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仇者联盟”到“小丑”:流行电影与时代情绪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文章转自公众号: 谢璞笔记(ID:jiaxinwen360),作者: 谢璞
如无意外,DC的“小丑”将是2019年年度电影,过去几年漫威爆米花电影横扫全球,象征着漫威宇宙第一阶段的“复仇者联盟4”也超越了“阿凡达”,成为影史票房总冠军。一时瑜亮的DC漫画,也先后推出“超人”、“神奇女侠”、“正义联盟”、“海王”、“沙赞”与之抗衡,这些电影票房有好有坏,“神奇女侠”、“海王”票房也算中规中矩,但“小丑”应该是DC扬眉吐气的一部电影了。
不过很遗憾,“小丑”这部电影并未引入内地。
从“复仇者联盟”到“小丑”的流行,恰如其分地映射了时代情绪的某种变化。
与中国武侠小说一样,漫威与DC的漫画,其实也是带着很明显的价值取向,当然,电影不同于漫画,表达会更直接,探讨的问题也会更简单。
应该说,漫威宇宙诸多电影,从“钢铁侠”到“美国队长”等等,都属于“爆米花电影”,看着很热闹,打斗场面很刺激,当然也会浅尝辄止地讨论一些问题,如“美国队长3:内战”,钢铁侠与美国队长的分歧。但说到底,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大都是形式大过思想的“爆米花”,适合院线观看。
DC的电影或许是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太过成功,所以“超人钢铁之躯”和“正义联盟”也没有完全适应,形式太严肃,不适应,也就票房一般,此后DC估计痛定思痛,才有了向漫威气质靠近,更接地气,更适合影院气质的电影,从“神奇女侠”到“海王”、“自杀小分队”,越来越趋向“爽片”,观众吃着爆米花看着不亦乐乎。
“小丑”没有超越“蝙蝠侠2”里那个“小丑”一角,这部电影更像是蝙蝠侠2中“小丑”的前传,电影交代了小丑的由来,一个被臆想症患者领养的小孩,母亲曾是蝙蝠侠家里工作,在哥谭市精神病院治疗过,小丑是穷人,是loser,是nobody,最终因为犯罪,成为领袖,成为暴力与抗争的反叛符号…
蝙蝠侠与小丑,两个面具,两个符号,富人与穷人,正常人与臆想症患者…是哥谭市的一体两面。
上一部触及某个话题的DC电影是“蝙蝠侠3”,时间是2012年,这部电影却也在内地公映。这部电影美国首映时,发生了枪击事件,共有12人遇难。
“复仇者联盟”一系列“爆米花”电影,对AI、人口等问题有过浅尝则止的探讨,但它却象征着时代的自信与乐观情绪——战争中的敌人,或是外星入侵者,或是人类制造的AI机器人,地球人团结起来,一起对抗。
“小丑”的设定,与此前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一样,战争只存在于哥谭市市民中,有钱人或穷苦人,警察与暴徒,小丑与蝙蝠侠…
与“蝙蝠侠2”中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一样,杰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也备受好评,两个演员的演技确实好,也卖力,但更多的其实是观众都通过“小丑”隐约看到了自己,每个人都有阴暗脆弱的一面,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蝙蝠侠那样出身就含着金钥匙,不用考虑生计只管诗与远方——网友总结漫威与DC超级英雄设定时说,富人靠装备,穷人靠变异,大家都是nobody,生活已经足够不容易了,所以,小丑一句why so serious成为经典…
金庸武侠中,喜欢韦小宝的人也应该比喜欢郭靖的人多。
从“复仇者联盟”到“小丑”,往日的那种集体的乐观与自信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焦虑与彷徨。
“复仇者联盟”到“小丑”,美国诞生了第一位黑人总统,接任者是喊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特朗普。
我是在香港看的“小丑”,陪老婆回港,是在沙田的新城市广场电影院,应该说“小丑”这部电影一般,但观众不少,几乎是满座。电影散场是下午5点,散场时才知道商场被迫提前关门,当天许多地铁站关闭,商场上空盘旋着直升机,黄昏细雨中香港开始入夜。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下一篇:我是如何被淘集集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