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执拗、纯粹的网易阮良,和他的梦想团队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财经三剑客,作者:周扒皮

从去年至今,随着BAT等互联网企业接连不断地进行业务调整,企业级赛道上掀起了一波大的飓风。今年五月,网易也在企业级赛道进行了新的升级,旗下To B 产品网易云信和网易七鱼宣布整合,成立新的网易智慧企业部,并推出面向企业客户的新产品网易云企课。

作为网易智慧企业部的负责人,或者说网易To B业务的挑担人,阮良早已声名鹊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好奇。然而阮良本人似乎一如既往地低调,似乎众人的关注和他没什么关系。

那么这位肩负着网易To B大计的人物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人?由他掌舵的网易智慧企业部究竟会驶向何方呢?

低调的执拗者:打造创新与匠心相交的团队文化

水流则清,人动则活。

对于已经在网易工作13年的阮良,就从岗位和工作的动态变化中受益匪浅。

从研发到产品到业务,到直接面向商业,再到进行整个组织管理,经过这种跨越和经历,使得阮良的个人履历看起来无比饱满。正如他本人所说的那样,之前的一系列经历,让自己今天在做决策时会更加接地气,也更科学。

不过对于阮良而言,身份的转变使得其工作重心也发生了些变化,主要精力会更聚焦于整个大的战略方向上,其中,组织文化的打造是他非常重视的一环。

为什么企业需要自己的文化礼仪?因为文化礼仪带来的回报很丰厚。每个公司每个部门的治理架构都需要纯理性基础上的使命分解,而里面的感情和文化要素,更多的是通过基于目标的企业文化来传递。

执拗、纯粹的网易阮良,和他的梦想团队

网易(杭州)副总裁 阮良

网易的企业文化就是创新和匠心。在阮良看来,做智慧企业、做企业服务,其实最重要的文化也是创新和匠心。

“我们的使命就是通过我们最好的技术和服务,帮助到我们的客户,让他们能够得到成长,这个一定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匠心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做到。”

这段话其实也是阮良对整个网易智慧企业部的文化定调,同时,匠心也是网易一贯坚持的产品理念。

与此同时,在阮良看来,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一个组织想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能够取得持续的成长和发展,首先组织必须是一个人人都非常擅长学习,擅长进步的组织。

匠心和创新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促使整个团队为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但要想真正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则需要对整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把控。

商业变化日新月异,阮良和他的团队也需要跟随着市场调整以及企业级客户的布局去做战术的动作,这要求团队中的个体拥有对外部变化的敏锐嗅觉。

然而,管理者对于个体的把控其实一直都是门难啃的玄学,因而不少人都认为管理者通常是个矛盾体:都想让团队内部文化具备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但与此同时又一味地进行洗脑式管理。

在这一方面,阮良是在统一匠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去保护员工自我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对变化的洞察力,培养团队的创新文化。

例如在面试或者其它场合,阮良会与面试者以及员工聊网红经济、南非钻戒、电音节等看似与部门业务关联度很小的话题,因为在阮良看来真的要关联这些内容其实是可以关联的。即使是看似毫不相关的脱口秀,也能对表演的“节奏感”有想法和共鸣,并从中总结出可以转化成自己去运营商业、运营业务的可能借鉴的手段。

在岗位“确定性”问题以外,这些多领域的思考、自我意识的尊重,也是为了今后“不确定性”问题出现做好准备。

文化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团队长期坚持的信仰。对于网易智慧企业部而言,匠心是对其发展理念的统一,而创新则是对其竞争力的塑造,当这两大要素真正深入骨髓,这也将帮助团队去实现持续经营,超越周期。

从云信到网易智慧企业部:更纯粹,才能走得更快

2018年成为互联网企业向B端业务转型的标志之年。

消费互联网的竞争已经结束,企业级赛道的竞争也拉开了帷幕。调整组织架构、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腾讯,推进无人驾驶和ABC云的百度,还是早已扎根云服务许久的阿里,各大科技企业似乎都将企业级赛道放在自己未来发展的突出位置上。

对于阮良和整个网易 To B 业务而言,今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网易的第一款To B 产品,云信迎来了推出的四周年。从起步维艰到探索试错,再到如今的稳定上升。而云信的发展和变化,不只是整个云服务市场的变化缩影,同时也见证了整个网易企业级赛道的布局和演变。

执拗、纯粹的网易阮良,和他的梦想团队

网易云信4周年

关于未来,阮良表示,云信的发展重心可能会更接地气一些,就是说会更贴近场景。事实上,从云信到现在的网易智慧企业部,阮良一直把匠心看作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表明“接地气”将会是网易企业级赛道产品的重要标签。

作为网易To B 业务的掌舵人,阮良对于未来企业级赛道的发展前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企业服务赛道,至少在中国市场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去做。与此同时,从阮良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声音:企业级赛道是一条漫长但充满机遇的赛道。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级赛道,我认为还没有那么成熟,本身成长空间就很大,即便将来到了类似于现在消费互联网这样的发展阶段,也一定还是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可以去做的。”

网易智慧企业部在网易的发展定位方向,自然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但阮良似乎并不喜欢用定位来形容。

“事情做对了自然就会得到很好的成长和回报。”

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简单,做对的事,然后把事情做好,是一种顺势而为,顺水推舟,小步快走的感觉,保持过去网易一直以来都非常鲜明的企业文化,也表明出阮良对于眼下所做事情的态度。他更愿意把网易智慧企业部定义成一家智慧科技公司,认为智能在未来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是非常大有可为的。而且智能化能够在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赋能给客户去提升他们效率。

当然了,同为科技企业之间,外人也时常会拿来比较,也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解读,媒体和吃瓜群众也喜欢看公司与公司之间发生的大战或者PK。在这一方面,阮良却流露出不一样的态度。

阮良认为与友商之间的市场竞争,的确会带来一些压力,但这种压力还是比较良性的。因为良性的竞争环境其实是既能够让自己做得更好,也能够让整个社会运行更有效率的,最后得益的一定是消费者。目前整个企业级互联网环境,在他看来其实正是偏良性的竞争状态。

阮良关于使命、初心、执行的重视,对于定位、激烈竞争的淡化态度,可以避免让他带领的团队成为竞争驱动型团队。这种竞争驱动型团队一遇到竞争就会过度反应,盲目地在竞争中投入大量战略和资源。这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团队缺少专注力。

而专注力,恰恰也是阮良最大的性格标签之一。

当然了,不刻意定位,不代表战略模糊。例如场景选择等每个细节的制定都会有清楚地规划。

以场景选择为例,会考虑这个行业和场景的规模是否足够大,场景和行业是否处于上升期,还有就是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场景是否足够的分散。

纯粹,才能走得更远,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会对阮良和他所带领的网易智慧企业部的未来充满期待。

关于梦想:打造一支不断进化的伟大团队

处在新的个人职场位置或者说时代位置,对于阮良本人而言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财富的回报、声望的上升自不用说,但这些如今似乎也不是他真正关心的话题。一辆标致307开了10年,也说明阮良真正在意的东西不是这些。

“我个人的规划其实很简单,跟我的理想也是比较吻合的——能够带领我的团队和业务,取得在商业上的成功,那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的理想。”

执拗、纯粹的网易阮良,和他的梦想团队

阮良的梦想团队参加周年Party

也正是因为如此,阮良不遗余力的去为管理架构和制度体系创造合适的文化基础。而在这样的文化下,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员工也可以得知管理层的战略和想法,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疏通式管理模式。

留住人,更要留住心。

阮良很重视人和团队的成长,因为他想打造出一支不断进化的伟大团队,想让团队每个人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值得一起去努力拼搏。

在内部具体管理上,阮良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双面态度。

一种是“母爱式管理”,主张为团队创造很宽容有爱的家的氛围,例如设立了每周五的感谢信传递。这种感谢文化的推行,拉近了团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与同事的相处中,阮良也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也因此在私下,员工更喜欢称呼阮良为阮锅。

和乐融融,但团队绝不是惯坏的孩子,在具体的管理中,阮良同样有着“父爱式管理”的强势严厉,高强度竞争、KPI、时间高效等等。因为阮良自己就是一个要求非常严格的人,生活中秩序感非常强,有严格的时间表。

用KPI让每个个体有目标感,最终是要达到商业上的成绩。同时还结合一些更软性的,例如OKR,GROW教练式管理等方式去激发团队综合竞争力上的成长。“双面管理”,软硬结合,使得团队每个成员具备强烈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网易智慧企业部的内部文化显得感性与理性兼备,从上到下活力满满。

在职场,有人把员工服务时长比作酒,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陈。

在现在的网易智慧企业部,有多名员工追随阮良超过8年,甚至超过10年。能够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愿意留下来,也证明阮良所追求和塑造的团队文化是正确的。随着业务的扩张,团队也在不断扩张,这些老员工也会不断影响着新员工,使得匠心与创新的文化在网易智慧企业部能够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带着共同面向未来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做事情,这样的阮良,这样的网易智慧企业部,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期待他们的未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