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平台,再无「孤军」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三声(ID:tosansheng),作者|黎佳瑜 编辑|张一童
8月27日,快看漫画创始人&CEO陈安妮发布内部信,宣布快看获得腾讯1.2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实际上,这是腾讯第二次对快看进行投资。《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获悉,腾讯此前一轮已向快看投资数千万美元。在本轮战略投资后,腾讯成为快看的第一大机构股东。根据《三声》了解,原股东字节跳动退出股东行列。
这场交易也意味着,市场对独立漫画平台价值的重估与整合迎来了重要的标记号——在网易漫画被B站收购、漫漫漫画被连尚文学收购以后,最后一个独立的头部漫画平台也选择了自己的阵营。
快看漫画创始人、CEO陈安妮
以内容起步的独立漫画平台目前尚未能超越线上出版社定位,在商业模式上实现足够有说服力的突破。当二次元行业整体遇冷,缺乏资本输血的漫画平台必然要并入更大的文娱体系,成为其中的一个工具与环节——漫漫漫画成为wifi万能钥匙海量流量的出口之一,腾讯动漫、爱奇艺动漫被定义为IP孵化器,哔哩哔哩漫画融入B站社区的多元组成。
快看漫画寄希望通过“IP+社区”完成独立转型,并且推动技术的介入与进步。但以腾讯战略投资快看为标志,漫画平台的独立竞争阶段可能已经结束,新的故事发生在它所服务的更高维度的生态互动中。
陈安妮在内部信中表示快看将维持独立运营,称被腾讯收购是“子虚乌有”,在当天上午的媒体交流会中,她再一次强调了快看的独立性。
但在未来可能的业务融合和生态连接中,快看可能很难像B站那样保持自己的生态独立和资本平衡,来自腾讯大生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将长期存在。
独立漫画平台的竞争已经终结,以漫画平台的整合为契机,由IP、社区、电商与流量四环相扣的互联网新格局正在悄然诞生。
01 | 互为必选项
无论是腾讯还是快看,对于这场交易的双方而言,彼此既是最佳选项也几乎是必然选项。
二次元是腾讯在内容领域的重要赛道之一。从2012年开始,腾讯在该领域的布局与投入都显露其建立绝对垄断优势的决心。
通过几乎覆盖全产业链的密集投资,腾讯不断强化着自身的控制力。腾讯在二次元领域投资超过33家公司,其中既有上游顶级内容供应商,也囊括了漫画、动画制作公司和版权代理、衍生品开发公司,甚至还包括有着一定竞争关系的青年文化社区B站。今年上半年,腾讯还密集投资了虚拟影业、百漫文化、风鱼动漫、分子互动等二次元领域的公司。
作为上游IP的核心源头,漫画平台是腾讯在二次元领域的主控业务之一。去年9月,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成立后,包括腾讯动漫、腾讯视频、波动星球三者在内的“小生态”初具形态,打造出“IP孵化-动画运营-社区运营”的闭环。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用户、内容等多个维度,漫画平台的竞争实际上是腾讯动漫与快看两家平台的持续竞争。包括B站、快看等在内,垂直赛道下,腾讯惯于以投资方式获得外部盟友的支持。在去年快看的D轮融资中,也可以看到腾讯的参与。
对于押注动漫IP开发的腾讯而言,快看团队在内容方向上的能力是另一个吸引点。不同于腾讯动漫以投资头部CP的方式获取优质内容,快看主控着另一种内容开发方式,成熟的编辑团队往往深度参与到漫画内容的前期策划过程中,并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论。
腾讯也是快看最合理的选项。快看在上一轮融资中的估值已经接近7亿美金,面对一家昂贵的头部漫画平台,有意愿和有能力的参与者寥寥无几。
在可能的战略投资方中,B站已经收购网易漫画;曾在C轮融资中参投快看的字节跳动对于内容业务的驱动性一向有限,并且已经并购二次元社区“半次元”,《三声》获悉,字节跳动已经退出快看股东行列;在社区打造和流量转化上进展有限的漫画平台显然也不在长于电商开发的阿里的心意表上。
在文娱领域,以泛娱乐生态和IP孵化为核心逻辑的腾讯在业务层面和快看有着更强的匹配度。从自身发展来看,资本支持之外,无论是深度孵化IP,还是继续推进社区打造,在文娱生态和流量两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的腾讯也将给予快看更多支持。事实上,在本次投资之前,围绕《快把我哥带走》、《魔道祖师》等IP,双方已经有了业务层面的深度合作。
通过并购控股补足自生业务的打法已经在网文、音乐等多个领域被腾讯运用,但陈安妮否认快看已被腾讯收购,她表示公司创始团队仍然是第一大股东,快看将继续保持独立自主经营。
腾讯与快手的合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尽管没有直接并购快手,但通过对快手的多轮投资,腾讯对快手的持股比例将在30%到40%之间。在短视频、直播等多个领域,快手成为腾讯框架下的重要参与者与助力。
目前,腾讯对快看的持股比例还远未到达这一数字。但根据估算,在本轮战略投资后,腾讯将成为快看的第一大机构股东,在董事会中拥有一定话语权。陈安妮也在当天上午的媒体交流会中透露,未来,快看将与腾讯相关业务部门展开合作。
不同于左右平衡且自建生态的B站,作为IP开发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而存在的快看未来可能比较难在与腾讯文娱生态的整体连接中始终保持独立和平衡。来自腾讯大生态的影响可能将长期存在。
02 | 不再独立的漫画平台
快看加入腾讯阵营是这场纵贯整个行业的平台大整合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节点事件。
以阅文为代表的的网文平台曾是漫画平台对标的重要对象。乐观者相信,读图将取代文字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以此为基础,漫画将成功打通付费阅读和IP孵化两条商业模式,并支撑新的平台和上市公司的诞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于内容和出版模式下的IP孵化曾经是漫画平台讲述的主要故事。尽管头部漫画平台也产生了包括《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和《快把我哥带走》等在内的诸多IP,但爆款IP的诞生具有偶然性,中国特殊的产业开发环境也使得在这一开发链条中,上游IP源头在控制力上处于最劣势。
漫画平台也曾试图通过面向C端的内容付费实现自我造血。包括快看、腾讯动漫与微博动漫在内,多个平台开始扶持付费内容,并尝试多样的付费方式。
有漫画内容生产公司向《三声》(微信公号:tosansheng)表示,2018年以来,平台采购意愿的变化正在促使更多CP转向付费内容和流量内容的生产,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传统的故事型漫画创作方。
网文付费模式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依靠其UGC生态下极低的内容生产成本和极高的内容生产效率。阅文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阅文集团累计作品数量1170万部,原创作家数量达到780万人。不同于网文,有着更高创作门槛的漫画注定以PGC为主要生产模式,这造成了漫画内容供给侧的不足。在快看漫画面向全网的数据统计中,全网漫画总量仅为20万部左右。
以PGC为主的生产模式也意味着漫画的生产成本要远高于网文,目前平台的采买价格普遍在每格100元左右。头部版权的采购更是一度达到难以置信的高度,去年,腾讯动漫曾经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获得幕星社旗下两位漫画家作品的独家刊载权。
漫画平台需要更高的付费收入覆盖内容成本。实际情况是漫画用户的总量和arpu值还达不到理想水平,有限的用户数量和内容也使漫画平台在“流量-广告”的商业模式上难以成功。
漫画平台曾经依靠资本输血和外部导流实现持续增长,但当二次元行业在资本市场整体遇冷,伴随着外部支持的消失,问题迅速出现。
去年7月起,咪咕动漫、大角虫等漫画平台先后被爆欠薪,可米酷等中小平台以“摆烂”收场,曾以9亿价格收购“有妖气”的奥飞娱乐也在今年1月寻求出售“有妖气”的部分资产。
对漫画平台的价值重估与行业整合由此开始,漫画平台纷纷吸附于更大的生态体系。腾讯动漫、爱奇艺动漫被明确为IP孵化的内容库,B站收购网易漫画以开拓社区的多元组成,漫漫漫画则被连尚文学收购成为wifi万能钥匙的流量出口之一。
作为第一梯队中仅存的独立漫画平台,快看一直试图自己完成对“内容+”生态的构建。
快看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以内容聚集起的数量巨大的年轻用户将为平台创造更多可能。
通过对算法技术的运用和长内容智能分发的实验,快看试图对已有内容和用户做更精细的运营。这其中还包括对社区的进一步打造,2018年,快看将原本只允许作者发帖的“V社区”升级为面向普通用户无发帖限制的“世界”。
快看漫画的“世界”版块
但在转型过程中,无论是IP开发还是社区打造都需要漫长的周期,而实际情况是,市场和资本耐心有限,漫画平台的独立竞争阶段已经结束,行业整合开始加速,新的故事发生在更高维度的生态互动中。
03 | 新格局
当最后一个头部独立漫画平台最终选择阵营,在这场漫画行业的大整合中,一场由IP、社区、电商与流量四环相扣的互联网新格局已初具形态。
作为IP逻辑下的“头号玩家”,通过内部生态整合、对外战略合作、投资与并购等方式,以二次元领域为代表,腾讯已经建立起对内容整体开发链条的强大控制能力,并依然在进行持续投入。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对以内容为主导的快看展现出了最强的欲求,并最终将其收入囊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商逻辑驱动下的阿里,阿里几乎未参与到任何一家漫画平台的收购整合中。对于为电商业务积极寻求流量入口的阿里而言,相比于在形态上更接近于阅读工具的漫画平台,B站、小红书等新流量平台更具吸引力。
在腾讯与阿里的“双巨头”格局下,拥有独立能力的流量社区正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B站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同时拥有腾讯和阿里两位股东的B站,以社区为基础,通过投资等方式,逐渐构建起自己的产业闭环和独立生态。并在电商、游戏等多个业务领域,在两者之间保持着独立决策能力和商业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以连尚文学收购漫漫漫画为代表,新玩家的入局带来了新的变量。流量玩家已经用免费模式在网文行业搅起波澜,而漫漫漫画创始人王玲更是直接表示“并购是为了继续打仗”。流量模式的启示性还在于,在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以及广大下沉市场,中国公司正以此攫取更多商业可能。
由IP、社区、电商与流量四环相扣的新格局,将不仅局限于漫画赛道,在更广泛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竞争与合作都将从中诞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