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观望、劣币倒逼良币,前景广阔的人造肉迎来危局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一视财经(ID:yishicaijing);作者:张宁 编辑:西贝
近日,必胜客在美国凤凰城门店推出采用“Incogmeato”香肠的“人造肉”肠披萨,该款香肠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由人造肉公司MorningStar农场生产。而此前,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连锁快餐均推出人造肉汉堡等产品。
受到人造肉利好影响,2019年国内人造肉开始受到资本和舆论关注。5月,人造肉创业公司珍肉获得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10月7日,金字火腿在天猫推出牛肉味植物肉饼,其股价在6个交易日实现5个涨停……
但在资本热炒的背后,国内人造肉企业却面临危局:头部VC持续观望、国内消费者不认可、行业出现劣币倒闭良币。新兴的人造肉行业主动呼吁监管。
1
健康意识增强
人造肉具有广阔前景
人造肉关乎人类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增加,人造肉将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的市场,随着大众对健康需求越来越迫切,爱吃肉但是又对健康有需求的人将成为人造肉的主要用户。
目前人造肉在美国已经尝试替代肉类,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为例,其主打产品Beyond Burger素肉饼,在外观、味觉与真正牛肉几乎没有差别,目前BeyondMeat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个零售和食品服务网点,2018年销售额达到8793万美元,同比增长167%。
而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造肉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在过去十五年,国内人均肉类摄入量已经增长30%,但是过多摄入红肉会增加患上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据德勤咨询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显示:中国三高’的患者数共计3.5亿例,这些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25%左右。
人造肉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分子技术,模仿肉类的口感、口味,因此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人造肉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添加人体无法合成的八种氨基酸,降低脂肪的比例,甚至还可以添加药膳,具备养生功效。
为此,人造肉被市场所看好。按照人造肉对肉类产品的替代率,MarketsandMarkets 预测:2019 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 121 亿美元,未来将以 15.0%/年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将达到 279 亿美元。
2
畜牧业产能有限,20亿人口增长
国际资本入局人造肉
但人造肉的价值被低估了,它不仅能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在以后可能解决饥饿问题,它能解决全球蛋白质供应不足。
目前肉类主要需求增长源于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欧美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00KG/年,而中国人均消费量为74KG/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中国、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均肉类消费量将会大幅度提高。据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 8829.6 万吨,因消费量增长,2030 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 3800 万吨以上。
除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外,人口增长也加剧对肉类的需求。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6亿,相比如今的76亿,净增长20亿人口。
而为了满足人类食肉需求,全球畜牧业产能已经触顶,英国广播公司调查显示,每年要屠宰700亿只动物。据了解,目前畜牧业占据全球70%的农业用地、60%左右的谷物产量、25%的淡水,而亚马逊雨林的毁坏也与畜牧业有直接关系——当地人毁坏雨林,以便种植用于加工成养殖饲料的谷物。
20亿新增人口,发展中国家的肉类需求,未来肉类蛋白将会出现短缺,而目前地球资源已经难以满足肉类供应量,人造肉则能够在不增加资源消耗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蛋白质供应。
以细胞肉为例,制造同样重量的人造牛肉饼,相比畜牧业能够节约99%的水资源、93%的土地、90%的温室气体排放、46%的能源消耗。
未来蛋白质供应短缺以及人造肉的替代效应,国际资本嗅到了投资机遇,食品巨头 cargill、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李嘉诚、比尔盖茨、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 斯通和埃文• 威廉姆斯等均在此前投资国外人造肉企业,并推动其产品面向市场。
机构投资者一般以长期投资为主,李嘉诚和比尔盖茨早早的就进行风投,以他们的财富量级,对人造肉的投资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属性。截至2016年6月,全球共有11家人造肉企业获得资本投资,累计融资总额达到12.8亿美元。
3
资本观望、市场混乱
行业主动呼吁监管
国外资本在人造肉市场已经完成布局,但是国内资本却因为技术问题而持观望态度。
目前红衫中国、经纬中国等在内的国内一线主流VC只是在关注国内人造肉企业,并没有出手。
据了解,制作植物人造肉,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肉质的纤维感原料、蛋白的凝胶网络结构、色泽和风味。只有解决这三大技术难题,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人造肉,但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技术实力单薄。例如,一块牛人口味的人造肉饼,要在开水里面住20分钟,不变形,但目前国内能达到这样技术水准的厂商少之又少。
据艾媒咨询调查显示:在不愿意尝试人造肉的消费者中,近一半是出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技术不成熟、口感不佳是另外两个降低消费者尝试意愿的重要因素,而购买人造肉主要的动因更多是好奇。
技术能力所造成的口感差已经成为人造肉进入大众视野的主要障碍,9月6日,珍肉与国内月饼厂商合作,在淘宝上线人造肉月饼,在销售3000份后,珍肉因口感原因,暂停面向个人零售,转向2B市场;10月7日,金子火腿上市牛肉口味的人造肉饼,截至目前仅销售1095份,销售额为14.26万元。
技术差距尚可弥补,但对于人造肉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劣币驱逐良币。
与大众认知不同,人造肉并不属于食品行业,而是高科技行业,以国外人造肉企业Beyond Meat为例,2018 年,Beyond Meat研发团队规模为63人,年度研发开支为 960 万美元,占总营业开支的比重始终保持在 20%以上。
但国内加入人造肉浪潮的更多的是食品加工企业,人造肉属于生物分子范畴,不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就能做的。
据了解,人造肉应用广泛,火腿肠、汉堡排、鸡块、四喜丸子、素金枪鱼、培根,猪肉肉末、狮子头、鳗鱼……不同产品的纤维感、口味差异明显,因此每一个产品都需要进行研发。而拉丝蛋白、温度、水温、不同配比,每一因素都会决定人造肉的口感和纤维感,很多产品都是试出来的,一次实验的成本就高达两万。
国内人造肉企业还需要三年的时间做技术研发。但目前已有部分膨化食品企业尝试进入市场,消费者吃到质量不好的人造肉后,就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排斥,据了解,目前部分企业采用每吨一万五的豆粕生产人造肉,而优质大豆蛋白的成本为3万/吨。
虽然人造肉的市场过阔,但国内的市场前景却前途惨淡,河南、湖北那些生产辣条的企业一旦进入,行业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各大企业都希望监管部门出台准入标准,保护行业发展,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下一篇:80后“接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