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电影技术革命,观众不买单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双子杀手》在口碑与票房上的扑街,在正式上映前就已经有了鲜明预兆。从题材上看,这部以克隆人为主角的电影如果放在二十几年前,或许还会有些许新鲜感,但如今在这个满屏AI创世的年代,克隆人故事显然有些落伍了,而“老年自己与年轻自己的对抗”这一框架的设定也不免令人想起《环形使者》《前目的地》等科幻电影。在故事概念上,流俗恐怕是对它的最清晰解读。
更何况这个剧本在好莱坞,已经数易其主,当年因技术原因始终未有人接盘,而如今当技术成熟——慎重点说,技术能够达标的时候,这部电影的故事显然已经丧失了吸引力。很难说清楚,手握两座奥斯卡小金人的李安为何会接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真的是承载李安所想确立的电影新技术标准的最佳载体吗?起码绝大多数观众给出了否定的建议。
身处能够播放4K/3D/120帧的影厅中,你能看到毫发毕现的清晰脸庞,强烈的色彩饱和度,沉浸式的打斗体验(尤其摩托车追杀那一场戏,仿若VR沉浸式体验),如果说这部电影在故事上乏善可陈的话,那在技术上,它的确带着一些野心,但若将这些特质,说成是“革命性的观影体验”,似乎又有些名不副实。所以你能看到,那些对李安作品心怀敬畏的粉丝,在谈及这部电影时,说起这些技术革命来,似乎也变得底气有些不足了,于是又将李安擅长的“父子关系”问题扯进来,说李安即便是在拍摄一部科幻动作类型片的时候,他所拍摄的也是“李安式”的。然而,这与其说是对李安的信任,不如说是影迷过度的自我解读。就连李安导演自己本人也不像几年前拍摄《比利林恩的终场战事》时那样底气十足了——在国内参加首映之际,他对着台下观众说,怀疑世界和他自己到底哪个出了问题。
在我们的既定印象中,李安要做的事情,本是卡梅隆这样的技术流导演才会做的。将李安与“技术革命”这一关键词连接起来,看起来总是别扭的。卡梅隆在“阿凡达”系列中不断跳票,人们可以不断忍受,甚至将其列为“有生之年”系列,调侃归调侃,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观众对卡梅隆的期待值从未衰减,卡梅隆成了电影技术革命的代名词,这植根于卡梅隆从《终结者》到《泰坦尼克号》再到《阿凡达》这些作品的背书,几乎每隔十年,卡梅隆总是能缔造出一场全新的视觉革命。而这一切如果放置到李安的身上,人们期待的则是他能继续拍出《断背山》和《色戒》这样人文意味颇为厚重的电影,就算到了《少年派》里,电影在映后虽然不少人夸奖李安首次3D拍摄的熟练,但观众更看重的是这部电影中到底包含了多少层寓意,少年派的故事的真相是什么以及由此延展出的形而上学思考。
而李安明显是偏离了很多观众的“预期”了,当然没有观众能规定一位导演的自我规划,更何况还是一位手握两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导演,李安加在自己身上的技术革命的使命感,颇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色彩,但其可敬可佩的精神并不一定能带来一部佳作。
有论将李安变24为120帧的技术革命比作无声电影过度到有声电影,这个比喻其实是失当的。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之所以能够造成一场革命,除了技术的进步外,我们也能看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电影在叙事上已经出现了鲜明的不同。有声电影的出现,为电影作为叙事没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拓宽了电影语言的边界,同时又在后续带动起电影工业的产业化变革。而反观《双子双手》,从目前舆论的反响看,不能不说这是一次有些令人挫败的尝试。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下一篇:暴虐者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