,反而比单反更容易把分辨率做高,而成本要比单反低很多很多。
不幸的是,随着诺基亚的倒下,这个趋势并没有继续。
三、 华为引发的新军备竞赛
2018年,华为在走了几年弯路之后,成立芬兰研究院,拿下了诺基亚的人马,通过四合一拜尔排列,使用了1/1.7寸的CMOS,P20pro横空出世。
虽然,比画质,P20pro还不如当年的诺基亚808,但是这个方向重新开启,意味着手机拍照画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华为的抛砖引玉,引发了新一轮像素与CMOS面积的竞争。在华为之后,很快其他厂商也跟进大CMOS和高像素。
如今在6400万,1/.73寸CMOS,高品质的镜头模组支持下,手机拍照终于达到4000线了。这已经是当年Canon 5D2配合定焦镜头的水准了。
如今,小米的1.08亿像素无疑会再度拉升手机拍照的画质。未来也许会有2亿、3亿像素,分辨率超过4000线,8000线的产品。手机替代单反,将不再是广告。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