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赴港上市,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一次“大跃进”?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据媒体消息显示,旷视科技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文件,这家创立8年的人工智能企业终于即将走向上市,但是从其财报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里亏损就已经达到了52亿,在这个时候选择IPO是否是一件好事情?资本市场会认可它吗?
随着这几年掀起的人工智能热,不少的创业企业投身其中,但是想要有很好的成绩也是十分困难的。单单是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就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当前的市场距离产品落地还有一段时间,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将公司的利润值提升上来。那么,旷视的发展机会在哪里?人工智能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旷视是如何做起来的?
创立于2011年的旷视很早便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产品的研发,之后逐渐发展到多个领域,还推出了商用的AIoT操作系统,其在视觉及传感技术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上具有行业领先的水平,并且与阿里巴巴、华为、凯德集团等大型集团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也是为何旷视能越做越大的原因。
在旷视成立十个月后,便推出了Face++产品,研发实力可见一斑。之后从2012年开始便一直在进行融资烧钱,截止目前其已经获得了七轮超过18亿美元的融资,最近的一次是今年五月份完成的一笔,融资金额达到了7.5亿美元。有了市场和资金,旷视在发展过程中就会更加稳健,使得其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上市的实力。
当然,旷视最核心的技术就是人脸识别,这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十分普遍,此外还在户籍认证、公司打卡、安检等领域有着很广的应用,旷视研发的系统平台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同时还可以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在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虽然其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市场覆盖,已经在多个领域中提供底层的数据服务,它是人工智能领域做得最好的几家企业之一。
可以说旷视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行业业务的研究和落地,早期的实习生中便涵盖有高中生、硕士和博士生等多个学龄层,实习生的转正率很高,其中也有很多去海外名校进行深造进修。同时旷视还组建了COCO比赛团队,去年夺冠的Brain++项目已经开始在内部进行孵化应用,力图将研究成果价值最大化。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旷视越走越远,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不断执着于科技创新,才是它成功的秘诀。
旷视“大跃进”?
但是,从市场和行业数据来看,当前的旷视并不是最好的时候,且这几年一直都处在亏损之中,特别是近两年。据悉去年旷视亏损超过14亿,今年上半年也已经亏损达到52亿,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产品在当前的市场中并没有能得到大面积的普及和应用,一些比如面部识别、安检等应用还是初级的,不全面的,未来想要实现商业化,就要在产品上进行更多的研究并不断进行市场推广,这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操作的。
于是就有人提出质疑,现在的旷视选择上市是不是想要止损?利用资本市场来为其亏损买单?
就拿去年刚刚上市的小米来说,虽然旷视和它一样,成立的时间都差不多。可不同的是小米曾经做到了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第一,而且智能手机产品在国内甚至是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市场基础,用户和产品认可率很高,可即便如此,小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依然不是很好,更何况当前旷视在市场的发展还远不如小米?
不过,按照旷视给出的说法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是“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处理带来的亏损,另一种说法是近段时间以来旷视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扩张,再加上持续的研发投入,出现亏损也是正常的,在明年上市之后便不会再有这么大的亏损。
旷视IPO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
旷视在行业内无疑是一个独角兽般的存在,它赴港上市则是为人工智能行业企业的一次正名。人工智能在这几年十分火爆,但是真正能落实市场进行运作的规模化企业很少,而恰好旷视就是其中比较务实的一个。这也说明,只要企业有真正的实力,就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上市IPO也并非不可能。
旷视的赴港IPO将会给行业内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而随着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基础的逐渐完善,前期做好产品研发,并在行业内获得一席之地,未来将会有更多可运作的空间。商汤、依图、云从等都是行业内的实力派企业,它们不比旷视差多少,接下来抓紧上市IPO或许是直面竞争最好的选择了。
笔者认为旷视赴港IPO或许有资本和业务层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未来发展的需求。毕竟这些年的投入是在是太大了,进入资本市场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之后的发展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但未来人工智能行业企业仍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